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在线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4690|回复: 0

方苞与刘若宰后人的结缘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1万

帖子

8万

积分

管理员

资深站长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86055

最佳新人活跃会员热心会员推广达人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

发表于 2014-11-10 14:49: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方苞喜欢性格耿直的人,结交了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学同而志相近者,复得数人”,其中包括比他大十来岁的刘辉祖和刘捷兄弟俩。刘辉祖,字北固,是方苞“术业之近者”;刘捷,字古塘,是方苞“志之趋近者”。
  刘辉祖(1658~1708)和刘捷(1658~1726)这对兄弟可不简单,他俩是明朝安庆第一位状元刘若宰的后人。清末陈康祺的笔记《朗潜纪闻》中有一条“祖孙兄弟分占三头”:“桐城刘辉祖,康熙庚午乡举第一。同产弟捷,举康熙辛卯乡试亦第一。兄弟解元,世所罕有。而其祖若宰,实前朝崇祯戊辰及第第一人也。《望溪集》纪之。祖孙兄弟,分占三头,是不得不归之堪舆之灵矣。”刘若宰是怀宁人,刘辉祖和刘捷怎么变成了桐城人?方苞《刘古塘墓志铭》明明说:“古塘姓刘氏,名捷,怀宁人,流寓江宁。”
  方苞在另一篇文章《四君子传》中说:“刘捷字古塘,先世怀宁人,迁于桐,既而流寓金陵。”原来如此,怪不得桐城与怀宁都说刘辉祖、刘捷是本县人。刘氏迁到桐城的时间,现无考证。方苞24岁入国子监读书时,刘辉祖已在京城逗留数年。方苞一度寓居刘辉祖的书斋,“辩论经史,衡量并世人才”。方苞有个习惯,白天学习用功,累了,晚上总是先上床睡觉,他叫刘辉朗诵诗词、古文给他听,听着听着就入睡了。后来,方苞在《刘北固哀辞》中回忆了他和刘辉祖相处的美好时光及感人情景:“善于北固者,多余昵好。”“或辨论相持,杂以诮让,而胸中所怀,无毫发间隔。”
  方苞(1668~1749),属于17世纪60后,而他结交的大多数为50后,如戴名世、张自超、刘齐、徐念祖、朱书、刘辉祖、刘捷……对于这些朋友,戴名世如此评价:“此数人者,持论龂龂,务以古人相砥砺,一时太学诸生皆号此数人为狂士。”(《徐贻孙遗稿序》)方苞也说:“齐与其友数人为清议所从出。自齐归,其友亦次第归,太学生虽有洁己自好者,而气概不足以动人,清议由是消萎云。”(《望溪集·四君子传》)在他人看来,这是一帮“恃才放荡”、“语多狂悖”之徒。
  刘辉祖1690年乡试第一名,并著有《藕浦诗文集》40卷。身为解元的他为何不去考进士呢?考了而没考中,便绝意于科场?至于刘捷的科考,方苞倒是做了解释。1711年(康熙五十年),戴名世《南山集》案发,方苞因给《南山集》作序被株连,关进江宁县监狱。不久,他被押解到京城,定为死刑。1713年,因重臣李光地极力营救,方苞免死出狱,以平民身份入南书房成为皇帝的文学侍从。刘捷“及余以《南山集》被逮,冒危险以急余,如所言。辛卯乡试(笔误,应为庚午乡试)为举首,以随部檄,挈余妻子北上,失会试期,后遂绝意进取。”复旦大学刘季高教授校点《方苞集》,对此段作了注解:“……为礼部者,独不喜捷所为文,磨勘停一科。癸巳秋特行会试,将赴公车;会其友方苞以戴名世文集牵连编旗伍,檄有司解送妻子北上;捷曰:‘吾义不可不偕行。’至京师,试期已过。其后病且衰,竟未得一与礼部之试。”刘捷因一路护送和照顾方苞的妻子而耽误了参加会试的时间,后来因身体不好就没有再考了。
  清人笔记中,多说刘捷与刘辉祖“同产”,即同母所生。又说他俩同一年(1658年)出生。不知是记载有误,还是兄弟俩一个正月生一个腊月生?方苞《刘古塘墓志铭》中说刘捷死于雍正四年(1726年)四月廿五日,活了69岁,按虚岁算,确是生于1658年。刘捷1711年乡试第一名,年纪不小了,53岁。而“南山集案”正巧发生在这一年。
  刘捷年轻时“尚侠”,爱以英雄豪杰自居,穿短衣,佩戴猛厉的饰物,唯恐看见他的人认为他是个读书人。徐珂在《清稗类钞》中将刘捷列入“狷介类”,举了两个例子,一则“刘古塘不合即行”:刘捷幼年丧母,家境贫寒,母亲的娘家给了几十亩田地。长大后,他自谋生路,把田地给了弟弟。刘捷成为生员后,得到当时人们的称誉,管教育科举的学政用重金来招请他去做事。他每年回家的时候,卸下行装,遇到亲戚旧交,把钱财随手散尽,结果搞得自己物质匮乏,常常没有饭吃而饥饿,但他淡定自若,从不叫苦叫穷。
  另一则表现刘捷“狷介”的事例为“刘古塘辞年羹尧”:年羹尧任四川巡抚,执意邀请刘捷一起前往,刘捷勉强答应了。年羹尧和他商量提高百姓赋税,刘捷极力规劝,阻止了这件事。事后刘捷找了个理由离开了年羹尧,并且说:“他的心思和我疏远了,他又怎能遵守我的意见哪怕满一个月时间呢?”后来,年羹尧任川陕总督,又邀请刘捷前往,刘捷当了一个月幕僚就离开了。
  方苞听哥哥方舟夸奖刘捷精干勇猛,重义气,就想与他交往。初交时,与刘捷辩论被压在下风,心里很不服气。后来通过相处,方苞佩服刘捷的品德涵养及一身正气。方苞牢记着刘捷对他说过的一句话:“士之大闲二:其一义利也,其一利害也。君子怀刑,设子遘祸殃而我退避,以为明哲,可乎?”意思是说,读书人基本的行为准则关乎两个方面:其中一方面是义和利,一方面是利和害。君子畏惧刑律,假如你遭遇灾祸而我躲避,并认为很明智,可以吗?方苞因《南山集》案被捕入狱,刘捷冒着危险急切地救助他,正如他所说的那样,在义和利、利和害面前做出了一个读书人应有的选择。方苞从刑部大牢中被释放出来后,写了一篇《四君子传》,记述了刘捷等四位“君子”的事迹,以保全他们的声誉和名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广告位|合作热线|小黑屋|手机版|安庆在线网 ( 皖ICP备16017945号 公安备案编号:34081102000310

GMT+4, 2024-11-22 18:04 , Processed in 0.140625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 Style Desig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