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一前走了趟黔东南,自然不能放过朗德苗寨。这一行,一半是为了视觉享受,一半是为了满足口腹之欢——酸汤鱼。说实话,这其实并非因为此菜异常美味,而是因为它异常独特,那感觉有点像在T台上众多美女里一眼瞥见吕燕——绝对震撼难忘。
因为高山阻隔,过去贵州人的生活相当艰苦和封闭,当地缺盐,人们就在酸上做起了文章。这以酸为主题的荤菜,如今在外头知名度最高的,自然是酸汤鱼,而即使是贵阳的饭店,也往往会打出“凯里酸汤鱼火锅”的招牌,可见要吃最正宗的酸汤鱼,是一定要去凯里。贵州的其他民族也吃酸,只不过苗族的风味更具代表性。
于是我们千里迢迢前往凯里的朗德苗寨,送我们的车主是个苗族大哥,非常淳朴。一路上听着大哥关于苗家正宗酸汤鱼的描述,不由得口水蠢蠢欲动,我们决定找个地道苗家暴吃一顿——这样才能体会贵州酸汤鱼和北京酸汤鱼的区别嘛。
进寨子的石阶两边都是吊角楼,深色的木头依山势搭成三层楼房,金色的玉米挂在房檐上,很漂亮的颜色。
终于熬到“饭点儿”,我们看中了一位漂亮的苗族娘子(“食色”不分啊),上前向她讨饭。结果,因为长得美,购买她的绣片的人很多,于是把我们转让给了一位大婶。
大叔笑呵呵到离他家不远的池子里打鱼——酸汤鱼一定要新鲜,吃起来似乎能感觉到鱼在嘴里游动,绝对是种境界。
大婶开始在二楼的堂屋里架锅灶,坐上铁锅,拿出鼓风机来“煽风点火”。先在锅里倒上油,给酸菜鱼的配菜过油,然后加上味道有点刺鼻的“酸汤”,再放进几条中等大小的鱼开始慢慢炖。
据说本地酸汤分两种,一种叫“毛米酸”,是当地人用米汁发酵,加上天然植物,再用高汤汇制而成;第二种则是用一种野生西红柿榨其汁制成。不管是哪种酸汤,都有开胃健脾,清热解渴之功效。
我们这群蹲守锅旁的老饕简直是忍无可忍,干脆挽起袖子开始狂摇鼓风机!开饭的一刻终于隆重来临,大婶搬出一个中间有洞的桌子套在煮着鱼的火锅外围,我们则搬来小板凳围着火锅坐下来。
我们举筷直奔主题,一尝之下,汤酸中带辣,万分过瘾;鱼肉质嫩滑,鲜美无比!
大婶有自家做的腊肉,我们的司机苗家大哥吃着腊肉时直喊“正宗!好吃!”
吃菜吃得差不多了,大婶又送上一碗“苞谷饭”,是用玉米面和大米混合在一起——极香,尤其是配上酸汤鱼里的汤,粗中有细,酸辣鲜香中带着平和中正,更是无比协调好吃。
任是小吃也动人
如果说酸汤鱼是贵州菜中的中流砥柱,那贵州小吃可算得锦上添花之笔。
飞机上坐在我旁边的贵州姑娘告诉我关于贵阳小吃的三个关键词:合群路、情侣豆腐果、丝娃娃。我下了飞机安顿下住宿后的第一件事,便是打车直奔合群路。
合群路是贵阳最有名的小吃一条街,非常好找,两边的人行道摆满了小吃摊位。我们从街这头一直走到那头,终于在一家看起来干净体面些的店里落了座,却发现菜单上竟然没有“丝娃娃”、“情侣豆腐果”。只好怯怯地跟服务员要,果然有!看来这样的小吃如雷贯耳,写菜单上都多余。
点到“丝娃娃”时,服务员问:“包好还是你们自己包?”我们一片懵懂,只好选择“包好”。不一会儿,一个摆满了小“包裹”的盘子端了上来,还有一碗料汁(正宗的叫法是蘸水)。拿起一个小“包裹”,沾上蘸水,一口送下去,立即被鱼腥草(又名折耳根,可入药,有鱼腥味)呛得生不如死!早知这样,还不如自己包呢,尚有选择余地。
“情侣豆腐果”,也叫“恋爱豆腐果”,名字很招人喜欢。其实就是将豆腐划成小方块,加入适量碱水腌制后放在文火上反复翻烤,直至色泽金黄,豆腐块凸泡起来。用竹片划开口子,装入葱花、姜丝、折耳根、糊辣椒等佐料,吃起来辣香嫩烫。
贵州行走贴士
本次行程:北京—贵阳—荔波的大小七孔—朗德上寨—青岩古镇
花费:北京到贵阳的往返机票+三晚贵阳三星宾馆住宿=2450元、贵阳到大小七孔两日游全包团费380元、贵阳到凯里往返车票70元+凯里到朗德上寨包车往返100元、贵阳市区到青岩公交车往返8元(打车单程60元,恐怕不太能找到比这更低的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