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化工新材料产业集聚发展基地致力于以化工新材料为发展核心,打造产业链上下游一体化发展的化工新材料产业集群。化工新材料产业是我国化工产业的高端领域,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化工产业的发展重点。我国是化工新材料全球主要消费国之一,随着“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实施,我国对化工新材料需求进一步加大。但产能有限,供给严重不足,尤其是以高性能树脂、特种合成橡胶、高性能纤维、功能性膜为主的高端领域自给率极低,远远不能满足国内市场的巨大需求。因此,化工新材料产业被国家当作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我省石油化工产业发展形势较好,但化工新材料产业起步晚,行业规模小,竞争力较弱,特别是高性能合成纤维、合成树脂、工程塑料、合成橡胶等发展严重滞后,无法满足我省汽车、电子信息、家电等产业的需求,自给率不足20%。加快现代化工新材料发展是我省产业发展的重要内容。 安庆市作为长江经济带节点城市,是我省三大新型化工基地之一,是“承接产业转移的优选之地”。安庆市石油化工产业基础雄厚,拥有安徽省唯一的石油炼化企业——中石化安庆分公司,化工新材料产业发展资源充足。同时,依托长江航运优势,安庆已形成水、陆、铁、空、管道五位一体化交通体系,可满足现代化工产业发展的大物流需求。经过多年的发展,安庆化工类人才储备充足,技术水平较高,安庆已成为我省乃至长江流域化工新材料产业发展首选之地。 综上所述,建设并发展安庆化工新材料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将大有可为,基地的建设也将对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龙头企业辐射带动 安庆化工新材料产业集聚发展基地以安庆高新区为依托,建成区面积11.73平方公里,规划面积110平方公里,是安徽省唯一的石油化工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安徽省2014年新批准的三大化工基地之一。基地发展化工新材料基础雄厚,条件优越,可提供丙烯、丙烯腈、苯乙烯、混合二甲苯、丁辛醇、甲基丙烯酸及酯、氢氰酸及盐、丁二烯、合成氨等重要基础原料;随着2010年高新区正式启动开发建设,几年来,基地内基础设施全面配套,形成了路网、水、电、热、港、污、管廊、消防“八位一体”的公用工程网;现拥有中石化安庆分公司、中安华谊新材料有限公司、安徽曙光化工集团、安庆飞凯高分子有限公司等一批龙头企业;逐步形成以安庆石化原油加工为依托,重点进行丙烯、LPG、氰化物深加工,逐渐形成沿着化工新材料方向延伸的完整产业链。 石油化工的龙头——中石化安庆分公司 安庆石化始建于1974年7月,经过30多年的改革发展,目前已经成为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在沿江中上游炼化企业当中唯一一家“油、化、纤、电”一体化的企业。目前拥有综合配套加工能力800万吨/年的炼油装置、日处理2000吨煤的壳牌粉煤气化装置、年产33万吨合成氨、年产21万吨丙烯腈、年产7万吨腈纶、年产10万吨苯乙烯等大型化工装置,并具备完善的原料产品储运系统及公用工程配套设施。 氰化物深加工产业的龙头——安徽曙光集团 曙光集团成立于1995年10月,是一家集科、工、贸于一体的企业集团,为全国乃至亚洲规模最大的氰基化学品生产基地、中国首家《国际氰化物管理规范》认证企业。集团主要产品为固体氰化钠、液体氰化钠、固体氰化钾、氰化银钾、氰化亚金钾、氰化银、乙二胺四乙酸及其钠盐、亚氨基二乙酸及其钠盐、硫氰酸钠、液氨、碳酸氢铵、硫酸铵、甲醛、甲醇、金属包装桶(箱)、有机玻璃及其制品等,并拥有专业化的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长江航运和船舶港口服务能力。 LPG深加工的龙头——中安华谊新材料有限公司 中安华谊新材料有限公司成立于2012年,由上海华谊丙烯酸有限公司(华谊丙烯酸)、中国石化股份公司、华谊集团分别按照出资比例51%、40%、9%投资组建,先期注册资本10.25亿元。该公司投资的68万吨/年醚前液化气深加工项目即将正式开工建设。项目总投资81.56亿元,依托中石化安庆分公司800万吨/年炼化一体化项目产出的68万吨/年醚前液化气为原料。采用碳四路线生产甲基丙烯酸甲酯的专利技术,拥有自主研发的配套催化剂知识产权。主要生产甲基丙烯酸 (MAA)、甲基丙烯酸甲酯(MMA)、顺丁橡胶等高附加值产品。 科技创新的龙头——安庆飞凯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 公司是上海飞凯光电材料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上海飞凯是一家由美国归国留学生创办的研究、生产、销售高科技制造中使用的材料和特种化学品的专业公司。是国内唯一一家专门从事紫外固化光纤内外层涂料、光纤着色油墨及配套产品的高科技型企业,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公司主打产品紫外固化光纤涂覆材料产品在国内的市场占有率约为50%。 加快创新平台建设 几年来,基地内基础设施已全面配套,形成了路网、水、电、热、港、污、管廊、消防“八位一体”的公用工程网。同时,金融、文化创意、现代物流、质量检测、人才培养等公共服务体系正在全面拓展。 高新区目前共建有化工类研发创新平台17个,其中列为国家级的4个。具体为:国家级质检中心、实验室3个,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个,院士工作站2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实体型研究院1个,高校技术转移中心3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5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