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在线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781|回复: 0

抗战中被拆毁的安庆桐城城门旧影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1万

帖子

8万

积分

管理员

资深站长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86061

最佳新人活跃会员热心会员推广达人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

发表于 2015-10-10 12:57: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QQ截图20151010165407.jpg   

安庆桐城这三座城门(东作门、南薰门、西成门)的老照片拍摄于民国二十八年(1939)四月,正是桐城城门拆除前夕拍摄的。老照片真实的记录下了这三座城门的历史原貌,实为珍贵的历史影像。

  桐城城池与城门的历史

  据康熙《桐城县志》记载:“县旧有城,即隋同安县故址。门四,东宾阳、南阳和、西贞兑、北龙眠。门各有楼,历宋元,城经两徙,故城倾圯。”桐城的城池很早,隋代时即已建城,后来城邑两度迁徙,故城也湮没在历史的尘封中了。

  而后来的桐城县城则是明代万历年间才修建的,康熙《桐城县志》记载称:“明万历丙子(即万历四年,1576年)知县陈于阶同邑绅南京户部侍郎盛汝谦、河南布政司吴一介请于巡抚宋仪望巡按唐练具,题建造砖城周六里,西北负山,东南瞰河,有门六,东曰‘东作’,东偏曰‘向阳’,南曰‘南薰’,西曰‘西成’,西偏曰‘宜民’,北曰‘北拱’,各有楼,计地八百二十七丈,计雉堞一千六百七十有三,计费银二万一千二百两有奇……三月城成,南京礼部尚书翁大立撰记勒石东城外。”这是县志里对桐城县城初修情况的详细记载,老照片中的东作门、南薰门和西成门正是桐城县城正东、正南、正西的三座城门。

  后来,“崇祯乙亥(即崇祯八年,1635年)后,流贼往来环败,知县杨尔铭重加修葺,增西北一带城高二尺,更设窝铺、炮台并垛口一千八百有奇。”入清以后,桐城县城又经历多次重修,如清顺治九年(1652)知县张洪拯修城;乾隆三十二年(1767)两次被雨水冲塌二段城墙,当即修复;道光丙午(1846)知县史丙荣修城垣,“易新者十之六,补缺者十之四”。而从道光《续修桐城县志》中“城内外街道图”来看,东作门、南薰门、西成门以及北拱门的城楼为两重檐顶,明显比偏东的向阳门和偏西的宜民门更加雄伟,是桐城县城四个方向的正门。

QQ截图20151010165539(1).jpg



西城门

从老照片中可以看出,三座城门的台基皆由城砖砌筑而成,上部设有瞭望口和射击口。台基之上建有城楼,城楼均系砖木构建,且如“城内外街道图”中所绘为两重檐顶。东作门和西成门为正面拍摄,而南薰门则是从侧面拍摄的,这让我们能够多角度的了解古代城楼的结构。准确的说这三座城楼的结构都是“重檐歇山顶”,所谓“重檐”是指双重顶檐,而“歇山顶”亦称“九脊顶”,顶端一条横的正脊,四角分出四条垂脊,垂脊与正脊成直角,垂脊往外延伸后再接四条戗脊。于是正脊的前后两面就形成了整坡,而左右两侧则为半坡,侧面半坡与两条垂脊间则形成了一个三角形面,称为“山花”。照片中还能清楚的看到,城楼的正脊两端以及两层戗脊的翘角都有精美的砖雕鳌鱼脊饰。

  从照片中可以看出,东作门最为雄伟,城门外的大街也很热闹,虽在抗战时期,街道两旁的店铺还在营业,店铺门前站立着一些观望的路人,而忙着进城的人也有不少。而南薰门是从侧面拍摄的,可以看到与城门相连的城墙已被拆除,城楼侧面的墙砖已被扒掉了不少。西成门略显破败,城楼上的瓦片已经掉落不少,城门口有一个背着步枪站岗的士兵,旁边的茅草屋也显得一片荒凉。这些破败的场面与战争有关,同时还与桐城的一场拆城运动有关。


