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在线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983|回复: 0

安庆文化旅游总体规划 做大做强安庆旅游

[复制链接]

9886

主题

1万

帖子

8万

积分

管理员

资深站长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85006

最佳新人活跃会员热心会员推广达人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

发表于 2013-7-17 06:39: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40629amssoxbjyysswhm1.jpg 1406404zlgkm351vskpggp.jpg 1406518titbm5ixela04ex.jpg
 根据“突出重点、整合资源、适应趋势、打造品牌”的原则,安庆市文化旅游业发展采取“一核三区” 总体布局,并配以休闲养生,观光度假,商务会展,文化体验,科普考察等功能定位。突出文化特色,丰富旅游产品,打造精品线路。形成“一核龙头带动,三区有力支撑,五种文化特色交相辉映,六条精品线路四通八达,十大产品类型昼夜四季多彩丰富”的安庆文化旅游新格局。
  一核龙头带动:天柱山。充分发挥核心旅游区的引领带动作用和品牌效应。
  三区有力支撑:龙山凤水、花亭湖、沿江湿地。三个文化旅游基地为支撑,发挥其对安庆市文化旅游业的规模扩张功能,带动安庆旅游业全面发展。
  五种文化特色交相辉映:1.红色革命文化:遗址、遗迹、革命传统;2.宗教文化:怡情、修心、问道参禅;3.黄梅戏曲文化:戏剧、曲艺、黄梅之乡;4.绿色生态文化:健身、养生、乐游山水;5.人文文化:名人、名地、人杰地灵。
  六条精品线路四通八达:1.养生修心旅游线路;2.文化会展旅游线路;3.爱情之旅线路;4.红色革命旅游线路;5.文化产业旅游线路;6.原生态观光旅游线路。
  “十大产品类型昼夜四季多彩丰富”:1.养生修心游;2.健身拓展游;3.自然观光游;4.特色文化游;5.农业生态游;6.商务会展游;7.夜间旅游;8.科普科考体验游;9.淡季旅游;10.专业专题游。
  一、“一核”:天柱山旅游基地
  功能定位:健身、养生、修心
  天柱山旅游区具有景观、气候、环境、历史、人文、交通等综合优势和比较优势,有利于品牌塑造,市场开拓,吸引客源,应作为安庆旅游业发展的核心资源进行开发建设。天柱山旅游基地要走特色化、高端化、品牌化经营的路线。开拓国际、国内中高端市场,把“健身、养生、修心”的牌子打响打亮。
  定位依据:
  一是自然禀赋。作为国家5A级风景名胜区、全国文明森林公园和国家地质公园,天柱山 “雄奇灵秀”。在地质上,恰好处于神奇的北纬30度线上,有18亿年漫长的形成历史,是世界上局部面积最大、剥露最好最深的超高压变质带。在气候上,长江温湿气流与大别山冷空气的双重作用,使天柱山植被茂密,空气清新,负氧离子极丰富,对人体保健特别有益,具有游览、健身、养生所需的优良生态条件。
    二是文化底蕴。天柱山自古即为中华历史文化名山,公元前106年,天柱山即被汉武帝刘彻号封“南岳”。天柱山又名皖山,安徽省简称皖即由此而来。历代文人墨客都曾付诸笔端表达过在天柱山安家的愿望。中国道教把天柱山列为“第十四洞天、五十七福地”, 由天柱山传统道家养生传承下来的天柱养生功闻名海外。天柱山不但是道教妙境,也是禅宗祖庭,三祖寺即坐落此处。因此,此处深得道教、禅宗文化浸晕,具有养生、修心的历史传统和精神氛围。
三是交通基础。合铜黄高速北接合界高速,南融徽杭高速,天柱山位于其中部,形成南北相接、东西互动的格局,既方便了“两山一湖”(九华山、黄山、太平湖)游客北进天柱山,又利于天柱山游客南下“两山一湖”,为天柱山拓展上海、杭州等长三角市场,开拓山东、河南等北方市场,与合肥、黄山、九华山联动发展创造了条件。安庆市天柱山新机场即将建设,规划并开工新机场直达天柱山景区的快速通行道路,将大大提高天柱山的可进入性和舒适度。
  小结:发挥天柱山名胜旅游区在安庆市各级旅游景区里的龙头作用,通过项目规划和政府引导,吸引投资重点建设天柱山旅游基地,维护并发展其在安庆市旅游业中的增长极地位,供给高质量、高标准、高层次的旅游产品和服务,形成一定规模的经济效益,建设优良的发展环境以吸引人才、资本、技术,对安庆市旅游业整体发展起到示范和带动作用。将天柱山旅游基地确立为安庆旅游业增长极,使其成为安庆旅游业的突破口。
  辐区:岳西温泉养生区和“三山”森林文化旅游区
  天柱山旅游基地由一个主区天柱山名胜旅游区,和两个辐区岳西温泉养生区、三山(司空山、妙道山、大别山鹞落坪)森林文化旅游区构成。
