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饮食方言(二)
安庆饮食方言(二)
安庆地区的饮食方言古风浓厚,说明古代文明在古皖大地薪火相传,印证古城安庆有源远流长的文化根基。随着家庭炊具电器化燃气化,一些古老的炊具渐渐从家庭淡出,本篇专说饮食器皿及炊具类方言,试着补缺拾遗找回失去的记忆。
“调羹”和“铫(tiāo)子”,在安庆指同一种饮食器皿,即用于搅拌或进食的小勺子,普通话称作汤匙。“调羹”语出《新唐书·文艺传中·李白》:“帝赐食,亲为调羹。”这说的是李白在金銮殿上摆谱,唐明皇御手为其调羹,杨贵妃为其侍砚,高力士为其脱靴。调和羹汤一词,后成为皇帝赏识臣下之典。清吴桭臣《宁古塔纪略》:“大小人家做黄齑汤,每饭用调羹,不用箸。调羹曰差非,又曰匙子。”安庆方言将汤匙称作铫(tiāo )子,是因为汤匙尖尖的形似一种像矛名为铫子的古代兵器。“铫”还是个多音多义字,铫(dīao)在《辞海》中释为“吊子,一种有柄,有流的小烹器”。 铫(tiāo )子是古代的一种炊器。有青铜制,亦有陶制者。音“吊”(义同吊),煮水、煮药、煮饭的器具。《说文.金部》:“铫,温器也。”段玉裁注:“今煮物瓦器谓之铫子。”宋苏轼《试院煎茶》诗:“且学公家作茗饮,砖炉石铫行相随。”石铫,即陶制的铫子。烧柴火必须把烧煮的器具吊在半空,所以有了沿至今日的铫(吊)子的称呼,在安庆被称铫(吊)罐或沙铫(吊)子,从“铫”一字两用可以看到安庆人的文化的传承。
现在煮饭用电饭煲,古代蒸食的炊器为“饭甑”,一种煮饭的蒸笼。几十年前使用柴灶时家家户户亦用“饭甑”,安庆山区居民及城里卖“糯米饭包油条”的早点摊上至今还在沿用这一炊具。因饭甑是用杉木做成的,所以蒸起来的饭有种幽香。读陆游《秋获歌》:“长碓捣珠照地光,大甑炊玉连村香”诗句,仿佛见到米若珠玉的大甑蒸饭,闻到村子里到处飘荡着的饭香。
“火钳”是民间烧火时用来添加柴火的一种使用工具,古称火策。唐·陆羽《茶经》中有火钳的描述:“火策一名箸,若常用者圆直一尺三寸,顶平截,无葱台勾锁之属,以铁或熟铜制之。”现在人因为燃料改成燃气和电,所以家中看不到火钳了。火钳如今成了卖侉饼的专用工具,在做侉饼的炉子上还能看到。与“火钳”一起从家中消失的还有“吹火棍”,“吹火棍”用竹子制成,将竹子的一段掏空即可为灶内火焰提供新鲜空气,达到助燃效果。现在虽不见吹火棍,还是留有“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歇后语,以及天波府烧火丫头杨排风,用吹火棍这奇特武器,大败辽军的英雄故事。
安庆人还善于给炊具起名字,如厨房用的砧板,外地叫菜墩,多为枣木、白果木等硬杂木制作,是切配饮食原料的衬垫工具,安庆人称之“案板”,这可能源自饮食行业红案白案分工。古代厨师也有劳保用品,戴着名为“青鞲”的护袖、系着称作“犊鼻褌”的围裙。《史记》记载,汉代的大文学家司马相如,曾经“自着犊鼻褌,与保庸杂作,涤器于市中”。如今护袖和围裙,在安庆分别被称作“套袖”、“围腰子”。安庆最有趣的一件器物叫做“猫叹气”,指一种用竹篾编织的竹篓,用以盛装食物。它口细底小肚大,口有盖,顶上有提把,形似灯笼。过去老百姓生活不富裕,家里没有电冰箱,常常用那竹篓来盛咸鱼腊肉,有的用来装剩菜剩饭,将竹篓挂在屋梁上或室外屋檐通风处,猫和老鼠够不着,苍蝇蟑螂进不去。尤其是竹篓里盛着鱼,吊在梁上,引得贪腥的馋猫垂涎直流团团转,抓耳挠腮无奈何,只有唉声叹气,故名“猫叹气”。由于盛鱼竹篓高高挂,觊觎的馋猫只能望篓兴叹,也就有了“鱼挂臭之,猫吊瘦之”这句生动形象的俏皮话。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