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在线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315|回复: 5

安庆人的开门七件事——作者:吴自顺

[复制链接]

909

主题

1419

帖子

9299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299

活跃会员最佳新人热心会员灌水之王

发表于 2013-12-7 15:37: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柴 火

柴米油盐酱醋茶,开门七件事,过去和现在不一样。比如柴。
过去,城里人家也有烧柴火的灶台,多在过年或办大事时动用,平常用煤炉;前期烧煤球,买回散煤,添加一点黄土,加水是个技术活,水少了难以粘合,水多了难以成球,需要耐着性子慢慢添水不断搅和;散煤和好后,用破旧脸盆装了,用较固定的勺子舀制,有点像做汤圆、肉圆子;做煤球,需得晴天;小孩的任务,就是收煤球回家。
那时候,买煤需要煤票。后期,流行烧蜂窝煤,多去“煤点”买成品,需要等候需要排队;也有先锋人家,买来散煤,用简易工具,自家踩制。
后期,有专司“送煤的”,上门服务;慢慢的,使用气灶、瓶装液化气的人家,也逐渐多了起来。

烧煤炉,“斗煤炉”,点火有技巧;“封煤炉”过夜,也不易;搞到煤气、液化气票,难;弄个供气折子,难上难。
想来,于小孩来说,还是烧柴锅,有趣。
冬天里,灶门口最暖和,也可以塞几根红薯,搁灶灰下捂着;大锅烧饭,“焊”的锅巴,如今罕见得。

城市里的柴火,多为树枝和建筑板材“下脚料”,刨花多用以引火;农村里的柴火,主要是茄子、辣椒之类的秸秆;山里人家,有自留山,秋后上山“收柴”时最忙,漫山遍野的人。
小时候,奶奶带我到城西“二里半”大姑家,大人帮忙烧水烧饭,小孩上山送水送饭;叫做“柴”的植物,有大人“齐腰深”,主茎挺挺的,齐整整长着,既好引火,又还耐烧;有上门收购,也有挑到街上卖钱的;家家有专门的柴房,柴房搁不下了,门前也堆成了山,是小孩们的好去处。
后来,山上的柴,无人要了;再后,山也干脆不见了。

现在,农村人家,尽管烧柴火的灶台还在,也难得用一回。农村里的沼气、瓶装液化气,寻常见;城里的管道煤气、天然气,寻常事;电饭煲,微波炉,电磁炉,什么的,也登堂入室。
再往后,灶王爷的住处,或将真的成了传说。

厨房干净了,干净得乏味。
柴火没了,“滚稻草(长大)的兄弟”也罕见了。
安庆在线网社区,争做最受安庆人欢迎的交流平台!

58

主题

96

帖子

86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864
发表于 2013-12-8 04:56:49 | 显示全部楼层
安庆在线网社区,争做最受安庆人欢迎的交流平台!

1万

主题

1万

帖子

8万

积分

管理员

资深站长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86257

最佳新人活跃会员热心会员推广达人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

发表于 2013-12-8 05:04:0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才一呢,,二啥时候啊。。
发表于 2014-1-30 04:18:26 | 显示全部楼层
(三) 油 水


柴米油盐酱醋茶,油列第三。

老资格了,属于老三。
老三油滑,说油着嘴,油嘴滑舌,油腔滑调,油头粉面,老油条了。

过去油少,或为小三。
街(gāi)油子,油里滑,滑里油,油腻了,找女油子解闷,弄的油垢一地。

柴米油盐酱醋茶之:油水

过去的过去,买的菜油不仅仅是吃,还要喂油灯。
现在,灯盏还能见着,多在祭祀场合。
小时候,家里大木门,两扇对开,门轴吱呀呀响了,也滴几滴香油。

本地食用的植物油,多为菜籽油,也称“香油”。
过去,食用油也定量供应,也持粮折到粮店去打油;油腻腻的玻璃油瓶,多年用后滑滑的,小心举着,打油的手柄压到底了,仍将油瓶举着,对着油嘴,心想多接几滴。
棉籽油,也有吃,源于农家自产或赠送。
麻油,稀罕,难得享用。
花生油、茶籽油、色拉油、调和油等,后来居上;油炸用油,仍是香油为佳。

