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值岁末,家家户户都在忙碌与喜悦中期盼着新年的到来。然而,还有这么一个群体,他们因为种种不幸身处弱势,虽然生活艰辛却不怨天尤人,始终怀揣快乐的种子和对生活的感恩。年末,我们寻找到一些最需要温暖的人,希望通过我们的报道,能让他们得到更多的关注,沐浴到更多温暖的阳光。 ———编者 在大观区戏南社区有这样一对残疾夫妻:丈夫背部骨头畸形,身高不足一米五,妻子从小患小儿麻痹症导致双腿无法行走,落下终身残疾。他们没有房子,带着儿子一直住在小区的车库里,他们也没有工作,靠看车库和吃“低保”维持生活,每月收入1200元。他们说,自己没有文化,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孩子好,希望孩子能好好读书,以后可以过上更好的生活。 残疾夫妻命运多舛 1月6日,记者来到大观区戏南社区,在小区的车库里,记者见到了这对残疾夫妻。丈夫姓伍,因脊骨严重畸形,站着也才比屋里的桌子高一点点。伍先生说,他两三岁的时候曾经从很高的地方摔下来过,因为当时家里生活困难,也没有去医院检查,后来到五六岁的时候就开始出现骨头畸形的症状,从那时开始身高就几乎没怎么长过了。农村孩子没钱上学,他也才读到三年级就没再上学了。到十七八岁的时候开始学做裁缝,来安庆后还做了几年,“复杂点的衣服也做不了,只是在街边摆了个缝纫机,做些修修补补的活儿,也会做些夏天的衣服。后来年纪大了,眼睛看不见,也就没法做了。” 他的妻子姓高,双腿没法站立,只能靠双手拿着板凳行走。高女士说,她才10个月大的时候出了一次水痘,发高烧,妈妈就带着她去打针。那时候很多人都是这样,有人说这是很流行的小儿麻痹症,妈妈也带着她到处去看医生,但家里穷,还有一个弟弟和一个妹妹要养活,后来也就没再看医生了,就这样慢慢长大了。双腿一直没办法站立,更没办法走路。因为腿的原因,她也哭过、闹过,但无济于事,她也就慢慢接受了。虽然双腿无法站立,但她还是很想走路,所以就想了个“笨办法”,用个小板凳当腿,双手扶着小板凳,将板凳往前挪一下,再拖着双腿往前挪一步,每走一步都要用尽全身力气。她说,现在都已经习惯了,也没有觉得有什么不方便的。没办法出去工作,她就在家做家务,还会再做点手工活。 一台小电视机是唯一的电器 伍先生和高女士都是江西人,因为伍先生老家在枞阳,后来他们就来了安庆。由于身体原因,他们找不到工作,也没有经济来源。到了戏南社区后,社居委工作人员看他们实在可怜就安排他们住在了车库里,顺便看下车库。六七平方米的车库就成了他们的家,一住就是11年。 走进他们家,仿佛穿越到了十年前。进门就是客厅,一个小壁橱和一张小桌子就将客厅塞得满满当当,连个落脚的地方都很难找到。墙上挂着的照片还是黑白的。摆在墙角的一台小电视机是他们家唯一的一件电器,“电视机是别人给的,他家换了新电视机就把这个淘汰不要了。”在客厅就能一眼望进卧室,因为卧室是没有门的,只能摆下两张床的卧室还是从旁边车库隔出来的空间。 伍先生年纪也大了,没办法再做裁缝,现在就看看车库,一个月三百多块钱。“生活上的困难社居委都在帮着解决。不但给我们房子住,还给我们申请了‘低保’。”伍先生说。“低保”每月大概有九百多块钱,再加上看车库的钱,加在一起也就1200多块钱,这就是他们家一个月的全部收入。“这些钱如果只是维持生活倒也够了,但小孩上学还要花钱,虽然是在义务教育阶段,学费不用花钱,但平时买资料什么的,也要花不少钱。”高女士说。 他们的孩子今年已经读初一了,说到孩子夫妻俩的话明显多了许多。虽然生活上已经捉襟见肘,但高女士还是希望能给孩子找个家教,好好教一下他。“我们都没有文化,就希望他能好好读书,以后能过上好点的生活,不要再像我们这样。”高女士说,孩子现在的成绩还只是中等化的水平,他们也没办法辅导孩子的功课,非常着急,想给孩子报个辅导班,但辅导班都太贵了,想找个家教,但看到家教一堂课就要60多块钱,他们实在是负担不起。“我就希望可以给孩子找个便宜一点的,我们能负担得起的家教,好好教教他。”这就是高女士现在最大的愿望。 记者手记 在采访结束后,记者说,留个联系方式吧。高女士就报出了一串电话号码,记者这才发现,电视机旁边还摆着一部电话。在这个人手一部手机的年代,他们家依然用着电话,问起为什么没买部手机呢,伍先生说,手机消费太高了,用不起。能有部电话,他们已经很满足了。 列夫·托尔斯泰说,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在交谈中,记者感受到虽然他们身体有残疾,生活很困难,但他们心态都很好,说话的语气里没有太多抱怨,对于现状更没有怨天尤人,只是说这样没什么,都已经习惯了。他们觉得生活有盼头,因为他们有一个健康的孩子。他们跟所有父母一样,一心只希望孩子好。爸爸会经常接送孩子上学,妈妈会担心孩子的学习成绩,虽然月收入只有千元,生活上捉襟见肘,但他们还是希望可以给孩子找个家教,好好教一下他。为此,哪怕他们自己少吃一点,都是愿意的。 来源安庆新闻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