大二暑假的时候,我在一个跨过快速消费品公司实习,大批的实习生像一堆长得很像的小虫子,呼啦啦飞进了写字楼,每天堆在一起,发没完没了的快递,搜没完没了的信息,印没完没了的资料,发没完没了的牢骚。 Judy比我晚来大约两周,她第一天来的时候穿着一身校服坐在门口的座位上。与我们有些生疏。或许,她从一开始就和我们不一样的。 几天以后,分公司派代表来北京总部参加培训。我发现,Judy总是和那些代表处的同事一起下楼吃饭,而我们依然自顾自的去买外卖,吃完了就去附近的大商场逛逛,看看哪里又打折了,哪里又上新品了。即使那时候根本买不起,也是愿意听着商场里一遍中文、一遍英文、一遍日文、一遍韩文的各种信息广播,然后互相抱怨公司的实习工资是多么的低廉。 区域的同事在北京呆了两个月,某天下午秘书在门口喊:“区域同事要走了啊!大家出来送一下!” 正式员工对区域同事很熟,又拉手又拥抱,依依惜别。我和其他实习生站在门口,对,就是站在那儿。反正我们也不认识,他们也不认识我们。于是就是站着,等大家都抱完了,开始挥手拜拜的时候,我们也在人群后象征性的摆摆手,笑一笑,然后就算这事儿结束了。我转身的瞬间,看见了Judy。 Judy和区域的同事们一起慢慢在楼道里走,一边走,一边拉着手热烈的讲话,感觉好像认识了很久很久一样。Judy俨然很受欢迎,被很多人拽着不放开。最后分别的时候,我听见她特别有感情的喊了一声:“各位哥哥姐姐!你们要常来啊!” 实习后期,我开始跑店面,看看新货有没有摆放在显眼的位置上。其实就算没摆放到好位置,我一个实习生能如何呢?无非是回来报告领导罢了,难道我能吵一架把东西都摆一次?我就是个实习生,我一直记得这一点? 某天在一个社区超市看产品位置,突然看见Judy正在和别人吵架。 “我们的货怎么能放在角落啊!起码要上货架的!” 她指着货架跟超市的人喊:“我是xx公司的,中间位置的商家给了你们多少钱,给这样的位置?我们的货是谁给你们发的?” 领导并没有跟我讲过摆货架也是有讲究的,没有跟我讲过位置和幕后是有关系的,我只是按照领导的要求看看位置,回去描述一下,然后交由领导自行处理。我从来都没有琢磨过里面的道理,也从没想过我是否可以代表公司谈些什么。而JUDY竟然为了这个,同超市吵的不可开交。 实习结束,我和judy都离开了那家公司。毕业后,听熟人说起Judy的薪水明显高出我们很多,而她所签的公司的毕业生标准价格并非她的价格。我们好奇的问她为什么,她说:“我从大二就开始混社会了,认识很多人,也做过很多事儿,虽然我是个实习生,但是我打赌我比正式员工做的更多,了解的更深入。我必须比别人的薪水高,不给这个价儿,我就走人了,我不干的!” 我恍然大悟,judy正式那种能将一件事情做到极致的人,她在任何行业都把公司当做自己的,用力用心用脑子。她在那个暑假和区域同事吃了一个月饭,便迅速熟悉了大中华区区域销售渠道,而这些知识和内容,我们大四才从书本上当考试重点读到。她查店面时看领导吵过一次架,就学会了同超市讨价还价,而我们总是得过且过。我们总是觉得我们是实习生,不用太努力,不用着急的认识新同事,不用建立什么商业合作关系,不用太深入的了解一个地方一个行业。当我们后知后觉的一次次重回到起跑线出发的时候,judy,这样有远见的有心人早已跑到了很远很远不需要跟我们比的地方。所以,我们没人敢像judy那样霸气的要一个高于别人的工资,因为我们没理由。那些宝贵的实习机会,都让我们走马观花的当花儿贴简历上了。 很久古话叫做:“当机会来临的时候要抓住它”,但Judy的故事告诉我,机会是不能等着它自己来了以后再去抓的,机会是要靠自己每时每刻的抢先一步夺来的,是靠不断的认真积累换来的。所以,当你抱怨自己没机会的时候,先想想你用心对待机会了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