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调养,四季有别
中医学从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出发,认为春夏秋冬四季更替,寒暑变化是自然界阴阳此消彼长的运动过程所致,人位于天地之间,四时气候变化必然对人体产生重要的影响,人体脏腑的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不可避免地要受到自然界四时寒暑阴阳消长的影响。《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指出:“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气之常也,人亦应之”。一年四季的气候特点是,春温春生,夏热夏长,秋凉秋收,冬寒冬藏。根据这一特点,《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提出四时养生的原则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具体来说就是春季饮食要偏凉而酸,宜吃大麦、小米、萝卜等;夏季饮食尤其要注意顾护脾胃,宜食绿豆、西瓜、苦瓜、南瓜、豆腐、薏米等消暑化湿之品,少吃甜品及油腻食物;秋季天气凉且干燥,宜吃扁豆、百合、蜂蜜等润燥之品,忌吃辛辣伤阴食物;冬季人们多阴精亏损,阳气不足,宜多吃补心固肾的食物,如黄豆、羊肉、核桃仁、黑芝麻等,可少食多餐。一般情况下可常吃平和食物以预防脾胃疾病。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