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在线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675|回复: 1

9种意外,这份逃生攻略或许能救你一命!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1万

帖子

8万

积分

管理员

资深站长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86268

最佳新人活跃会员热心会员推广达人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

发表于 2015-6-16 05:48: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你最缺的3种自救能力

2010年11月17日,上海教师公寓发生火灾,情急之下,很多住户从楼上纵身跃下;2012年7月21日,北京遭遇特大暴雨,41岁的段宝林在离家不到1公里的铁路桥下,试图一个猛子冲过水深2米多的大水坑,却连人带车被陷了进去;2014年12月31日晚,上海外滩发生踩踏事件,有处于高处的民众意识到了危险,挥舞手臂让其他人后退,但声音太小并没有起到多大作用……

突如其来的灾难,往往让人猝不及防。在血泪的教训后,每次都会掀起一阵学习逃生知识的热潮。但过不了多久,人们又将其渐渐淡忘。《生命时报》曾联合北京急救中心、新浪网、搜狐网进行了一项网络调查,在回答“常见紧急事件的正确处理措施”10道题目时,参与调查的17553人中,竟有七成人答错了。

几位急救专家在接受《生命时报》记者采访时感慨:国人太缺乏应对危险的逃生知识。事实上,灾难发生的瞬间,我国民众的自救能力远低于国际水平,尤其欠缺以下三大自救能力。


1缺乏风险评估能力。

每个人都要有一个应急预案,在出游前要全盘考虑有可能发生的危险。比如暴雨可能引发泥石流、山洪等。预测到这样的危险,就要尽量避免外出。另外,国人往往不喜欢预估危险,觉得自己不会赶上小概率事件,存在侥幸心理。

2欠缺应急避险能力。

不少人其实具备一定的应急避险知识,但在操作或理解上存在误区,因而导致逃生失败。国人学习自救知识的意识也不强,属于“被动”学习。比如给学校学生培训时,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校长、老师怕耽误学生正课时间而为难;家长也不理解,觉得耽误孩子时间学些“用不到”的技能。

3心理抗压能力不足。

面对灾害时,心理承受能力决定自救的命运,心理暗示对增加生存几率很重要。意志越坚定,忍耐力越强。遇到紧急情况,很多人不知所措或盲目行动,造成时间和精力的无端消耗。应保持冷静的心态、积极的信念。

如何赢过这场跟死神的赛跑
地震

12秒内正确避难

从地震发生到房屋倒塌,一般有12秒。由于时间紧迫,每半秒钟都是自救的关键,所以容不得半点迟疑,应当立即采取防护措施。

1.在家里时发生地震。

首先保持镇定,如果你所处的房屋不是危房,建议就地躲藏,静观其变。许多震例表明,强烈地震时有不少人就是因惊慌失措往外跑,结果不幸被楼上倒下来的东西砸伤、砸死。但如果住的是平房,且离门很近,则应在12秒钟内冲出门外。

躲藏时,应立即蹲下,并尽量蜷缩身体,利用坚硬的写字台、桌子或长凳周围的空间,或身体紧贴内部承重墙作为掩护,然后一手捂住口鼻,另一手抓牢固定物体,即“伏地、遮挡、手抓牢”。如果附近没有写字台或桌子,应尽量将头向胸靠拢,闭口,双手交叉放在颈后,保护头部和颈部,蹲伏在房间的角落。

如果睡觉时发生地震,应该抓紧枕头保护头部,然后滚下床,抱头下蹲。当然,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则应该迅速移动到事先找好的家中藏身地,在墙边蹲下,利用承重墙、坚固的家具或厕所等小空间形成的“三角区”,更有效地躲避垮塌物体对人体的伤害。

一定要记住:躲避时不可跑向阳台;不可跑到楼道等人员拥挤的地方;不可跳楼;不可使用电梯;注意远离玻璃制品、建筑物外墙、门窗以及其他可能坠落的物体,例如灯具和家具;不要靠近煤气灶、煤气管道和家用电器;尽量靠近水源。

2.在公共场所时发生地震。

应就地蹲下或趴在排椅下,避开吊灯、电扇等悬挂物,保护好头部;千万不要慌乱地涌向出口,避免被挤到墙或栅栏处;在商场、书店、地铁等场所时,应选择结实的柱子边或内墙角等处就地蹲下,远离玻璃橱窗、柜台或其他危险物品。

