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胜利,新洲乡康宁村人。 1976 年,22岁的殷胜利入赘陈玉兰家与陈玉兰结为夫妻。不久,他们的第一个孩子呱呱落地,小两口憧憬着日后的生活。可是,殷胜利多舛的命运就此开始。同年,殷胜利的岳母吴秀珍因为受到惊吓而患病,生活不能自理,见人就骂。殷胜利并没有因为她不是自己的亲生母亲而嫌弃,他和妻子共同挑起了照顾老人的重担。也不记得有多少次,殷胜利为了阻止老人捡地上的脏东西吃而被老人骂,被老人轰赶,虽然有一肚子的委屈,但看着贤惠的妻子和可爱的孩子,他觉得受这点委屈算不了什么。 1982年,陈玉兰的父亲又被医院确诊为喉癌晚期,此时的殷胜利已是两个孩子的父亲,每年靠打工挣的钱只能维持这个家的基本开销,根本没有什么结余的钱给老人看病,可殷胜利毅然决然的独自带着岳父去市里的大医院治病,老人最终还是走了,虽然看病治疗的费用使本就拮据的殷胜利雪上加霜,但他无悔于敬老的那颗尽孝之心。 命运弄人,1999年,在他们最小的孩子只有9岁的时候,不幸再次降临。殷胜利的妻子被诊断出患有内风湿关节炎,全身关节出现不同程度的肿胀,手指近端指关节严重变形,直至卧床不起。为了早点给妻子治病,当时连2000元都拿不出的殷胜利,放下一个男人的自尊到处为妻子筹钱治病,即使遭到各种白眼。望着被病痛折磨的妻子,殷胜利心里难受极了,他到处打听哪里有专家,哪家医院治疗这个病最好,哪怕有一丝希望。2007年8月,殷胜利从朋友那里听说南京有家医院能够彻底根治这个病,当时的殷胜利兴奋的像个孩子跑回家将这个消息告诉了妻子,妻子看着鬓角已出现几根白发的丈夫,顿时就哭了。在去南京的路上,妻子的腿撑不住劲,殷胜利就用双手抱着妻子上车、下车。等来到南京车站,殷胜利看着这个陌生的城市,陌生的道路,陌生的面孔,还有怀里憔悴的妻子,他告诉自己要坚强,不能在妻子面前落泪,殷胜利抱着妻子继续赶路。一转眼,15年过去了,大大小小的医院跑了十几家,足迹遍布上海、南京、合肥、芜湖等地,可是妻子的病终究不见好转。每天要靠大把大把的药物维持着生命。去年下半年,84岁的老岳母又突然瘫痪在床,就连吃饭也需要人喂,还要经常给她翻身擦背才能保证老人不长褥疮。妻子看在眼中,愧在心里,好几次都劝丈夫不要管她们了,殷胜利总是微笑着对妻子说“不是她们离不开他,是他离不开她们了”。 “你不知道,我现在还好点,偶尔能下地,以前都是整天躺在床上起不来,他不仅要照顾我,还要照顾我的老母亲,老母亲也瘫痪在床,还有神经问题,整天谩骂。”陈玉兰和我们拉起家常,说到过往,一直都是笑盈盈的,没有抱怨,没有伤心,有的一直是那幸福的笑容。“我以前挑一担菜到安庆卖,下轮渡,不歇脚能一口气挑到康熙河,可以卖三十块钱呢”。 说到病情,陈玉兰让我们看她的右手,只见那五个手指紧紧地挤在一起,向下垂着;她脱下她的鞋子,我们看见那脚趾也是扭曲在一起。“每动一下,就会听见身上关节咔嚓咔嚓的声音。”陈玉兰就像在说一个故事。 其实陈玉兰并不知道每年医药费用有多少,在去往渡口的路上,殷胜利说现在病情好点了,每年大概要四、五千元,情况不好的话,需要治疗就要一万多,不和妻子说主要是怕她担心钱的问题,毕竟我从事的摆渡工作收入甚微。 从青丝到华发,苦难一直如影随形。令人欣慰的是,在苦难中长大的孩子,都特别的懂事。现在,殷胜利的两个大女儿已成家,小女儿在外打工,补贴家用,最小的儿子也于去年大学毕业,现在英国读研。每次与孩子们通电话,是老两口最幸福的时刻。 已到花甲之年的殷胜利仍然没有松一口气,他不想给孩子承受太多的包袱,只要能动一天他就坚持靠自己的劳动来支撑起这个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