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红妆公子 于 2015-10-20 17:44 编辑
高阳台·执教老年大学诗词课十周年(征和有奖) 似箭光阴,秋风又是,大江昼夜流长。伫立凭栏,眼前雁字成行。身逢盛世从余事,习诗词、继宋承唐。讲台前、相对华颠,顿俭梳妆。 酸甜苦辣咸尝遍,积等身教案,搜尽枯肠。作业如山,晨昏修补临窗。谁人不负真诚我,罢不能、几次彷徨。十年来、好梦难成,鬓也生霜。
《高阳台》,词牌名,调名取自宋玉《高唐赋》,楚怀王游高唐,倦而昼寝,梦巫山神女前来,称愿荐枕席。临行时,又自称: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又名《庆春泽》。双调一百字,前后片各四平韵,亦有于两结三字豆处增叶一韵者。
格律对照例词:【南宋】吴文英《高阳台·修竹凝妆》 中仄平平,平平仄仄,中平中仄平平(韵)。 修竹凝妆,垂杨系马,凭阑浅画成图。 中仄平平,中平中仄平平(韵)。 山色谁题?楼前有雁斜书。 中平中仄平平仄,仄中平、中仄平平(韵)。 东风紧送斜阳下,弄旧寒、晚酒醒馀。 仄平平(增韵)、中仄平平,中仄平平(韵)。 自消凝, 能几花前,顿老相如!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中仄,中仄平平(韵)。 伤春不在高楼上,在灯前欹枕,雨外熏炉。 中仄平平,中平中仄平平(韵)。 怕舣游船,临流可奈清臞? 中平中仄平平仄,仄中平、中仄平平(韵)。 飞红若到西湖底,搅翠澜、总是愁鱼。 仄平平(增韵)、中仄平平,中仄平平(韵)。 莫重来, 吹尽香绵,泪满平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