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重湖色照长天,万顷碧波映戏台。连日来,在风景秀丽的菱湖风景区,飘逸着阵阵醉人的黄梅小调,游人无不驻足、凝神倾听,屡屡沉浸在优美的唱腔中。皖江广场上,文艺工作者们正在为广大市民和游客奉献一场场文化惠民大餐——“十一”黄梅戏展演周广场文艺天天演。 这是一次以安庆市社会文艺团体为班底领衔担纲的文艺志愿服务活动;是一场由普通市民、社会团体和全国戏迷共同参与、共同度过的黄梅盛会。 耳闻黄梅思故乡 10月2日,农历九月初九,国庆节又逢重阳节,“每逢佳节倍思亲”,黄梅乡音是故乡的魂,是安庆的魄,一曲一词都表达着安庆人对故乡的念,对家乡的思。“黄梅之魄、魂佑安庆”。千百年来,黄梅戏深深扎根在安庆这片土地上,缓缓流淌在安庆人的血液里,是一种挥之不去的象征,是一种想念。在外地工作回家探亲的张顺说:“原本今年过节不打算回安庆的,可是突然听到妻子在家播放黄梅戏,不禁想起了在老家年迈的父母亲,于是说什么也要放下手边的工作,回家看看。” 人人皆唱黄梅歌 在流行文化大行其道的今天,有人对黄梅戏的发展表示担忧。但戏迷何芳林不这样认为:“黄梅戏作为一种地方文化现象,传递着老百姓的审美价值,有着丰厚的群众基础,每天在安庆的公园、广场、江边、街头,听黄梅、唱黄梅的人一拨又一拨。” 安庆市文化馆馆长齐文斗谈到黄梅戏的发展时充满信心。今年的国庆黄金周,他几乎每天都在皖江广场张罗天天演活动。他告诉记者,10多年来,无论是春节,还是国庆,由安庆文化馆搭台、民间班社唱戏的免费黄梅戏广场演从未间断过,上演出品种也很丰富,除了传统的黄梅大戏和折子戏外,还有黄梅戏歌舞、黄梅戏小品等多种形式的黄梅戏曲表演,场场爆满,群众参与性很高。“他们自编、自演,自我欣赏,不亦乐乎。” 齐文斗介绍说,今年的“十一”广场文艺天天演活动更加注重戏曲质量上严格把关,演出的社会文艺团体都是通过精挑细选出来的,每个单元节目都是编导认真筛选出来的优秀作品。 采访中,我们看到了许多黄梅戏爱好者,他们不仅听戏、聊戏,还唱戏,一些戏迷在记者面前按耐不住自己对黄梅戏的酷爱,喊着要给记者来两段黄梅段子。“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绿水青山带笑颜……”今年78岁的赵全财老人随手拈来一段《天仙配》插曲,字正腔圆的黄梅唱腔,令人如痴如醉,博得在场的游人阵阵喝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