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传统节日,往往是和美食分不开的。安庆人更是深谙节日和美食之间的深厚关系,比如农历七月十五,这是安庆人注重的“七月半”、“鬼节”,祖籍枞阳、桐城的人们早早就为过节的米粑而忙碌起来了。
安庆人对米粑可谓是情有独钟。在这种深切的眷恋之下,米粑的种类也是纷繁多样。而“七月半”这天,枞阳人做的菜心粑,更是其中的翘楚。这种由纯米粉制作的状如包子的米粑,馅料多样,美味可口的同时也蕴含着驱邪纳福、缅怀先辈的寓意在里头。
早在“七月半”的头一个星期,枞阳农村的亲戚就给市民殷阿姨家送来了一大袋的米粉。这种米粉和市面上见到的糯米粉不一样,是选取今年新收获的早稻米精磨出来的。这种大米粉是制作“七月半”菜心粑的最佳选择。
“现在这些米粉都是机器磨出来的,我们小的时候,都是手工磨粉。”殷阿姨不由得回想起当年,那时每到节日前,家家户户都搬出大米淘洗晾晒。在初秋热辣的太阳下,大米很快就被晒干了,家里的主妇们就端着成盆的大米放在小石磨上磨粉。经过石磨细细的研磨,再经过细筛子细细筛过,洁白细腻的米粑粉就制成了。
到了农历七月十五这天,一大早,殷阿姨就来到菜市场,买来了新鲜的猪肉、鲜嫩的豆角、五香的豆腐干等等,这些是做馅料、枞阳人称之为粑心的必备的食材。回到家来,居住在市区的几个姐妹都过来了。 “这是我们家里的一个风俗,七月半在一起做粑。”殷阿姨说,说是一起做粑,一是人手多好干活,更重要的是借这个机会,老姐妹们一起聚聚。
很快,大家就按照分工忙起来了。做粑心的人,将洗净的豆角细细切碎,猪肉、豆干、红辣椒切成小丁,然后一起放入锅中炒熟,加入调料调味,盛出待用。和粉的人,在锅里烧上开水,待水沸腾后,把米粉倒进,先和后揉。这是个很讲究经验和技巧的活儿,开水和粉的比例要恰到好处,和出来粉团既不能软了,也不能硬了。揉面的过程更是考验耐力,要用力的不停揉搓,直到粉团圆润光洁,不粘手不粘盆钵才算好。
接下来就是包的程序了,大人小孩围坐一起,人人都能包出个粑来,不过好坏优劣却是一眼可辨。大块的粉团被揪成均匀的小剂子,将一个小剂子拿在手中,揉捏成薄皮状,中间放上馅料,再如同包包子一样捏上开口。最后再在手心里团一团,整理一番仪容,一个雪团般的粑就做成功了。技术好的人,做出的粑通体莹润精致,而小孩子做的粑多是奇形怪状。不过粑的做法不一而足,有做成饺子状的,如果馅料少了,剩下的粉团还会被用来做成无菜心的小粑,两手一拍就成,上面还带着掌纹,有着自然的童趣。
做粑的最后一道工序是煎制,这有点类似于做煎饺。铁锅里放上油,烧热后放入做好的粑,稍微煎制后,加入少量的水,盖上锅盖,小火闷蒸,等到香味飘散开来,米粑就做成了。
也有把粑放入笼屉像蒸包子一样蒸熟的,无粑心的小粑大多是如水饺一样直接下到水里煮熟了吃的。
除了“七月半”,枞阳、桐城人在小孩子过生日的时候,也会做菜心粑。“磨米粉就是要将邪气磨掉。”老枞阳人施先生说,枞阳有“粑灾星”的说法,就是把灾星赶走,这里有着对孩子平安健康的祝愿在里面。
菜心粑热气腾腾地出锅了,上半层洁白如雪,底部金黄焦脆,整体皮薄剔透,米香四溢,叫人食指大动。守在锅边的孩子们,不顾烫手,已经拈起一个咬下一大口,米香和菜肉香味瞬间在舌尖绽放,牙齿享受到柔韧和酥脆的双重体验,心中升起一种无法压抑的深切情感,那是对美食、对亲人、对故乡、更是对传统的留恋和渴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