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合肥7月27日电(韩畅 陈宁千)颜志勇,70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胡玉美酿造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现任“掌门人”。有人说当下网购火爆,颜总这么年轻,不妨尝试一下新鲜事物。颜志勇摆摆手,“等等吧。”也有人从外省提着箱子过来,摊开成叠的百元大钞,“这么好的牌子,是时候到外省闯一闯了,给我个代理,钱在这。”颜志勇还是摆手,“再等等吧。” 多数人印象中的“胡玉美”,是“中华老字号”的金字招牌,是中国调味品20强的荣誉,是色稠体艳、味鲜醇厚的口感。颜志勇眼里的“胡玉美”是位老者,从清末、民初至新中国成立,历经战争风雨,世事无常;也是1830年创办以来,一代又一代“胡玉美”人留下的基业,“宁可走稳点,慢点,容不得半点闪失。” 辉煌:老品牌曾获世界级大奖 “瑞士名表,德国豪车,奢侈品和他们悠久历史不无关系。很荣幸我们也有自己的奢侈品——‘胡玉美’。”偌大的厂房门口,听颜志勇介绍着这家“百年老店”的过去,感觉像极了眼前各种调味品的口感——百感交集,五味杂陈。 “胡玉美”可追溯到1830年,前身是清道光十年的一家豆酱老店,而后由胡兆祥氏族经营为“酱园”, 运筹数载,贾业大振,巅峰时期成为清代末期安庆60多家酱园的“群龙之首”。
1910年至1929年,“胡玉美”蚕豆辣酱先后参加了在汉口举办的“南洋商品劝业展览会”(1910年由清廷大臣张之洞主持),在巴拿马举办的“万国商品博览会”(1915年,级别相当于如今的世博会),在安庆举办的“安徽商品陈列展览会”和在上海举办的“西湖博览会”等多个高级别的大型展览活动,短短十九年内获得九枚金(银)质奖章和一次国际优质奖。
受战争影响,抗日战争期间,“胡玉美”相关店铺收到了毁灭性的打击,曾一度歇业,胡家人也分别逃往湖南、四川等地避难。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胡氏族人回到安庆,依靠留守老职工所保留的酱货存货,“胡玉美”酱园重新复业。 困境:计划经济时代险被淘汰 解放后,“胡玉美”的发展历程,可谓企业响应国家号召的典范。1954年,“胡玉美”在安徽省第一个实行了公私合营。1967年,公私合营后的胡玉美公司划归国营、定名为“胡玉美罐头食品公司”。 1982年4月,改名为“安庆市胡玉美酿造厂”。
颜志勇的童年几乎是酱缸里“泡”大的,他印象中80年代末的“胡玉美”规模极大,“‘胡玉美’蜜饯厂、罐头厂、甚至还做啤酒。酱园反倒成了副业。”计划经济时期,工人们干多干少都一样,生产毫无积极性,办公室人员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常年找不着人。 进入2000年,“胡玉美”已在市场经济浪潮中显出明显颓势,好在经历一系列变革后,蚕豆辣酱的制作技艺较为完整的保存了下来。
“老本行不能丢。”2013年掌舵“胡玉美”以来,颜志勇在酱料色稠体艳、味鲜醇厚的基础上,提出“降盐、增鲜、增辣”,对酱料进行更符合现代人口味的改造。2013年,颜志勇同国内著名高校开展合作,先后成立了“江南大学?胡玉美酿造技术研发中心”、“华南理工大学轻工与食品学院生产实验基地”、“安庆师范学院实践教学基地”和“安徽新东方烹饪专修学院校企合作单位”,力图进一步提升了食品安全管控水平。 涅槃:逆市上扬 打造观光型工厂 即便外地客商抛出诱人的价码,颜志勇也不轻易染指省外市场,“要做也得我们自己先做起来,然后给人代理,‘胡玉美’这块牌子容不得闪失,砸在我们手里,就是历史的罪人。”营销方式上,他提倡“三扫”政策,“扫街”、“扫”超市、扫“餐厅”,宁可累一点,必须稳扎稳打。
接地气的营销模式的确给“胡玉美”带来了机会,公司从2002年产值不足3000万元的小企业发展成为现在产值过亿的综合性企业。2015年逆势上扬,1-4月份实现产值3909万元。 企业发展的同时,“胡玉美”也积极地承担社会公益,从2007年开始,连续多年在安庆师范学院设立胡玉美奖助学金十万元每年,帮助那些品学兼优的寒门学子来顺利完成学业,回报社会。截至今年已累计捐助84万元。
当前,历经沧桑的“胡玉美”正进行着改造升级,即将变身观光型工厂。“不仅满足调味品生产企业的需要,还能突显百年老字号企业的历史内涵和文化底蕴,力争成为安庆市一块有名的旅游景点。”颜志勇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