3.在户外发生地震。

应选择开阔地点蹲下或趴下,不要随便返回室内,避开人多的地方;避开楼房、水塔、立交桥等建筑物;远离电线杆、路灯、广告牌等危险物、悬挂物;避开狭窄街道、危墙等场所。

如果正在开车,建议把车停在路边,选择步行。如果在野外,要避开山脚、陡崖等,以防山崩、泥石流滑坡;在海边,要尽快向远离海岸线的地方转移,以避免可能发生的海啸。

4.在学校、写字楼里发生地震。

不要马上往外跑,应迅速用书包护住头部,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桌子下面。待地震过后,再向室外转移。在室外操场等地,可原地不动蹲下,双手保护头部。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千万不要回到教室去。

地震时,还可能出现一些特殊情况。如果遇到火灾,要立刻趴在地上,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待摇晃停止后,再向安全地方转移。转移时要弯腰或匍匐、逆风而行。如果出现有毒气体泄漏,也应同火灾时一样,用湿布掩住口鼻,逆风逃离,注意不要使用明火。

火灾

切勿返回取财物

1.冷静判断,反应迅速。

如果由内向外逃生,首先开门不能过于用力,如果发现楼道烟雾很浓,门上温度过热,应及时放弃这条通道,改往反方向烟少处逃生,或者紧闭房门,用湿毛巾等物体堵住门缝,有条件的还可以用冷水浇门,等待救援。若火势不大,应尽快披上浸湿的衣服或毛毯,勇敢地冲出去。

如果刚进入楼道烟雾不大,在逃生过程中越来越接近浓烟,则应该立刻放低身子缓慢移动,同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防止吸入有毒烟雾或灼伤呼吸道。如果身边没有水源,干毛巾、口罩、随身衣物都可用来保护口鼻。

2.高层住宅发生火灾时,应初步判断火势大小及火灾位置。

如果起火点在上方,应迅速有序地沿着安全楼梯往下跑,如果起火地点发生在下方,则要先做判断。火势小就迅速逃离现场,火势过大,一定要紧闭门窗,等待救援。同时,通过打电话,悬挂鲜艳衣服呼救。特别提醒大家的是,遇到火灾要先打119消防电话,再拨打120急救电话,以免延误救火时机。

3.电影院、商场等公共场所发生火灾时,寻找安全出口。

一定要镇静观察是否有烟,以及明火的位置;寻找安全出口迅速逃生,如果安全出口人员拥挤,为避免发生踩踏意外,可以选择躲在反方向,火势小而又相对封闭的空间内,寻找其他逃生方法。实在无法逃离,应趴在容易被发现的地上等待救援。

请记住,在发生火灾时,以下6件事一定不能做:

①不能大喊。大声喊叫不但会浪费体力,而且容易吸入浓烟,或者被热浪刺激喉咙,造成呼吸道烧伤。如果吸入了有毒烟雾,很可能当场毙命。

②不要直立行走。火灾会产生浓烟,而烟雾比空气轻,往往漂浮在上空,离地面30~60厘米的高度,烟气较稀薄。因此要尽量采取低姿前进的姿势,靠墙快速从消防通道或楼梯离开。

③不要坐电梯。火灾一旦发生,烟雾最先到达电梯,因此切忌乘坐电梯。

④不要因贪恋财物贻误逃离时机。离开现场后,不能贸然返回,增加不必要的伤亡。应尽量远离火灾地点,防止建筑物内易燃易爆物品发生爆炸。

⑤不要选择跳楼。二层以上住户,遇到火灾时,切不可慌不择路,甚至抱有侥幸心理选择跳楼,如果需要从楼上窗户逃生,可以攀援或者软着陆。

⑥如果身上着火,不要奔跑,不要用手灭火。奔跑时会形成一股小风,此时大量新鲜空气冲到人身上,就像给炉子煽风一样,火会越烧越旺,还有可能把火种带到其他地方,引起新的着火点。另外,用手灭火,不但拍不灭还可能烧伤手部。此时,应就地躺下压灭火焰或用水浇灭,以免加重伤害。

暴雨洪水

及时切断电源

在像暴雨、洪水这样极端的恶劣天气中,存在很多安全和健康隐患,大家应以防范为主,尽量避免外出。刚下暴雨时,楼房居民应关好门窗,避开金属管道,切断电器电源。如果一定要外出,需注意以下出行事项:

1.驾车出行。

要尽量避开容易积水的路段,路遇较深积水路段,不要强行通过。有关汽车专家提醒,暴雨中行车的核心是控制车速,一要低速驶入水中,二要匀速过水域,三要稳住油门,一气通过。车辆涉水应顾前后,跟车不能太近,以防涌浪及带起的水花进入发动机,造成熄火。

