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在线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956|回复: 0

晋熙街:风韵犹存的千年老街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1万

帖子

8万

积分

管理员

资深站长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86042

最佳新人活跃会员热心会员推广达人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

发表于 2015-3-17 08:46: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原标题:晋熙街:风韵犹存的千年老街

  在太湖县晋熙镇,有一条始建于南北朝时期的老街,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街道两侧建筑为清代徽派建筑,至今依然保持了传统的青砖小瓦,木制椽枋,石板路面。老街曾是太湖县最为繁华的商贸中心,现在还保留着许多传统的手工作坊。它是太湖县历史上手工业,制造业和民间工艺业的缩影。


图为晋熙老街

  这条背靠灯火阑珊的千年老街,仍然是“青砖黛瓦马头墙”。沿街两边的徽派建筑沐浴过岁月的风雨,在如今喧嚣小城风景中,更加彰显出其厚重和历史的韵味。

  探访千年老街

  晋熙老街又称西正街,当地人都叫它“河街”,其位于太湖县老城南门之西,全长600余米。据史料记载,晋熙老街始建于南北朝时期,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

  3月10日下午,记者走进这条老街,感受太湖县的淳朴民风和悠久历史。这条老街东起韦家巷,西至马路河口,全长600余米,街面宽处5—6米,窄处2—3米。如今的老街仍然留有一批保存较好的古民居、古祠堂、古街井等。置身其中,犹如走入一座浩瀚的民俗博物馆。

  这条老街,店铺与店铺间一字相连。所谓的店铺也就是作坊,即前店后坊式的制作间,出售的商品多以手工制品为主,如竹器、铁制品、计量器具、鞋帽针织等。除这些外,老街的建筑如屋檐、窗棂、天井等,都颇具特色,既有徽派建筑的古朴大气,又不乏江南水乡楼阁亭榭风格的柔美恬静。传统和现代,自然和人有机和谐地结合起来,仿佛使人置身于世外桃源。

  这里的邻里之间十分友善,热情好客,居民长寿是老街的一大特色。在老街随处可见七、八十岁的“年轻人”,这也可能是老街人豁达的一个佐证。

  这条老街与记者别处所见的老街有所不同。这条老街道路上的青石板是竖着铺设的,有的青石板有数米长。

  老街居民曹勇告诉记者,听长辈们说,从这条老街走出三名状元,只有出了状元的街道,才可以将横铺的青石板改成竖铺的,这也是当时的皇帝给予太湖县的最高荣誉。

  老街展现繁华

  民居,祠堂,街井;青砖小瓦,木制椽枋。晋熙老街,以它的古朴、粗犷,还有稍许的柔美恬静,带着一寸一寸的光影,吸引着记者,并依稀看到千年前的老街,那特别的风韵。

  在这条老街,记者看到今年75岁的吴大爷正在制作毛笔。吴大爷对太湖县的历史颇有研究,其自小就随祖辈生活在这条老街上,对这里的人情典故都能说子丑酉卯。他向记者叙述起古镇晋熙的历史,老街的风采。

  “晋熙老街是太湖‘龙山夜雨’等四大景色之一。在我国古代史籍中,太湖县之名最早见于《宋书·州郡志》:‘文帝元嘉二十五年(公元448年),以豫部蛮民立太湖、吕亭二县,属晋熙,明帝泰始二年(公元446年)复立’。”吴大爷说,当时的县名为“太湖左县”,“太湖左县”于公元四世纪四十年代设立之后,中间一度撤并,后又恢复了。齐代即改称“太湖县”,去掉了“左”字。中间一度改名“晋熙县”。武德七年(公元624年)青城并入荆阳,次年撤销荆阳,复置太湖县。

  告别吴大爷,记者在老街上继续行走,发现老街民宅一般都为连三、连五式,也就是说临街看见一间,其实走进去,却是一连三间或五间,一家人生活其中。房屋青砖、小瓦搭建,门窗户扇用不易变形的杉木制作,门窗、屋梁、鼓墙等木结构涂上桐油红漆防止蛀虫。木窗、门上都嵌有小木方格,中部刻松、鹤、鹿或福禄寿三星图案,古色古香,精细雅致。这种民宅格局具有团聚、紧密、安全、盛旺的特点。

  走在老街上,记者看到有不少手艺人的小作坊,叮当作响的铁匠铺和银匠铺,配秤的、编竹器的篾匠、弹棉花的……。一路走来,幌若走入久远的明清时代。街中,一位戴着老花镜的银匠,在制作竹烟竿儿。竹根原本寻常,经他之手就变成了工艺品。包银包铜的制作,灿亮而精美,匠人的精巧与妙手真是一绝。

