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wl868 发表于 2019-6-8 09:52:00

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首先是一种修身功夫论。知行一体是一种提高自身境界的修身功夫,是一种把本体转化为主体的儒家修身功夫;其次是一种处世方法论,是一种把意识和行为有机统一起来的有效方法论。这种功夫和方法论,把人人皆有的至善良知本体,通过格物致知、去私欲存天理、道德意识与道德体履相统一,转化为自己具有的主体良能,进而构建一个具有明德、亲民、至善的“大我”,以正心、正念应用于事事物物。

知行合一的终极价值是什么呢?是构建明德、明心、明志的主体世界。儒家思想修身的目标,在于“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如何实现这个修身境界,《大学》给出了“定静安虑得”的修身阶梯,以及诚正格致、修齐治平的内外双修路径图,如何更进一步细化、落实这套修身系统,后世儒家学者有过长期的探讨,其中以朱熹为代表的理学和王阳明为代表的心学,在如何细化修身步骤和源头上,产生了些许的分歧。朱熹理学提出“性即理”“穷究事物之理于事事物物”,而阳明先生在龙场悟道之后,提出“心即理”“吾性具足”“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如何实现这种“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呢?阳明先生给出的答案就是知行合一,就是把本体世界普遍存在的天理良知,以自己的行为体履、验证、实践起来,存在于本体世界的、由古往圣贤所发现、认可的“天理良知”“普世价值”,就会转化我的“天理良知”、我的“普世价值”,从而把“我”的主体世界构建起来。

25175顺通网络致力于帮助中小企业更好地获得成功!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知行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