遇特大暴雨时,千万不要冒险行驶,应选择较高安全地带停车。一旦车进入深水,应立即开门下车,以防溺水。打雷时,要关好门窗,不要将头、手伸出窗外。如果车子不小心进水熄火后,千万不能再启动,否则发动机将“报销”,且保险公司可能不予理赔。

2.行人步行。

雷雨闪电时,不要拨打、接听电话,最好关机。不要在高大独立的大树下避雨,至少离大树5米外。对突来的雷电,应立即下蹲,同时双脚并拢。不要接近一切电力设施,如高压电线、变压电器等。

另外,暴雨可导致井盖被冲开以及部分路段塌陷,涉水市民应注意观察,或寻找一个木棍探路,如遇冒水有可能是没有井盖,应小心绕行。同时,行走时要与高层建筑保持一定距离,避开高层建筑施工现场,避开广告牌、玻璃、花盆等可能的高处坠落物。

3.骑车出行。

在立交桥处应远离深水,远离车辆,不要穿行于汽车间,选择地势较高处安全慢行。另外,骑车人不要被雨衣遮挡视线以及影响听力,要注意观察路况。路况不佳时,最好推车步行。

另外,地势低洼的居民住宅区,可因地制宜砌围墙或在门口放置挡水板。一旦室外积水漫进屋内,应及时切断电源,防止积水带电触电伤人。如果房子年久失修或是土坯房,一定要出去,不能呆在屋里。面临泥石流等危险地方,市民应在危险彻底过去后再回家,不要马上回家。

公共场所挤压踩踏

护好头颈和脏器

一旦发生挤压踩踏事件,可参考以下7个步骤,有效逃生。

1.镇静:在拥挤发生之初或者不幸身陷拥挤的人流之中,一定要时刻保持镇静,不要乱喊乱叫或推桑他人,防止造成混乱。

2.服从:听从事故现场管理人员的指挥调度,配合指挥人员缓解拥挤,避免踩踏事故。

3.避让:如果发觉拥挤的人群潮水般涌来,应该马上避到一旁,千万不要加入和尾随;拥挤中,如果发现一旁有坚固物体应紧紧抱住,以等待时机脱险。

4.防护:如果身不由己被裹入拥挤的人群时,要伸出力量较大的那只手臂,用手掌轻触前面那个人的后备,将另一只手握住撑出的那只手的手腕,双臂用力为自己撑开胸前的空间,用小步,稳定重心的随人流移动,不要试图超越别人。

5.保护:如果陷入极度的拥挤之中,为防止造成窒息,要尽力在胸前保持一定的空间。应做双臂交叉,双手握住上手臂平抬在胸前的自我保护动作,并尽量坚持,知道情况发生好转。

6.迅速站起来:万一被挤倒或绊倒,一方面要大声呼喊寻求周围人员的救助,另一方面要尽快站起来。

7.危机时刻的球状保护:如果摔倒后局面失去控制,没有办法站立起来,要立刻采用一个自我保护动作——双手十指交叉相扣,护住后脑和后颈部;两肘向前,护住双侧太阳穴;双膝尽量前屈,护住胸腔和腹腔的重要脏器;侧躺在地。



1万

主题

1万

帖子

8万

积分

管理员

资深站长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86268

最佳新人活跃会员热心会员推广达人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

 楼主| 发表于 2015-6-16 05:48:34 | 显示全部楼层
公共交通事故

先救命,后救伤

私家车

遇到道路交通事故,要以“先救命,后救伤”为原则。关键时刻第一件事就是迅速联系救援人员并对伤员进行生命体征的判断。这个判断分为4种情况:

第一种,神志不清表明有颅脑损伤或者休克,病情危重;

第二种,呼吸不规则、呼吸困难、呼吸停止,表明有颅脑损伤或者高位颈椎损伤、胸部外伤、呼吸道梗阻;

第三种,脉搏弱,或者摸不到脉搏,表明出血过多,损伤严重,处于休克状态;

第四种,瞳孔不等大或扩大,表明有严重的颅脑损伤。在进行了初步的生命体征判断后,接下来要注意采用正确的方法搬动伤员,尽量保护脊椎和骨折肢体,并按“先救命,后救伤”的原则,进行心肺复苏,然后再处理受伤部位,想办法迅速止血、包扎伤口、固定骨折,最后尽快转送医院。

地铁

一般来说,地铁易突发火灾、停电等事故,有可能发生爆炸、踩踏伤等突发事件。如果人多拥挤,走动时要溜边、避开人流,遇险时身体尽量保持“球状”:蹲下或坐下,双手向上抱住头部,胳膊肘向外张开。这种姿势能够很好地保护头颈、胸腹和四肢。

