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天看景,晚上看戏”,把黄梅戏文化与黄金周旅游结合起来,着力打造“黄金周·黄梅戏”品牌,实现文旅共赢,意义深远。 满城都是黄梅飘“香”,注定是安庆这个“十一”黄金周最大的靓点和特点。文化、旅游大餐,交相辉映,好戏连台,宾朋满座。随之而来的是人流、物流、信息流,我市经贸活动必将会演奏出恢弘盛大的“交响曲”。 近年来,我市积极整合文化旅游资源,努力营造“打生态牌、念山水经、唱黄梅戏”的特色氛围,着力打造文化旅游产业高地。今年1-6月,全市共接待海内外游客1659万人次,同比增长15.9%;实现旅游总收入127亿元,同比增长18.7%。 大格局:融入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 我市不仅有高品位的山水旅游资源,且有厚重的历史文化资源。古皖文化、黄梅戏文化、禅宗文化、桐城派文化等,认知度享誉海内外。经过不懈的努力,今年我市已整体纳入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即将进入国家战略层面。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是美丽中国建设先行区、国际著名文化旅游目的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区。《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发展规划》将我市与黄山、芜湖市并列为3大区域中心城市,潜山、太湖、岳西三县成为示范区的核心区,天柱山、花亭湖连上全省“三山三湖”山水观光旅游带联动发展大格局。 今年来,我市区域合作明显加强,与黄山、九华山旅游互动,契合黄山和黄梅戏“二黄”、佛教和禅宗文化,打出了旅游生态科技“四位一体”融合互动的“组合拳”。同时,以景区收费权支持贷款的“安庆小企业旅游贷”成功落地,在全省率先试点。安庆,已成为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中的重要“一极”。 大项目:形成有行业影响力的支柱产业 今年来,我市以项目建设突破年为契机,以规划引领布局,以项目整合资源,统筹推进文化与旅游的互动发展。目前,全市旅游项目库入库项目275个,投资额达950亿元,其中在建的亿元以上旅游项目127个,5亿元以上旅游项目41个。孔城老街、天柱山入口服务区、花亭湖旅游码头、浮山、妙道山、明堂山、司空山、白马潭等一批项目加快建设。 市委书记虞爱华指出,要充分利用安庆文化旅游资源,打造人见人爱的文化旅游景点,形成有行业影响力的文化旅游支柱产业,推动安庆文化旅游业转型。 目前,五千年文博园二期精心打造的清明上河图文化园及烟雨江南水乡文化园等景点,已基本成形,清明上河图立体画卷清晰可见。《浮山风景名胜区旅游总规》已获省政府批准,一期投入5.4亿元的浮山景区建设项目,已让浮山成功步入国家4A旅游景区。孔城老街、天柱山入口服务区、花亭湖旅游码头、浮山、妙道山、明堂山、司空山、白马潭等一批在建项目进度明显加快。望江鸦滩挑花文化产业园,借国家非遗产品东风,通过公司加农户带动了“三农”发展的新路子。嬉子湖、武昌湖、黄大湖等湿地公园的建设,将科普与旅游融合,形成了自然和谐的旅游新业态。 大品牌:展示“黄梅戏乡”旅游新形象 展示“黄梅戏乡”旅游新形象,积极开展主题宣传活动、重点促销活动、旅游节庆活动,是我市今年旅游推广活动的重中之重。 今年来,我市通过联合推介、捆绑营销,围绕提升旅游形象,开展了一系列主题宣传活动。拍摄完成了大型系列风光专题片《千年古宜城·百景新安庆》,集中展示了全市14个4A级以上景区的风貌、风土和人情;制作完成了旅游画册和安庆旅游导册,并利用门户网站、旅游网站、微博和微电影等手段,推介“皖山皖水黄梅情”文化旅游新成果。坚持请进来、走出去,瞄准旅游客源市场,开展旅游促销活动。今年来,就吸引200多家景区、旅行社人士来宜进行洽谈、踩线;在2013年安徽旅游业品牌巡安庆站活动中,与台湾、香港达成游客输送协议。与此同时,城区开通了巨石山旅游公交专线;市、县挖掘特色文化资源,举办了大别山映山红旅游文化月、皖西南旅游高峰论坛、禅宗文化游等极富地方特色的文化旅游活动。随之而来的是自助游、自驾游、乡村游迅猛发展,游轮、专列、包机高端游呈现出多元发展态势。
天柱山 来源安庆新闻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