  这两个辐区属于天柱山名胜旅游区的重要辐区,是天柱山旅游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岳西旅游资源禀赋较好,发展基础扎实,对天柱山名胜旅游区客源的延展旅游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岳西温泉养生区以汤池温泉为主进行深度开发,综合开发其温泉、养生园、响肠古镇、石关涓水湾体育运动基地等特色资源,突出养生、健身、休闲、拓展的内容。三山森林文化旅游区包括司空山中国禅宗第一山、妙道山国家森林公园和大别山鹞落坪自然保护区,涵盖禅宗祖庭、革命遗迹、森林氧吧、登山穿越等多种类型的旅游资源,应采用宗教文化与森林山水合一的开发战略,兼以适度开发红色革命文化资源。
  二、“三区”:龙山凤水旅游基地、花亭湖旅游基地、沿江湿地旅游基地
  以点带面,打造安庆旅游发展的“三驾马车”。依托4A级旅游景区巨石山(小龙山)生态文化旅游区及花亭湖旅游区,建设龙山凤水旅游基地、花亭湖旅游基地,注重山水、人文、休闲类文化旅游资源的综合开发,整体推进。充分认识安庆沿江湿地的生态价值、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重视发展潜力,摸准全球旅游热点和趋势,发展湿地生态旅游,为安庆旅游的中远期发展储备动力。
  (一)龙山凤水旅游基地
  龙山凤水旅游基地由一个主区龙山凤水文化休闲旅游区,和一个辐区桐城文化旅游区共同组成。
  功能定位:休闲度假,商务会展。
  注重发展旅游消费水平较高的“红地毯旅游”,吸引广大的商务和会议旅游市场。依托旅游资源、生态环境、区位及交通条件,成为周边主要城市“3小时观光、休闲、度假圈”的重要组成部分,打响“休闲度假、商务会展”牌。
  主区:龙山凤水文化休闲旅游区
定位依据:
  一是自然禀赋。“凤水环金带,龙山列玉屏”。龙山凤水风景区素以奇峰、怪石、幽洞、秀水、玉兰闻名于世,被称为“五绝”。龙山凤水文化休闲旅游区以龙山凤水景区、五横项目区、沿江观光带为基础,带动菱湖风景区七仙女湖、安庆市区各项旅游资源的综合发展。
  二是文化底蕴。龙山凤水,人杰地灵,拥有丰富的人文胜迹可供怀古寻踪。古有“五里三进士,隔河两状元”的美誉;近代曾出现过杰出书法篆刻家邓石如令世人瞩目;现代又因出了两弹元勋邓稼先、黄梅戏艺术表演家严凤英而闻名遐迩,区内有洋务运动的发端地,新文化运动的重要纪念地,具有深厚的历史人文积淀。
  三是交通基础。新(安)杨(桥)公路横贯龙山凤水景区,206国道、318国道、328省道、沪蓉高速、合安高速、沿江高速、京九铁路从旁经过,合肥机场、安庆机场、即将兴建的天柱山机场和长江码头均在咫尺之遥。位处黄山、太平湖、九华山、天柱山、庐山著名黄金旅游线路的重要节点之一,已被列为省级风景名胜区。对于吸引文化休闲商务会展游客具有显著的区位优势。
  辐区:桐城文化旅游区
    桐城文化旅游区侧重于打造“文都”形象,发展桐城文化、古城怀旧、教育修学、休闲观光等旅游主题。重点开发桐城文庙、六尺巷、孔城老街、嬉子湖等旅游资源。在地理位置上,桐城有利于吸引安庆市、“两山一湖”旅游区和周边合肥、南京、武汉、南昌、九江、景德镇等省会城市和旅游城市的客源,具有发展中转旅游和过境旅游市场的潜力。
  (二)花亭湖旅游基地
  花亭湖旅游基地由一个主区花亭湖风景区和一个辐区太湖五千年文化主题园区组成。
  功能定位:生态休闲、人文体验。
  通过整合发展,增强针对性,提升功能性,满足不同客源需求,突出生态休闲、人文体验,形成较强吸引力,打造周边旅游市场内知名的休闲度假旅游基地。
  主区:花亭湖风景区
  定位依据:
一是自然禀赋。花亭湖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4A级旅游区、国家水利风景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位于大别山南麓、长江北岸,自然景观清新绚丽,湖光山色独具特色。其农副产品丰富,拥有国家认证的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旅游产品多样,温泉尤为著名。汤湾温泉世称“吴楚第一泉”,“温泉润凝脂,浴汤赛华清”,水质纯正,清澈透明,常年水温47.2℃,日出水量1200吨,含有10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可饮可浴可医,美容保健作用明显,对皮肤病、高血压、糖尿病有很好疗效,温泉山庄、度假村是不可多得的休闲疗养胜地。
  二是文化底蕴。花亭湖旅游区所在地太湖县是“文化之邦”、“状元之乡”、“名人故里”。南朝宋武帝时(公元420年)建县,迄今已有1590年。二祖慧可大师于公元561年来此弘扬佛法,逐渐演绎出中国的禅宗和禅宗文化。历史上众多文人名流在此留下踪迹或诗章。这里是一块红色的土地,高干会议旧址、北中区苏维埃政府旧址和大石岭农民暴动纪念碑已被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爱党爱国教育基地。