如果发生火灾,应及时用毛巾、衣物等保护口鼻,尽可能降低身体高度,一旦身上着火最好在地上滚灭或压灭。如果被困没有到站的地铁内,砸窗逃走可能导致摔伤或因轨道未断电而发生触电。逃生时,应耐心等待路轨截断电源后再下车。在工作人员通知断电后,再迅速破窗逃出。

火车

一般,火车事故以出轨、相撞居多。在硬座车厢内,头上的行李架和行李往往是“高危品”。而且,硬座车厢容纳的人更多,更易发生混乱。硬卧车厢中,上铺相对危险。

火车发生事故前,通常没有什么迹象,不过乘客会察觉紧急刹车。这时,首先要远离门窗,趴下,低头,下巴紧贴胸前,以防颈部受伤,抓住或紧靠牢固物体。若座位远离门窗,就留在原位,保持不动;若接近门窗,应尽快离开,寻找最近的牢固物体。

车停稳后,要先观察周围环境,然后自救。动车或高铁的车窗采用双层钢化玻璃,就算翻车也不易破裂。假如车厢两端的出口堵塞了,可以用安全锤、高跟鞋或皮带扣等尖锐物品,敲击玻璃的四个角,或四条边的中间部位,出现裂缝后用脚踹开。如果路轨通着电流,要等工作人员宣告已经截断电源才能下车。

公交

1.先保证呼吸,再找脱身通道。

乘客一定要保持冷静,不要拥挤,寻找最近的出路,比如门、窗等,并以最快速度离开车厢,也可利用安全锤破窗逃生。同时,大部分空调客车都在车厢后部设置了逃生门和逃生气窗,坐在车厢后部的乘客可就近迅速打开着两个通道逃生。

此外,若遇到汽车着火险情,人的情绪激动,容易致呼吸急促,从而加快吸入浓烟的速度。因此,遇到类似险情,短时间内屏住呼吸,或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并尽快找到通风口或者砸开玻璃探头呼吸,可以增加存活几率。

2.如何打开车门?

现在的豪华客车和不少公交车,大多都是通过电控开关控制车门上方的液压杆打开车门。如果发生意外这个失灵了,又该如何打开?每辆车都有应急开关。有些在司机座位旁,有些在车门顶部,形状大多像电扇的档位开关,这个开关主要是切断气路。而打开的方式也各不相同,具体操作一般在应急开关旁都有说明。

3.安全锤怎么用?

安全锤一般安装在车窗旁边。使用时,要用安全锤的锤尖,猛击玻璃中心部位,当玻璃被砸出一个小洞时,玻璃就会从被敲击点向四周开裂。乘客这时需抓住车内扶手支撑身体,并用脚掌用力将碎开的玻璃踹出车外,然后跳窗逃生。但跳窗逃生时要注意发生二次伤害。

4.紧急逃生窗在哪?

一般公交车车顶有两个紧急逃生出口,很多人容易把它错认为是通风口。逃生窗上面有按钮,旋转之后把车窗整个往外推。尤其在车辆侧翻的时候,这个逃生窗非常管用。

5.灭火器通常放置在司机坐椅后。

公交车上都有灭火器,一般在司机的座位旁边,也有的在后门垃圾桶的位置。如果遇到火灾,会使用灭火器的可以帮助司机一起灭火。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灭火器时周围人员应尽量远离,因为喷溅物业容易伤到人。

6.身上着火怎么办?

在火灾中,如果乘客衣服被火烧着了,千万不要惊慌,身上着火后不能跑,因为一跑就加快了空气对流,会促进燃烧,使得火越跑越旺。此时应把衣服脱掉,浸入水中或用脚踩灭,如果来不及脱衣服,也可以卧倒在地上,把身上的火压灭。需要提醒的是,旁边的人不要用灭火器直接向身上喷射,因为多数灭火器内的药剂会引起烧伤的伤口感染。

飞机

首先,必须强调的是,一旦发生危险,每个乘客都要尽量保持镇定,听从乘务人员的指示,才能提高幸存率。飞机失事后的90秒内是逃生的“黄金”时间,这段时间内尽量要做到以下几点:

