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秀小孩 发表于 2014-5-6 07:25:02

盘点正在消逝的徽州十大老手艺 你见过几个?

1、修伞匠



每逢雨后放晴,就会有悠扬婉转的吆喝。伞匠挑了担子过来,担子一头是三个抽屉的木箱,装着做伞、修伞的工具行头;另一头则是一个箩筐,盛了各式各样的伞骨架,以及用塑料纸裹着的一捆伞纸,一小桶桐油。听闻吆喝,街坊们便从家里拎出残破的油纸伞、小花伞、黑布伞,请修伞匠打个补丁,黏合线缝,或是拆换骨架,乃至整伞绷纸涂油。倘若伞主是个貌美的女孩或多情的少妇,伞匠手头的活又恰恰不多,他会即兴涂几笔花鸟,抹几笔山水,一把漂亮的花纸伞即现眼前。围观老人与孩子的啧啧称赞,将伞匠的得意神情长久地凝固起来。


据传,我国用伞的历史,已有四千多年。《孔子家语》:孔子之郯,遭程子于途,倾盖而语。“盖”即指“伞”。春秋时期,木匠鲁班的妻子云氏,见丈夫常年在外奔波,遇雨很不方便,便想做一种能遮雨的工具。她将竹子劈开剖成细条,蒙上兽皮,做了一个如“八角亭”的雨具,张开若盖,收拢如棍。后人见其方便实用,便开始模仿,并陆续传开。造纸术发明前,伞面多用丝绸绷制。宋朝后,逐渐有了皮纸伞、油纸伞、布伞,至今天的塑料伞、化纤伞、沙丁布伞、银胶伞、珍珠胶伞等。伞在历史的风雨中,不断变化与改进,其功用也在不断地延伸扩展,除了防晒和遮雨外,还可防紫外线、抗辐射、装饰环境。

2、换钢筋锅底



别看这铝锅换底,却也是个技术活,锅底与锅身的衔接不上胶、不点焊,完全靠细致的敲打,均匀的锤击。手艺好的师傅换的底,滴水不漏,经久耐用,美观漂亮。接补技术不到家,或是技术好的师傅敷衍了事的话,换出的锅底或歪或瘪,只能浇花灌菜,当不了正用。袁师傅根据自己十多年的经验,改良了维修工具,摸索出了一套快速铝锅换底的技术,街坊们都爱光顾他的小摊。无奈世界发展太快,袁师傅的手艺再好也留不住往昔虽然忙碌但很自豪的时光。如今,在口碑相传的广告效应里,老人的生意也只能有一搭没一搭地做。


他们的车子后带着两个土黄色的帆布挎包,一个装着大大小小的锅底,一个装着工具和锅把之类的小零件,用乡音喊着“换钢筋锅底呀”,躬身蹬着自行车驶过村头。若有主妇或孩子大声叫一声“换锅底的”,他就拐了车把骑过来。这家人拿出漏了的锅,他根据锅底的损坏程度决定是补,还是直接换下锅底,然后和主妇商量定下来。我们很喜欢看换锅底。只见他取出大剪子,先用力把锅底扎开一个口子,然后伸进剪子,一圈圈剪下旧锅底,再用钳子在老锅上向外钳出一圈边,找出一个大小合适的新锅底,向内钳出一圈边,往上一扣,套进铁支架上,用铁锤一圈一圈敲打。


3、弹棉花




老合肥形容不愿意做某事或某件事做不成了,往往喜欢用这样一句歇后语:二两棉花——不弹(谈)。这其实是有由头的。合肥棉花种植可追溯到公元十世纪,那时虽然产量低,但民间铺盖还是以棉絮为主。《合肥市志》记载:民国初,外地商人来合肥参与棉麻购销活动者渐多,生产“洋纱”、“洋布”、“洋袜”、“洋巾”对棉花的需求渐增,坝上街、崇德街、二里街等较大的棉花专业市场开始形成,且购销两旺。而的主要还是集中在大西门外二里街。


不光是入冬前要准备棉被,家里嫁姑娘时,几铺几盖也是必备的嫁妆。十斤的、八斤的、七斤的,分量不等,选的都是新棉花。弹棉花行门口经常依偎着几个小孩,好奇地看着棉絮沾满了全身的师傅一手拿一把专门弹棉花的弓,另一只手用榔头敲击弓上的弦,来沾取棉花,把棉花拼成棉被的形状;然后是“上线”,必须两个人配合才能完成。再经过反复地压、磨,一整套工序下来,一条暖暖的棉被就在手艺人的手中完成了。如果是新婚用品,师傅会在弹好的棉絮上用红线组成双喜图案,立马有了喜庆与祥瑞之气。