QQ截图20151010165525.jpg

南熏门

因抗战而拆城

  修建城池本来的目的就是为了抗御外来入侵,而桐城拆城却是为了抗战,这似乎是一个驳论,其中的缘由究竟是什么呢?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前,“九一八事变”、“华北危机”中日形势已很紧张,全国不少地方都在抓紧加固城池,桐城也不例外。据民国二十五年(1936)《桐城志略》记载:“二十四年(1935)十二月县长徐国治与绅民建求雨岭等处环城碉十二座,二十五年十二月,又在西北城上建砖碉一座,与求雨岭碉暨西北山岗等四碉,相接应,并添建营房三座,以固西北防务。”可见抗战爆发前,桐城各处是一个积极备战的节奏。

  然而,1937年底至1938年上半年,安徽大片国土陷落,1938年5月14日合肥沦陷,6月12日安庆沦陷。6月13日日寇进犯桐城,当时川军驻桐,几乎毫无抵抗,奉令撤退,日军如入无人之境。日军进入桐城后,并无久占之意,只是沿安合公路直驱潜山、太湖,以图谋进攻陪都武汉。8月初,日军再次进犯桐城,洗劫数日后再次离开。(可详见姚孟振先生《桐城两次沦陷纪略》)

  日军两次攻战桐城后,都很快离开,桐城仍在国军控制中。那么为何1939年又进行拆城呢?桐城李国春先生今年5月在《合肥晚报》上发表了一篇《为防日寇,桐城拆毁古城墙?》的文章,对1939年桐城拆城的这段历史进行了考证。原来1938年下半年,安徽省战时民众总动员委员会通令各县作防御部署,拟订三条策略:1、破坏公路以断交通,2、拆毁城垣以免资敌,3、疏散人口以备空袭。可见拆毁城垣是为了防止日寇占城而资敌,这样的理由在今天看来多少有点荒谬,但抗战时国军不惜炸开黄河以阻碍日军前进是同样的逻辑。同时拆城也是为了疏散城内密集的人口,以防止日寇空袭轰炸,抗战以后,桐城城内屡遭敌机轰炸也是不争的事实。

  由于上述两点原因,桐城拆城的命令于1938年冬下达了。1939年春,桐城县拆除城垣委员会征集民夫对城墙实施拆毁。原计划是两至三个月完成,后来拆城委员会想到一个“利民又利工”的策略,允许砖材、石料等悉归拆城民夫所有。于是,全城青壮妇孺,争先拆城取料,不到一个月的功夫,拆城完毕。所以照片中看到的南薰门旁的城墙尽已拆毁、西成门破败不堪,想必正是桐城拆城进行时,这与照片上所标注的时间民国二十八年(1939)四月是相符的。

  看到桐城城垣被拆、城砖四散之惨状,桐城文人们无不为之叹惜,姚孟振先生喟叹:“前代官绅一片心血,不知流于何地矣。”方守敦先生则奋笔疾书了《撤城诗并记》,怒斥道:“桐城建成自明万历四年,为乡贤盛侍郎汝谦、吴布政一介二公所经营创造。十余年始告成,坚固壮观,巍然为皖省列城之冠,保障人民防变乱者将四百年。今以倭寇之难,当局主军事者恐寇重来据守,不易攻克,而先自撤之……视今寇据处,多无城也。庸怯无识,国先自伐,妄为如此,民奈之何?”

  桐城的城终究是因为日本人的侵略而被拆毁了,那场战争让中国人民经历了无尽的苦难,日寇的罪行罄竹难书,多少优秀的古建筑也遭受了灭顶之灾,这三张照片就是真实的写照,留给今人怀念与思考。(刘东 文/图)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广告位|合作热线|小黑屋|手机版|安庆在线网 ( 皖ICP备16017945号 公安备案编号:34081102000310

GMT+4, 2024-11-25 13:16 , Processed in 0.125000 second(s), 3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 Style Desig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