①确认最近的紧急出口位置,同时系好安全带。

②收回小桌板、竖直椅背。保证自己这一排及后方乘客逃生通道畅通。

③打开遮阳板。这样可以保持良好的视线,以决定向哪一个方向逃生。

④摘下眼镜、项链、戒指、假牙,脱掉高跟鞋,取出口袋里的尖锐物件。

⑤快速戴上防烟头罩。舱内出现烟雾时,一定要使头部处于可能的最低位置,用湿手绢捂住口鼻后再呼吸,弯腰或爬行至出口。当机舱“破裂减压”时,要立即戴严氧气面罩。若飞机在海洋上空遇险,要立即换上救生衣。

飞机迫降时,应双手交叉放在前排座位上,头部放在手上,在飞机着陆前,一直保持这个姿势,也可以将身体蜷缩在一起,比如身体弯向膝盖,双手尽量抱住脚踝,这样可以有效防止巨大撞击力对骨骼的损伤。

飞机降落坠毁时,要尽快走向安全出口,或者走向有外界光亮的裂口,快速远离飞机残骸。如果发现紧急出口也已经起火或被浓烟包围,那么就要向着有光亮的地方跑。黑暗中,有光的地方往往就是逃出飞机的通道。

逃出去后一定要逆风跑,千万不要返回机舱拿取贵重物品。如果飞机坠落在偏远地区,最好待在失事飞机附近等待援救。但也不能离飞机太近,以防火灾和爆炸导致受伤。如果飞机坠在水面上,则要游得越远越好。
乘交通工具,坐哪最安全

交通工具上最安全的地方在哪里呢?《生命时报》特邀机动车驾驶员培训、安全驾驶行为研究专家范立为你一一解答。

私家车

安全座位:后排中间侧;

有风险的座位:副驾驶。

美国交通管理部门曾对小汽车座位的安全问题进行调研,通过近10年的事故调查分析和数次实车最后得出结论:如果将汽车驾驶员座位的危险系数设定为100,那么,副驾驶座位的系数是101。驾驶员后面的座位、后排另一侧、后排中间座位的危险系数分别是73.4、74.2和62.2,但前提是必须系好安全带。

范立指出,在我国,汽车一般是靠右行驶,如果发生撞击,司机会习惯性向右打方向盘,后排右边的座位就相对安全。不管坐在哪,要躲避危险,还必须做好以下几点:1.开车、坐车的人都要牢系安全带。2.不打电话。3.不加塞抢道。4.不醉驾,不药驾,不疲劳驾驶。如服用了感冒药、过敏药等不要立即开车。5.孩子必须坐在安全座椅上。

地铁

安全座位:中间车厢;

有风险的座位:前后车厢。

这是因为地铁发生事故,追尾可能性大一些。一旦发生事故,在不清楚是否有电的情况下,不要急着逃出车厢,应及时报警,等待救援。

火车

安全座位:每个车厢的中间座位以及靠安全玻璃窗的座位。

火车上的不安全座位要相对来看,如果发生追尾,则前后两节车厢最不安全,如果发生车厢折叠脱轨,那么任何一个车厢都不安全,这时靠窗坐的人逃生几率可能最大。

温新华建议,坐火车,尤其是高速行驶的动车,不要来回走动或长时间停留在车厢连接处。发生碰撞时,应紧紧抓住身边的架子等牢固的物体。当火车停下后,要及时砸碎玻璃逃生。

公交车

安全座位:驾驶员后两排、右侧门后两排;

有风险的座位:最后一排中间座位。

范立表示,因为每一起事故都是独一无二的,所以没法说某个座位最安全,只能说“驾驶员后的两排和右侧门后的两排相对安全”。因为这些位置前后都有扶手,急刹车时不至于扑出去,也比较方便下车。

最后一排最不安全,尤其是中间3个座位,没有扶手,即使有安全带也没有几个乘客使用,一个急刹车就容易摔倒,如果发生追尾事故,坐在这个地方的乘客更容易受伤。在其他位置上坐着或站着的人,只要双手抓牢扶手,就会比较安全。

飞机

安全座位:靠近紧急出口前后两排;

有风险的座位:第6排和倒数第6排。

英国格林威治大学对105起坠机事故以及2000名幸存者进行的研究发现,逃生几率最大的座位是离紧急出口最近前后两排,乘客逃生几率为65%,坐在2—5排的乘客逃生几率会大大降低,为53%;挨着过道坐的乘客为64%,坐在里面的乘客为58%,而最危险的是正数第6排和倒数第6排的座位,一旦发生危险,死亡概率远高于幸存的概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广告位|合作热线|小黑屋|手机版|安庆在线网 ( 皖ICP备16017945号 公安备案编号:34081102000310

GMT+4, 2024-12-25 09:04 , Processed in 0.156250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 Style Desig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