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花甲老人三十多年淘了三万余张烟标
说到收藏,大家一般想到的都是古董、邮票,然而家住石化大湖新村的花甲老人方国友花了三十多年的时间收集了三万多张烟标。5月初,方国友在市博物馆免费晒出其中的千余张精品,让不少的市民直呼长见识了。
方国友在整理烟标。
淘了3万余张烟标 这么多烟标都是从哪里来的?日前接受记者采访时,方国友笑着说,有的是在路上捡的,有的是亲戚朋友给的,还有的是与别的烟标收藏爱好者写信以物易物换回来的…… 5月3日,记者来到方国友的家里。不大的房子里,最醒目的就是工作室书柜上码得整整齐齐的烟标夹。翻开其中一个文件夹,上面整齐地叠放着一些方正的小纸片,其中一套“老安庆”系列的烟标让人备有亲切感。据了解,虽然安庆历史上有官办、民办烟厂十多家,但是存在的时间都不长,存世烟标不多。这21张烟标,是他花了十多年时间从全国各地收齐的。“这就是烟盒子,行话就叫烟标”,方国友说,“这些只是我藏品中的一小部分。还有一些我放在楼下仓库里。” 记者了解到,今年61岁的方国友,退休前是安庆石化的一名高级技师。方国友钟情于烟标收藏,是受到岳父的影响。“岳父是个杂项收藏爱好者,有一次聊天,我注意到他收藏的烟标,也很喜欢,想到不用花什么钱,在地上捡都能捡到,就这样走上了烟标收藏之路。”方国友收集烟标已经有三十多年了,如今已经退休的他仍然坚持着他的爱好。 收藏烟标不容易 在生活中方国友有个怪癖,没事出门总是爱往地上瞅,看看有没有烟盒。“他一出门,就会到处捡烟盒子。”据方国友妻子胡乐和透露,“二十年前,他骑车带儿子逛街,看到路边垃圾堆里有个漂亮烟盒,竟然让儿子下车赶紧跑过去将烟盒捡起来。后来看他如此痴迷,我也开始帮着他收集。”而方国友淘的三万多张烟标均是国产的。 方国友告诉记者,我国文化博大精深,魅力无穷。烟标设计、印刷及各种变化,都反映一个时代的历史政治军事生活的变化和进步,每个烟标都有属于它自己的一段故事。三十多年收集烟标的过程也让他对于烟标的包装材料、包装形式、产地,以及各地的烟文化他都有所了解。无论是极具地方特色的黄梅戏烟标,或是他最钟意的“白毛女”烟标,烟标本身和他收藏过程中的奇闻逸事都令其回味无穷。 方国友指着其中一张上面印有“白美人”字样的烟标,娓娓道来收集这张烟标特殊经历。“这款香烟是安庆城区第一家烟厂美华烟厂出品的,上面的图画反映了当时安庆作为一个省会,很多市民很崇尚上海的生活。烟厂抓住消费者心理,设计了这款烟标。这是我爱人几年前,一次无意间在废品回收站收购的。” 烟标背后的故事 周边亲朋好友也都知道方国友有这个特殊爱好,所以每当发现新鲜烟盒,也都会送给他。除了路上捡和朋友赠送以外,方国友收集烟标的主要方式就是写信,每当看到有报刊上有爱收集烟标的标友,他就会通过各种方式寻找标友的联系方式写信交流。几乎每封信都有收获,每个月都能收到标友寄过来的几十封信件。 “刚开始只专注收藏家乡产的烟标,后来接触外地标友多了,也渐渐把外地烟标收入囊中。”方国友指着10张名叫葡萄的套标告诉记者,这是二十多年前,长白山的一位矿工标友为了感谢其雪中送炭,主动汇款帮助他母亲做完手术赠送的。这组套标曾经在一次拍卖会上拍出六七万元的高价,他也没舍得卖。 记者了解到,这些年一直有业内人士想花高价收走他的烟标,不过都被他婉拒了。“我看重的不是它的经济价值,而是它背后的文化历史。”对他而言,烟标就像一位老朋友,诉说着时代的变革和世间的冷暖。 虽然家中藏品以万数计算,方国友还说不够,看到中意的烟标,他依旧会“不怕丑”在大街上捡“垃圾”。因为在他的心里多年深藏着一个梦想,那就是希望通过更多藏品丰富的免费展览,能够多认识一些有共同爱好的朋友。(来源安庆新闻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