本地食用的动物油,多为猪油;猪油,也凭票供应,且冻油较多;贴着猪肋骨的,本地称“板油”,板油之外为“花油”;板油贵些,出油多些,油渣也是好的,热热的刚出锅时,用白糖拌了吃,或酱油浇了吃,也有用来炒饭炒菜打汤。
那时,肉案子也有卖单纯肥肉的,比夹精带肥的肉便宜些;有人家专门买大块肥肉吃,吃着过瘾,也有用“肥肉泡(pāo)”炼油、熬油(“较油”、“告油”)的。
宰杀肥母鸡,也会发现鸡油,熬制了,宝贝样,给宝贝样人炒饭吃。

一九七几年的时候,有年供应“油膏子”;一般人家,一大搪瓷缸的量。
夏天,有邻居小孩风风火火回家,见锅台上瓷缸里有“凉茶”,一口气喝了大半,才觉着味不对。

柴米油盐酱醋茶之:油水

本地,说人不做家务,懒着生蛆(qī),懒着爬蛆,“倒着油瓶不扶”;懒得扶起的,应是空油瓶;再怎么懒,油是自己的,油是好东西。

过去,一般人家炒菜用油,多用锅铲接着,而后均匀下锅,谓之“油逛逛锅”;也有人家,炒菜之时,用肥(腊)肉泡(pāo)“逛锅”。

过去油水少,所以“贵如油”,还有肥缺、肥差等,还有“捞油水”。
细想来,捞油水,不科学;捞鱼,捞虾,捞肉骨头,捞的实实在在;说“舀油水”,又不够量,不得不捞,捞到现在;热衷于减肥的人,同样热衷于肥缺、肥差。
“兼捞猴,不长肉”,玩笑话,不当真。

人爱揩(kā)油,爱洗碗的不多见,“大懒推小懒”。

柴米油盐酱醋茶之:油水柴米油盐酱醋茶之:油水

说起小孩,记起一件事。
小街上,有祖孙俩排队买油条。大人在聊天,小孩于一旁不声不响的,将沥(lī)油的油条蒂儿抠着吃了,只好全都买下,成为笑谈多年。

小时候,我家的家境算好的;相较而言,油水不足的事,不是那么刻骨铭心。
父亲进厂,每月开工资、拿薪水。父亲礼拜四歇假,就会开荤买肉吃。放学在路上,远远的就闻得见肉香。
家里还有自留地,日常小菜不需要买,还有的结余;上学前,由爹爹(祖父)带着,挑担子到四方城卖;遇有管市场的来收税,我就拎着秤杆、秤砣走远远的,没收不了也没法;卖了钱也不要“交公”,到“小沧浪”泡澡,泡完就到“江(gāng)毛”吃水饺(馄饨),腻着了“漾倒着”,一碗吃不了。

早先,工农街上大饼子店位置,是个茶馆还是酱坊什么的,卖茶也有卤熟的猪头肉卖;用荷叶托了,边喝茶边吃。

小时候,家里还养有鸡鸭鹅等。
上学后,家里杀年猪,眼见着开膛破肚,热气腾腾,臭气熏天,自此不再吃猪肠;总觉着猪粪的包装物,怎么洗了,也还是猪的马桶,尤见不得猪大肠那热腾腾样。
那年杀猪,晚上大锅里炆有猪头猪尾蹄髈类的,学着电影里样,端了猪头搁大盘子里,用“二号碗”倒了小碗酒,拿把刀,割着吃,终未吃得多少,头也晕。
大块吃肉,大碗喝酒,绿林好汉还真不是什么人都能当的。

汉人吃的乱,那时去回民家做客,多遭嫌弃;懂规矩的,遇着主人客气,也不会端杯喝水。

柴米油盐酱醋茶之:油水

小时候,没电视看,大人小孩听广播听半导体,欢喜听评书;一家收音机几家听,端着饭碗串门去听;说人志得意满,叫“脑门倍亮”,印象深刻。

那时,混的好的,油头油脑。
出嫁女从娘家回来,哪怕受了一肚子气,遇着邻居问了,也兴高采烈应着;听说,有于嘴唇抹油的,表示吃荤了,娘家哥嫂好伙食款待了。
中年男子,留着“飞机头”,着锃亮皮鞋,最为时髦。有人打趣某人头发梳的“根子根的”,油光油光的,“苍蝇子拄拐棍(戳拐棍)”;苍蝇趴不住、叮不住,跌下来牺牲了好多只,夸张地上有。