  采访中记者发现,老街上有些店铺至今仍在经营着一些稀罕的老东西:灯心草、竹杓箕(一种做饭用具)等。店铺之间夹着饭铺、旅馆,为过往客商及旅游者投宿、歇脚之处。

  在这条老街,憨厚的手艺人如同老城一样朴实,他们在坚守半生的店铺内不停地忙碌,累了就歇息片刻,端起粗茶碗喝口水,偶尔与路过的熟人打声招呼。岁月静好,也就是这样。

  在老街,有些店铺还经营一些与现代有些“隔代”的老东西。譬如,农村人家要买个灯心草或者一些特色饭店要买个杓箕(一种做饭用具),都能在这里寻觅到。

  老街亟待修复

  在600米长的老街上走一走,那前店后坊式的店铺作坊内,老式理发的、配秤的、编竹器的,都让人沉迷,将记者带入那久远的年代。青壮年,打着木桶竹铁器具,叮叮当当声不绝于耳。满头银丝的老太太,戴着副老花镜,端坐在店铺大石门槛旁,精心侍弄着鞋帽。70多岁的曹老爷子,制作竹烟竿已有近50年了,一节再寻常不过的竹竿,到他手里,一番巧制、再包铜包银,顿时变得耀眼非常。老人的一招一式,都在让记者潜心感受着那种古老淳朴的街风。

  老街居民曹勇告诉记者,街道两侧建筑几经变迁,保持到现在的是青砖小瓦,木制椽枋,马头墙,石板路面的清代徽派建筑。街道东段的王氏宗祠建于清乾隆年间,已由太湖县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晋熙老街曾是我县最为繁华的商贸中心,沿街店铺的传统手工作坊是太湖县历史上手工业,制造业和民间工艺业的缩影。”

  街道两旁,摩托车依墙而立。穿梭老街之中的,是步履虽有些匆匆、却满含笑意的居民,还有背着书包一脸稚气的孩童……。这些,却又仿佛告诉记者:现代生活,是如此真实的存在。而这一切,似乎更象是晋熙老街在现代时空的混搭,却又如此和谐安定的演绎。

  老人们说,晋熙老街上最具特色之一的是茶馆。茶馆十分简陋,两张八仙桌,几条长木凳,瓦壶瓷碗、粗茶细沫,泡上来热腾腾,满口清香。坐茶馆的大都是些中老年人,或住老街,或从乡下赶来。

  花上几个小钱,凑在一起喝杯热茶,磕着瓜子,抽几口家乡产的土黄烟,哼起一曲“黄梅调子”,或唱起自编山歌,自娱自乐,别有一番风味。有的茶馆为了招揽生意,甚至专门免付茶水钱,请一些老者讲讲故事、谈谈时政,打发时间兼教育影响群众;有的老人还带着孙子、孙女一起来享受天伦之乐的,怡然自得;还有的自诩“三国”、“红楼”通,干脆以茶馆为场地卖弄一番,说者头头是道,听者津津有味。说到精彩处,有的抓耳挠腮,有的摩拳擦掌,有的怒目圆睁,有的长声喟叹,好不热闹,这也同时加深了老街的文化底蕴。在老街上,说起什么“周瑜打黄盖”、“黛玉葬花”等故事来,连三岁的小孩都能磨叽磨叽。

  晋熙老街作为花亭湖风景名胜区的一个功能分区,已成为太湖县重要的旅游资源,它厚重的历史文化日益成为太湖县的宝贵财富。走访中,记者注意到,有些古朴的房屋已被修缮一新,但也有不少破旧的房屋,等待修缮。

  据了解,太湖县政府结合旅游兴县等五大战略,正加大力度修复晋熙老街,保持和恢复原貌。太湖现代化城镇建设中古朴端庄的“徽派”建筑群,成为太湖县旅游新的亮点。

  细雨蒙蒙之中,行走于宽阔的青石板上,两侧青砖小瓦映入眼帘,一种莫名的感叹涌上记者心头,千年老街,期待能早日重现当年的繁华和荣耀。(来源安庆新闻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广告位|合作热线|小黑屋|手机版|安庆在线网 ( 皖ICP备16017945号 公安备案编号:34081102000310

GMT+4, 2024-11-22 11:44 , Processed in 0.125000 second(s), 3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 Style Desig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