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在线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099|回复: 0

50多年行走山间 安庆宿松北浴乡马厂村村医黄奏新的医者仁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0-13 17:38: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核心提示:50多年行走山间 安庆宿松北浴乡马厂村村医黄奏新的医者仁心

  50多年前,从安庆卫生培训学校毕业本可以留在宿松县人民医院工作的黄奏新,响应国家号召,毅然回到故乡,在地处大别山区的宿松县北浴乡马厂村当起了乡村医生,一个人背着药箱在山间行医,为十里八乡的乡亲服务。这一干就是半个多世纪,当年的毛头小伙子如今已两鬓斑白。
  “黄大夫,我家小孩肚子又不舒服,你赶紧帮他看看吧,要不要打针吃药?”“我看看,没多大事,就是着凉了,回去多喝点开水,搞点姜汤,不要吃辛辣的。”这是记者前不久在宿松县北浴乡马厂村卫生室采访时,听到村医黄奏新和一位村民的对话。
  记者了解到,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对于深山区的群众来说,看病是一大难题,交通不便使其难上加难。
  黄奏新告诉记者,那时候农村的医疗条件非常差,村医少、设备落后,村里的医生一天只有4毛钱的工分,可每天的工作量却非常大。为了摸清全乡地方病的具体情况,他只能靠双脚翻山越岭、走村串组、挨家挨户地调查,为后来防病治病积累了第一手资料。为此,他曾一连几个晚上都没合过眼。
  改革开放以后,村医疗室解体,村医也随之“下了岗”。黄奏新舍不得钟爱的医疗事业,也放心不下让他牵肠挂肚的村民,便自筹资金在家办起了卫生室。他有自己的原则:老百姓不管有钱无钱,都给看病,免收各种体检费,仅收药品5%的微利;对五保户、低保户只收药品成本费。有些特困户连药费都赊欠,账本摞起来有五、六寸高,其中少说也有几万元欠账无法收回。
  黄奏新坚持先看病,不谈钱;有钱可看病,没钱也一样看病,从不上门催要。50多年来,没有因为钱的问题,耽误一个病人,也没因为钱的问题,与乡亲们发生半点不愉快。
  马厂村曙光组村民汪训友告诉记者,“是黄医生救了我,没有黄医生,就没有现在的我,我的命是黄医生给的。”原来7年前,汪训友不幸中风,当时情况危急,大小便失禁、偏瘫,并伴有抽筋等症状。由于家庭经济困难,他放弃住院治疗。
  黄奏新知道,中风有两种可能———脑出血或者脑梗塞,而这两种情况用药是不同的,处理不当,患者都有可能丧命,无论哪一种可能,都必须在短时间内抓紧治疗。时间就是生命,作为一名医生,怎能见死不救?
  黄奏新一天跑患者家20多次,随时观察病情,诊断、医治、安慰患者,终于控制住了病情,通过一个多月坚持不懈对症下药治疗,患者最终康复了,一年后甚至还能上山割草砍柴,而当初1000多元的医药费,直到8年后汪训友才付清。其间,黄奏新没有半点怨言。
  马厂村村民朱庆华患有血小板减少症,有次嘴和鼻子出血不止,脸色苍白,处于休克状态,生命危在旦夕。黄奏新见状当机立断,建议马上转院抢救,并掏出几百元钱给患者家属救急。这名患者最终因抢救及时转危为安,主治医生说若再耽误十几分钟的话,生命就无法挽救。
  有时候乡亲们为了表达感激之情,送些土特产给黄奏新,他总是拒收,推也推不掉的就从药费中抵消。不拿患者一分钱,这是黄奏新给自己定的原则。
  50多年过去了,如今年近古稀的黄奏新还在坚持出诊。这让在宿松县城工作的儿子很心疼,他三番四次劝说父亲回家享享清福,黄奏新却坚持说:“我不觉得累和苦,我的根扎在这里,只要乡亲们需要我,我打算再干几年。”
  记者手记:
  看病问题向来是老百姓关注的焦点,在农村尤为突出。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在我市偏远山区,至今仍活跃着一大批乡村医生,他们平均每人守护着千余名村民的健康。他们有的没有设施齐全的工作环境,经常奔波于田间地头,一干就是几十年,可是却让老百姓小病不出远门,大病及时转院,花最少的钱,在最短的时间获得最好的治疗。如今他们面临身份不被认同、后继无人等尴尬境地。令人欣慰的是,今年以来相关部门陆续出台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等文件,为乡村医生搭建“留得住、能发展、有保障”的舞台。

原标题:50多年行走山间 安庆一位村医的医者仁心
来源新华视点
安庆在线网社区,争做最受安庆人欢迎的交流平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广告位|合作热线|小黑屋|手机版|安庆在线网 ( 皖ICP备16017945号 公安备案编号:34081102000310

GMT+4, 2024-11-24 05:02 , Processed in 0.125000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 Style Desig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