安庆在线网社区,争做最受安庆人欢迎的交流平台!
发表于 2014-1-30 04:19:20 | 显示全部楼层
柴米油盐酱醋茶之:油水

过去,听说哪家某人捞油水、贪污了,全家都抬不起头来;现在被逮了,只说其倒霉。

西式选举,挖祖坟般,争的死乞白脸的,想必也是有好处有油水的。

过去,油水少,捞油水。
现在,油水多了,“捞油水”的不见少。

古今中外,概无例外。
安庆在线网社区,争做最受安庆人欢迎的交流平台!
发表于 2014-2-24 16:54:21 | 显示全部楼层
(四)盐 重
     柴米油盐酱醋茶,盐最奇妙。

     遥想远祖时代,大自然里讨得熟食的,不仅仅人猿。
     一场天火后,烧熟的兔子山羊獐麂什么的,香喷喷,谁先得着,谁有口福。
    甜酸苦辣咸,荤素搭配着,甜酸苦辣味植物多见得;咸是汗水不小心滴落于食物上的美味吗,不敢肯定。

    首先发现咸,并添加于食物,一定是位顶顶有趣的活宝级老祖宗。

      
    没有盐的世界,不可想象。
   盐在物资短缺的年代里,也不凭票供应,却总被历朝历代政府专卖,至今。
   盐不能当饭吃,所以敞开供应。盐又不能不吃。家里老人说,人不吃盐,人会没劲。

   小时候,酱坊里的,只有两种盐卖。
   大盐,也叫粗盐,灰灰的;用时,有先化水的;也有将大大的盐粒置于锅底、锅脐,用        (暖)水瓶呲点水进去,再用锅铲角划几下,待盐融化些后,再炒菜炒饭;小盐,也叫细盐、精(致)盐,是后来的事。

   天凉了,腌制白菜、萝卜、豇(gāng)豆,一层一层的码放,一层一层的撒盐;腌制肉、鱼,打了“花刀”,再抹盐;用的多为大盐,用大卵石压顶。
腌菜石头,分别摆放,来年再用,不会串味。

   腌的菜,看相好,不易坏,称为“手好”;反之,“手不好”,谦称“汗手”。

   白菜,腌制时间久了,天气转暖了,会臭;本地称“化白菜”,欢喜吃的,说“闻着臭吃着香”,罢了。
   小时候,多数人家煮饭时,用大碗装了“化白菜”,搁勺猪油,于“饭头上”蒸、炖,饭锅盖一掀,臭气扑鼻,面上的饭也是那味。
   现在,“化白菜”是本地一道名菜,美名曰“天下第一香”。只是,难得吃着自然熟臭的了,多为化学促成。
   小时候,“化白菜”吃够着,真心的不“感冒”;每每在外吃饭,遇有好这口的,都极力督促“趁热”吃快些;“快些吃,凉了,不好吃”,也是真心话。

   “化白菜”的卤水、卤(lǒu)子,说能清凉下火;多数人家就着咸臭,浸泡“戗(qiàng)”豆腐。
春夏之交,青黄不接,“化白菜”等,是多数人家的当家菜。

   过去,也有人家就着“大椒面子”、“辣椒面子”(辣椒酱)吃饭,“可怜家家筷子头嘬(suō)尖着”!
   故事说,有精打细算、“算小把细”、“算小账”、“算小鬼”、“算小”韩氏父子三人,望着房梁上的咸(hán)鱼吃饭,弟弟投(诉)哥哥多望了鱼几下!父骂:随他去,咸死他!

   单位里,有出身山区县的同事,常感慨读中学时的苦,吃着家里带的腌菜,小瓶小罐装了,半学期一来回;吃到后来,腌菜起白“夢”,长白“噗”,冒白沫,长毛了,也得吃;听着小姑娘们眼睛一眨一眨的,俨然是土豪。

   本地,与人理论,臣服不了,往往会放出豪言壮语:过的桥,比你走的路多;吃的盐,比你吃的饭还多还!



   盐,不稀奇。
   抢盐,亦不稀奇。

    一九九几年,传言涨价,抢盐。
   二○○三年,非典流行,抢盐。
   二○一一年,日本地震,抢盐。

   再有抢盐,还不稀奇。

   本地有言:信他的话,盐都卖馊着!

安庆在线网社区,争做最受安庆人欢迎的交流平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广告位|合作热线|小黑屋|手机版|安庆在线网 ( 皖ICP备16017945号 公安备案编号:34081102000310

GMT+4, 2024-12-23 02:44 , Processed in 0.125000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 Style Desig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