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梅戏的起源,可以上溯到清乾隆五十年(1785年)。它是在皖、鄂、赣三省毗邻地区,以灯会的采茶灯这一民俗活动为主体发展起来的民间歌舞小戏曲。 清末,黄梅戏的基础——黄梅采茶调传入安徽省怀宁县等地区,汲取了青阳腔和徽调的营养,与流行于安庆地区的民间演唱艺术结合,与民间歌舞融汇,并用安庆方言歌唱和念白,此后,主要在安徽安庆地区流传,逐渐发展为一个新生的戏曲剧种。经过200多年的孕育和发展,到辛亥革命前后,黄梅戏已积累了36本大戏,72本小戏代表作和平词、花腔两大腔系音乐唱腔。 建国后,黄梅戏的剧本创作、音乐伴奏、演唱技巧有了质的飞跃,整体艺术水平全面提升。20世纪50年代出现的严凤英、王少舫等杰出表演家和他们的代表作《天仙配》、《女驸马》等,把黄梅戏推向一个崭新阶段,奠定了黄梅戏在中华戏曲大家庭中的显著地位。改革开放以来,随着马兰、黄新德、韩再芬等一批杰出的表演艺术家不断涌现和《红楼梦》、《风雨丽人行》、《徽州女人》等一批优秀剧目相继问世,黄梅戏的影响日益扩大,蜚声海内外,成为安徽著名文化品牌、安庆标志性文化形象。 黄梅戏音乐通俗、优美,表演形式歌舞化,表现内容生活化,带有浓郁的乡土气息,民间文化特质显著,深受广大群众喜爱。2006年,黄梅戏成功申报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项目。黄梅戏成为安庆的城市名片。 为弘扬黄梅戏艺术,从1992年开始,安徽安庆市已成功举办了六届黄梅戏艺术节,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的声誉和广泛的影响。2013年开始,安庆市举办一年一届“黄金周黄梅戏”展演周活动,开展特色文化为民惠民演出季活动,为文旅结合,发展文化产业搭建新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