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伊始,记者在枞阳县周潭镇大山村看到,宽阔整洁的水泥路伸向远方,徽派民居庭院掩映在香樟丛中,清新亮丽的文化墙穿村绕户,村庄内,文化站、图书室等公共服务中心以及垃圾收集点、污水处理设施等基础设施一应齐全。 “住房似别墅,门口有公园,雨天不湿鞋,伸手水就来。”说起村里这几年的变化,村民们啧啧称赞。大山村村民章桂平告诉记者,过去村子里到处都是泥巴路,井里打出来的是黄浆水,房子又破又烂;现在水泥路修到了家门口,家家户户吃上了自来水,住上了小楼房。 大山村只是枞阳县美好乡村建设的一个缩影。记者从该县美好办了解到,2013年该县共安排了30个中心村进行美好乡村建设,并沿浮山风景区、沿铜安路启动了两条美好乡村示范带建设。通过“主建点、整治线、打造片”,加强了集镇及主干道路沿线的环境整治,已经形成了很多区域性亮点。 精于谋、多方筹、突出融、主抓建。近年来,枞阳县主打规划引领、资金筹集、产村一体、打造亮点等四张牌,保证了高质量完成美好乡村建设工作。在资金筹措上,枞阳县强调多元投入,保障建设资金。2013年,该县共筹措各级财政专项资金3000多万元,其中省下拨专项资金1813.9万元,县财政专项奖补资金1500万元。共整合涉农项目资金1.08亿元。同时,发动社会资金参与,共筹集社会资金3000余万元。2013年全年,该县投入美好乡村建设的资金超过1.5亿元。 在推进美好乡村建设中,该县还注重实施产村一体,致力兴县富民。该县财政每年安排300万元资金重点支持、鼓励和创新各类经营体系发展,特别是大力发展家庭农场。该县家庭农场已发展到近40家,其中在首批中心村的有10家。浮山镇浮渡村依托浮山风景区优势,打造风情小镇,发展生态旅游业。类似浮渡村的做法,各中心村纷纷利用资源禀赋大力培育发展特色产业,积极编报特色产业发展项目。 为突出特色亮点,枞阳县加强合力联动,将30个美好乡村建设的中心村和2条示范带实行统一部署安排、全面推进建设。7个重点示范村建设扎实推进,做到“三个倾斜”,即整合资金向示范村重点投入;帮扶力量向示范村倾斜;宣传报道向示范村聚焦。因地制宜,不搞整齐划一,不搞千村一面,不搞大拆大建,依山就势搞建设,量力而行谋发展。 走平坦路、喝干净水、上卫生厕、住整洁房、居优美村曾经是几代村民的梦想,如今成为现实。村民们在翻天覆地的变化中体会着和谐与幸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