4、打豆腐




合肥的很多老街还有自家的豆腐坊。黄山还有毛豆腐。打豆腐的师傅不用到外面去请,就是村里自己的人。打豆腐无非几道工序:磨黄豆,筛浆,烧浆,点卤,压黄板。基本的工序,一般人都能做,最要技术的活儿就是点卤了,点卤用的是石膏水,熟石膏水也能点的,技术含量就小多了,稍懂点行道的人也能点,但熟石膏水点出来的豆腐谁都知道不好吃,做白水味,只有那生石膏水点卤点出来的豆腐,又鲜又嫩,才好吃,但生石膏卤,却不是人人都能点的,非要功夫过硬的师傅不可。




5、剃头匠




清朝以前,汉族人都留满发,不剪不剃。小孩生下后,头发任其自然生长,到读书的年龄,梳洗后挽结为髻,叫“束发受书”。古人认为剃头是不孝的,“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至也”。张师傅学徒时,就有一位清末的老秀才,是他师傅的老主顾,每次剃头老秀才都要将自己的头发用纸包收好,说生前的头发、牙齿,死后要同殓同葬,以“还之父母”。在古人看来,头发如生命。“髡刑”是古代惩治罪犯的一种刑罚,说白了就是剃掉头发,也就是司马迁说的“剔发受辱”。三国时,曹操坐骑惊踏禾苗,撞上了“践苗者斩”的律令,不得不“割发权代首”,从今天看来,曹操真是刁滑得没有办法。长发易污秽散乱,梳洗不便,即便如此,古人也没有想到要把它剪短一些。大禹治水,公干多多,“沐其雨,栉疾风”,打理头发的方式也成了一段佳话;周公姬旦政务繁杂,洗头时常有人打扰,他不得不几次三番地握起头发接见客人,留下“一沐三握发”的美谈。


如今的大街上已少有剃头匠,但是一些小街小巷还是能找到,这些小店虽然破旧,可是手艺却很好。


6、磨刀人




这可是大家都非常熟悉的民间行当。磨刀人的行头是一条长凳,一头固定一粗一细的两块磨刀石,凳腿边吊一个小塑料水桶。凳子的另一头则绑着坐垫,还挂了一个破旧包,装些简单的工具:锤子、钢铲、砂轮、水刷、泥砖,破布头等等。菜刀用的时间长了刀刃会钝,就需要锵薄。锵菜刀很讲究,先要看刀口,钢是软还是硬,硬的用砂轮打,软的用钢铲锵,最后用磨刀石磨。锵刀就是个铁刨子,有的磨刀人用手摇砂轮代替锵刀,省时省力。一般的情况下是不用砂轮磨刀的,因为刀刃遇热退火,会减弱钢性。即使用磨刀石磨刀,也是要不断浇水降温的。


磨一把刀不需要很长的时间,边磨边拿大拇指的指肚试磨刀或者剪子的刀锋,看看够不够快(锋利),觉得不够,又磨几个来回。磨刀或者剪子都是有窍门的,等磨完后,用抹布擦拭干净,算是有把刀磨完了。收钱后,说句客套话,起身,收拾东西后,背起板凳,就走了,随即就是长长的拖音:“磨剪子来,锵菜刀”。




7、老裁缝




以前的很多衣服都是找裁缝做的,版型有力,色彩姣好,最主要是量身定做。这些店铺通常都比较小,各式的布样,一台老式的缝纫机,最主要的还是老裁缝的手艺。老裁缝的店里经常会有很多的回头客。

8、铁匠铺




小小的铁匠铺,加工些刀具、锅铲、锄头、马钉之类的铁具,一个人边打边卖,生意好时做做,没有人光顾便坐坐。铁匠铺也称铁匠炉,炉边架一风箱,风箱一拉,风进火炉,炉膛内火苗直蹿。有时打铁真的好像一支交响曲,那炉中的火苗,一起随风箱的节拍跳跃,在劲风的吹奏中升腾。

9、竹篾匠




徽州盛产竹子,老百姓日常用具多为用竹子加工而成,大到房屋、床铺、躺椅、桌子、凉席,小及提篮、筲箕、撮箕、箩筐、背篓、筛子、簸箕、扁担等等。竹器美观大方,牢固结实,经久耐用,所以,从事编制竹器,学篾匠的人很多。再者,农民觉得做手工艺不愁水旱饥荒,“手艺在手,走遍天下能糊口”。


砍、锯、切、剖、拉、撬等这些工序是需要力气的。很多师傅手艺精湛,远近闻名。篾匠的基本功:砍、锯、切、剖、拉、撬、编、织、削、磨,样样通晓,件件扎实。老人剖的篾片,粗细均匀,青白分明;砍的扁担,上肩轻松,刚韧恰当;编的筛子,精巧漂亮,方圆周正;织的凉席,光滑细腻,凉爽舒坦。篾匠手艺是细致活,做的好是不需要吆喝的,东家还没有做完,西家就来请了,风光的上门,塌实的做事,体面的拿钱。




10、做七彩面人




小时候经常能看到七彩面人,捏面师傅做成各式各样,他们会选择学校相对比较集中的地方,于是放学的路上大家就开始流口水。赶庙会或逢年过节更是捏面人的忙活期,漂亮的小面人吸引了无数过往的客人。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盘点正在消逝的徽州十大老手艺 你见过几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