三是交通基础。花亭湖风景区在天柱山西28公里,处在长江中下游和皖南旅游热线上,沪蓉高速、105国道、合九铁路三大动脉紧依景区而过,从九华山、庐山、黄山以及南昌、武汉、合肥到景区仅2-3小时,从上海、南京到景区不足半天行程,距安庆、九江机场和安庆、九江长江大桥、码头及京九铁路仅80余公里,合肥—南昌、福州、深圳旅客列车在太湖县停靠。景区内部水陆四通八达,具备良好的外部可达性和内部通畅性。
  辐区:太湖五千年文化主题园区
    建设以五千年文博园、农博园为核心的文化主题辐区,发展现代文化产业及文化产品。弘扬中华五千年历史、文化和艺术风貌,注重凸现知识性、观赏性、体验性和创新性。重点建设皖江文化长廊、千人表演艺术馆、五千年文化长廊、文化安庆景区等十大文化旅游景区。贯彻保护、传承、发展中国民间文化艺术的理念,建设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五千年农博园主要构建华夏农耕文化艺术馆、农耕文化体验园等景区,充分体现农业文化在现代社会中功能。通过该文化主题园区的建设,促进安庆文化产业及文化产品的发展,构建和谐繁荣的文化生态。
  (三)沿江湿地旅游基地
  沿江湿地旅游基地由一个主区沿江湿地旅游区,以及一个辐区武昌湖旅游区构成。
  功能定位:原生态观光、科普科考体验。
  按照“生态优先、最小干预、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实施沿江湿地生态科普基地规划和生态旅游规划,打造一个以鸟类为特色,集科普教育、生态观光、生态休闲于一体的生态科普旅游基地,中长期打造全国知名的长江中下游湿地公园。
  主区:沿江湿地旅游区
  定位依据:
  一是自然禀赋。安庆沿江湿地囊括了安庆市的众多重要湖泊:大官湖、龙感湖、黄湖、泊湖、菜籽湖、武昌湖,跨宿松、望江、太湖、怀宁、枞阳、安庆城郊,南临长江,北依大别山,构成了长江中下游交界处巨大的湿地保护区群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生态系统有湿地植物152种,占全省湿地植物种数的76.5%。脊椎动物349种,占全省脊椎动物种数的50.7%。计有水鸟54种138066只,约占安徽全省水鸟查出总数的80%。安庆市沿江湿地是长江中下游最重要的候鸟越冬地之一。
  二是内在价值。湿地具有生态学、环境学、生物学、地学、水文学、气候学,以及湿地自身和鸟类等方面的科学研究价值,具有影响和改变人们生活方式和文化习俗的功能;具有能给人视觉上的美感,陶冶情操,净化心灵,提高人们文化修养和道德修养的美学价值;具有可以提供学习自然科学知识场所的教育价值。
  三是现有基础。安庆沿江湿地目前注重湿地保护,开发利用较少。事实上,适度的开发利用有利于湿地保护,尤其是生态旅游业的发展,可以促进沿江湿地周边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转变,减少对湿地的污染和破坏,促进绿色生态人居环境的建设,自然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同步推进。安庆沿江湿地的丰富资源有望成长为带动安庆生态旅游发展的新兴增长点。
    安庆沿江湿地在建设过程中应以项目带动为主,政府投资与商业投资相结合,充分发挥市场资源配置的作用,在“十二五”的中期和远期逐步建设观鸟基地、摄影基地、湿地科普旅游基地、木屋别墅度假区、湿地泥上运动基地等,开发利用湿地的特色优势,培育成为安庆市文化旅游业的新兴增长点。
  辐区:武昌湖旅游区
    武昌湖旅游区以湖光旖旎,水产丰富而出名,水景和水生动植物资源多种多样。有候鸟60多种,保护动物近20种,水产品多达90种。应充分利用水面和湿地资源,开发湿地观光、科考、水上娱乐、垂钓、水产养殖参观、生态农业观光等,与沿江湿地旅游区共同构成沿江湿地旅游基地。
    在开发建设“一核三区”旅游景区的过程中,一是要注重“一核三区”对周边旅游资源的带动作用,安庆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除“一核三区”的精品旅游基地之外,还有一部分因品级不高、发展基础较薄弱、承载力有限、市场吸引力不足等原因,未能成为主要发展着力点的旅游资源。对于这部分资源,要通过“一核三区”的发展影响力,带动、引导、辐射其发展。二是要突出“一核三区”各自的主要文化内涵,如道教禅宗文化、红色革命文化、戏剧曲艺文化、原生态文化等人文历史文化,构建相对集中的文化组团,文化与山水相映成趣,塑造安庆历史文化名城的主体形象。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广告位|合作热线|小黑屋|手机版|安庆在线网 ( 皖ICP备16017945号 公安备案编号:34081102000310

GMT+4, 2024-6-26 06:50 , Processed in 0.125000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 Style Desig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