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连日走访发现,我市老字号企业如“余良卿”、“麦陇香”、“柏兆记”、“胡玉美”,受传统工艺制约、税赋高等诸多因素困扰,发展陷入瓶颈。 场地不足限制发展 作为一家专业生产、销售清真名细糕点的“中华老字号”企业,安庆市柏兆记工贸公司事业发展部总监杨丹林告诉记者,该公司现有的6000平方米的厂房是2006年设置的,如今已经处在了饱和生产状况,远远不能满足现有的市场销售需求。由于厂区位于城中区,大型运输车辆不能进入,货物的正常进出也受到影响。3年前企业一年的含税销售收入就达到3800多万元,受场地规模的限制,销售收入一直停滞不前。 同样,目前仍旧属于国有资产的安庆麦隆香食品厂厂房建造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现有厂房已远远达不到现代化食品的生产要求。为扩大生产,企业正准备把生产场地迁移。市胡玉美酿造食品公司为加快发展步伐,则提出了两种发展思路,一是“退城进园”,二是结合当前的实际情况,就地转型升级改造,计划升级为观光型工厂。 和另外三家老字号企业相比,安徽安科余良卿药业公司发展渐入佳境。“公司现正计划在现有土地上对建筑物进行局部改扩建。”公司行政部经理林莉告诉记者。 工艺老化抵税困难 除了生产厂房规模不足带来的制约因素,产品工艺老化,企业税赋高等因素也制约着老字号企业发展。 安庆麦陇香食品厂负责人黄志才告诉记者,厂内现有的10多名糕点师傅,都在50岁上下。作为老字号企业有自己独特的配方和手工技艺,师徒传承的方式也限制了企业发展。 而作为从事农副产品深加工的柏兆记公司,农副产品进项税为13%,销项税为17%,企业本来只需承担4%的税赋。但安庆地区销售农副产品商家大多规模小,还有一部分农副产品是直接从农户家中收购,没有增值税发票,造成了13%的进项税零税率抵扣的现象,影响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再度振兴路在何方 在商务部认定的两批“中华老字号”中,全省共25家,我市占四家,与合肥并列全省第二。老字号企业如何焕发生机,令人深思。“老字号传承到今天,是一个地区的重要标志。某种意义上说,老字号具有不可复制性、不可再生性,有它的品牌价值和独特的地域文化。”市商务局副局长汪传华说,老字号企业传统工艺较为老化,赢利少,在全国都属于普遍现象。 有的老字号企业特别是食品企业,由于是手工制作,不可能与其他可技术化生产的食品企业相抗衡,只能赚取微薄收益。目前国家提倡老字号企业在保留原有配方和特色工艺的基础上,技术化生产,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汪传华建议,老字号企业可响应国家号召,一边手工制作,一边技术化生产。 同时,安庆可围绕四牌楼,连接大南门,把安庆的地方文化和民族文化结合起来,打造特色商业街,由政府给予政策扶持。商业街上,可设置老字号企业商店、土特产经营商店、手工作坊、画坊等,贯通大南门街,销售回民商品,形成多文化交融的经营格局。 汪传华认为,老字号企业是宣传安庆的一个平台,应从政策上支持企业建立原材料生产基地、产品加工基地、人才培养,以及发展电子商务,给予老字号企业在相关方面的政策扶持。 为解决我市老字号企业发展面临着工艺失传、发展空间有限、人才流失严重、体制机制不顺、产品创新不足等问题,我市计划统筹安排标准化厂房,让中华老字号食品企业退城进园,统一搬迁、入驻,并减免一定期限的租金,建设安庆老字号产业园。支持老字号企业开发新产品,开拓市场,支持有条件的老字号进军外地市场,不断扩大市场竞争力。目前,市规划局、市商务局等相关部门就打造安庆老字号特色街区的相关问题正在进行谋划。期望老字号焕发新的青春,借助老字号的无形资产,带动商贸旅游经济发展。 来源安庆新闻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