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遗忘中坚守的街边邮筒 科技昌明的时代,让驻守街头的绿色邮筒,成为一个时代的印记。连日来,记者在人民路、孝肃路、龙山路、集贤路等几条道路上,都见到了绿色的邮筒,但是在记者观察的三天里,见到市民往邮筒里投信的概率微乎其微。大多市民表示,已经很久没有写信,平时也很少注意邮筒的生存状况。 邮筒成了稀罕物 9月10日下午,60岁的沈大爷来到人民路邮政局,到柜台前买信封贴邮票,信封里装着的是寄往上海的证明材料。沈大爷细心地贴上了1.2元的邮票,胶水涂了一遍又一遍。“现在写信的人少了,要不是寄材料,一年还写不了两封”,说完将信递交给工作人员。 据沈大爷介绍:“过去随处可见的邮筒现在已变成了稀罕物,在家周边几条街道上都没找到邮筒。好不容易看见一个,还灰蒙蒙的,我也不敢往里投。也不知邮筒是否还在派用场,只好来邮局。六七十年代,邮递员骑车穿大街走小巷,每次听见清脆的铃铛就下楼取信,那时候电话还没有普及,写信是生活必修课。有急事,人们去邮政所拍电报;遇上特别紧急的事,经济充裕的情况下,有人会到邮局打电话,接线到某地再转接到某人,没说几句就挂了。哪像现在一个电话解决所有问题,还会有多少人耐心地写信贴邮票等回信!” 邮筒数量只增不减 尽管邮筒赋闲,但邮政局的对外服务却在延伸。据市邮政局收投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现在的各种信件中,以商业和公务信函为主,以挂号信件居多。这些由企事业单位大批量寄送的信函,通常选择到柜台办理业务或是上门服务。因此,即使有蛋糕可分,街边的邮筒也难分一杯羹,出现信件量上的缩水是难免的事。不过现在尽管邮筒的取信量不多,但仍有人使用。虽然东部新城和开发区那一块暂时空白,但是近些年邮筒的数量一直根据城市的发展适时添加。也有不少邮筒惨遭毒手。前不久,湖心南路的邮筒受到人为损坏‘带伤’站岗,工作人员得知后及时修理,平常我们专职人员发现情况也会及时上报;还有一部分邮筒由于道路拓宽,把原先马路边的邮筒拆除,但一直以来数量只增不减。” 邮筒的生存近况 “你知道附近哪有邮筒吗?”采访中,面对记者的询问,许多市民回答“没注意,不太清楚,你去邮局附近看看。”而在中小学学生这一受访群体中,绝大多数人对于手写信和邮筒已很陌生。华一小的马同学说,对于以前邮筒的形状没有任何印象,写信也只是作文课学过。部分市民向记者反映,不少邮筒时不时遭受“皮肉之苦”,他们担心把信件放进去收件人收不到。所以宁愿多花点钱,多走几步路去邮政局柜台寄挂号信或者快件图个安稳,更何况现在很少写信了。 9月11日,记者做了个实验。上午九点左右,记者将信件投入宜城路附近一个不起眼的邮筒,收信的目的地是在四五公里外的地点,12日下午约四时许信件抵达。邮戳上11日筒取,12日开发区投递字样清晰可见;然而11日下午2点至5点以及9月12日上午8点到11点,记者在该路段公交站牌处邮筒边守候,均未看到有人寄信。宜城路附近的环卫人员洪师傅指着身边的邮筒说,他经常在这里扫地,却很少见到有人来投递信件,倒是每天基本有邮差来开箱,可却很少见到信。 9月25日上午,记者跟随专职开箱员李凡了解邮筒的生存近况。今年42岁的李凡,从2000年开始,独自一人担起了17个邮筒的开箱取信工作。 像往常一样,每天早晨八点多,李凡骑着车,便开始了一天的工作。把城区的17个邮筒全部查看一遍,有近10公里的路程,一圈下来已经将近中午11点。下午两点多,李凡会再次骑车,进行第二遍开箱取信。