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记者异乡感受“乡音阵阵”
安庆迁陕移民后代在当地被称作“下湖人”或“下河人”,所讲方言与当地方言不同,被称为“蛮子话”,那么,这种“蛮子话”口口相闯了两百年,是否还保留着安庆方言的特色呢?我们继续讲述特别节目“根在安庆的陕西人”。 元月3日,记者前往位于离商洛市区西南方向约50公里的山阳县。在山阳县县委宣传部办公室,记者意外地发现,墙壁上的地图中,潜山县和山阳县被人刻意地画上了红色圆圈。记者找来了这张地图的主人王荣金,他说出了缘由。 山阳县委宣传部前副部长王荣金:“听祖先老辈们传下来说,我们是当年从安庆府潜山那块移民过来的,移到这来我们这代,已经有第九代了。” 王金荣对记者的来访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他亲热的用方言与咱们记者聊了起来。 (同期)舀饭不叫舀饭,叫盛饭;吃饭叫qi饭;祖父叫爹;奶、爹、妈、大,父亲不叫父亲,叫大;外爷叫家公,外婆叫家婆。 多么熟悉的声音,这是记者在离安庆千里之遥的陕西第一次昕到亲切的乡音,随后的采访中,记者更是在异乡感到“乡音阵阵”。在商洛市丹凤县的蔡川镇,村民一听到是安庆来人了,第一句话就是询问记者安庆是否有个太湖。 (同期) 对,有太湖县。 因为我们这号称口音都叫“太湖佬”。 (同期) 你老家在太湖是吧? 对。 你去没去过啊? 没有,远的很。 村民们说,蔡川镇是丹凤县何姓最为集中地地方,这里何氏家族最早的祖先就来自于安庆太湖。村民何后来保存完好的一套100多年前修撰的《何温氏宗谱》,也印证了他们的祖先确实来自于太湖,于乾隆四十年迁居陕西。 (同期)乾隆四十年,迁居陕西洛南新义社闷沟。 在蔡川镇的太子庙村,面对老家来的记者,村民们显得很兴奋,热情的和记者聊起了家乡话和一些风俗习惯。 (同期) “hai”是什么意思? 就是脚上穿的鞋。 眼睛呢? 眼珠子。 下巴呢? “han Kuo子”。 比如,我们上街去叫,叫上“gai”。 (同期) 明天叫什么叫? 下午呢? 你们过小年是什么时候? 我们何家,据说在老家是大家族,25在二房家吃,所以说我可能是二房的人。所以我们就记得是25过小年。 (同期)kei是二房,我是大房。所以我是24过小年。我这个哥,是二房。所以是25过小年。 岁月在变,不变的是老家的语言和风俗习惯,记者从这些纯朴的村民身上仿佛看到了亲人的影子,也在千里之外的陕西感受到了家的温暖。《根在安庆的陕西人》,我们明天继续为您讲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