“因为信件越来越少,之前是两个人的工作,现在只有我一个人了。”李凡说。“前段时间由于修路,迎江区政府和安庆宾馆附近的邮筒已经拆除。每天负责的15个邮筒,信件的总数大多只有十几封,只有在节假日,邮筒的信件才会多起来。” 邮筒成了“杂物桶” 尽管信少了,可是邮筒里奇怪的物品却多起来。25日上午10点30分,李凡打开位于集贤路附近的邮筒,发现里面存货不多,仅有1封信件。正准备收好拿走时,却发现还有户口簿、房产证复印件各一份,她无奈地笑了:“又是被办假证的骗了。邮筒钥匙只有专人有,那些办证人员怎么可能收得到资料?”遇到这种情况,只能向上级报备。 据市邮政局收投服务分局的朱主任向记者介绍:“像类似情况,频频发生。骗子利用邮局的名声,让需要办假证的人把原始资料放入指定邮筒,并打着邮局内有人的幌子骗取办假证者的信任。双方约定不见面,通过邮筒交易。然而,当需要办假证的人按指定账号打入制作费后,骗子就此消失,而被骗的市民却不知邮筒必须由专人才能打开,所以邮筒成了个人资料的收容所,经常也会遭受小广告的骚扰。” 采访中,记者探访了城区多个街头邮筒,得知邮筒里面除了少量的信件外,还出现身份证、炸串棍等物品。位于安徽理工学校附近的一个邮筒,里面除了广告单页和一个手机套,一封信也没有。开箱员李凡介绍,“现在使用邮筒的人少了,有的市民便不爱惜邮筒,把邮筒当杂物桶,什么东西都往里塞。”说到这里,她直摇头,可还是不厌其烦地将杂物清理出来。虽然一上午只收到7封信,但她每天还是风雨无阻地在路上…… 怀念等信的美好 尽管市民寄信的次数已经变少,但文具店中,总还有一排货架是属于信纸与信封的“领地”。大学毕业两年的韩女士告诉记者:“家里有好多各种图案和香气的信纸。我们上初中的时候,流行交笔友。每次收到远方寄来的信,那种感觉不是现在用一个表情符号就能代替的。虽然字迹没那么工整,可也是一段美好的回忆。科技改变生活。我们渐渐习惯以更加快捷的方式交流,只需要一个发送键,就可以表达一份情感。”虽然现在已很少写信,不过她还是喜欢不时地逛逛这些货架,“看看这些漂亮的信纸,我总能回味起过去写信的时光。回忆中写信的感觉,比现在电话、短信和网络沟通要美好很多。学生时代最开心的就是看到老师手上那一沓信,期盼能有我一封。” 不会消失的风景线 那么这些渐渐被人们淡忘的邮筒是否会“下岗”?答案是:不会。记者从市邮政局收投分局了解到:“邮筒是为有需要的市民提供方便,承担的是国家赋予的普遍服务的职能。哪怕是街头再不起眼的一个邮筒,其设立都不能马虎,要充分考虑人口密度、服务半径等诸多因素相结合,经过科学的规划,邮筒才能出现在街头站岗。对邮政局来说,不能只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了社会效益,虽然我们的邮筒每年维护开支不小,但它们确实能为有需要的市民提供方便,所以还必须让邮筒继续尽忠职守,在路边站好自己的岗。虽然现在信件很少,街边的邮筒利用率比较低。但我们的邮递员依然会按照投递点的分布,无论刮风下雨,每天保证两次开箱,确保百姓的信件能够及时投递。”对于市民们担心街边邮筒时效性问题,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街边邮筒由专职人员、段道、乡邮班分点负责。而且市局投试组、收投分局、生产班组会定期进行开箱试片检验时效性,省局也会不定期抽样检查,一旦发现问题会做出相应处罚。有时候市民还得留意自家的信报箱,定期清箱防止漏查,避免造成信件积压。” 来源安庆新闻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