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秀小孩 发表于 2014-2-10 05:25:54

这个年,公务员们过的还好吗?

这个春节,有关公务员“年节之变”的讨论超越了索然无味的春晚,成为了大江南北饭桌上最热门的话题。作为公务员者,“抱怨”自己失去了往年公务员过年,一年不如一年?

  公务接待少了、甚至干脆没了;单位发年货也不用攀比了;公款吃喝也收敛了……媒体报道可能只是聚焦了个别地区的一些现象,而从更开阔的视野看,这些现象无疑有着很大的普遍性。

  

  2014年的这个春节,绝大多数的公务员只能“两手空空”的度过。

  往年令人傲娇的福利,今年却“连根葱都没有”

  往年每到春节,恰恰是公务员们最为“忙碌”的时候,单位大大小小的各种福利,足够一家人吃上、用上一阵子的。公务员们和亲友、同学相聚,也总要晒一晒各自单位发的福利互相调侃。2012年的春节前,一名上海网友在微博上晒出了自己老公年终发放的各种提货券、食品券,并大赞作为公务员的老公给力,引发了网络热议。

  可是这些在2014年的春节却变成了“过去式”。随着2013年超过半年时间对公务人员作风的整治,2014年的这个春节,绝大多数的公务员只能“两手空空”的度过。2013年春节,大连的一位公务员因为单位发得福利太多,曾买了辆车把东西运回家,而到了今年春节,这辆车成了摆设。不只是公务员,很多公职人员包括国有企业职工也是如此,正如河南一位教师抱怨的“今年学校连一根葱都没发!”

  公款吃喝受限,不少公务员多年来首次在家过年

  除了发到手的福利没有了,以往可以借助公款吃喝饱一下“口腹之欲”的机会也机会禁绝。根据媒体报道,今年海南三亚的公务接待明显较少,连安排车辆接送都不需要了,司机春节都放假了。而一家单位驻三亚的负责人说,今年春节期间没了公务接待,一身轻松,多年来也首次有时间在春节期间自己走亲访友了。

  除此之外,各大城市的高档酒楼、会所也继如之前半年一样的冷清,很少有公务员敢在这个时间“顶风作案”。在一家河南省属国有企业当领导的老陈说:纪委的人过节也暗访,豪华酒店、棋牌室等地方是重点。公款消费开发票,说不定身边就有人盯着呢。谁敢?

  普通公务员没“油水”,实权领导还得“意思”

  普通公务员的“油水”没了,并不意味着所有的公务员都如想象般“清廉”,很多实权领导还得“意思”一下,而这个“意思”又分为两种。首先,是公务员体系外的人需要“巴结权力”,如长沙一高档楼盘办公室工作人员所说,“我们搞地产开发,与政府部门的关系非常重要,你平时如果不打点好,随便哪个环节卡你1个月,你都要吃不了兜着走。”

  而另一种,则是公务员权力体系中长期以来形成的运行逻辑。由于政策上的高压,今年过年吃喝送礼确实少了很多,但是已经形成的关系链、圈子在公务员的生活中非常重要,甚至决定了一个人的升迁。对于普通公务员来说,自己非但失去了之前的“福利”,而对于领导的“意思”还不能停,这种多年来形成的“人情世故”,恐怕不是一两年改得过来的。

  对于这种改变,仍然不能盲目乐观

  春节福利、送礼、吃喝风确实有很大的收敛,普通民众也普遍拍手称快,不过对于公务员来说,这应该只是割肉的开始。

  这些改变,并不能动摇社会对公务员的趋之若鹜

  公务员“福利”的大幅度缩减以及“生存环境”的恶化,并没有改变社会对公务员的普遍看法,趋之若鹜的心态仍然存在。即使在公务员频繁“抱怨”的2014年,公务员国考参考人数又破了纪录,111.7万人。这还只是国家公务员参考人数,除此之外还有地方公务员考试、地方事业单位考试等等,据媒体统计,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组织的公务员招考,2013年有464万人报名参加。

  据媒体报道,在中国,76.4%的大学生愿意报考公务员;在美国,3%的大学生愿意报考公务员;在法国是5.3%,而新加坡只有2%;在日本,公务员排在就业榜单第53位;在英国,公务员甚至进入了20大厌恶职业榜。在中国社会传统意识里,公职人员即意味着优厚的福利、较好的口碑、较高的社会地位,简直是闪着土豪金光芒的“铁饭碗”。现在即使失去了高福利,但是其“稳定”仍是秒杀其它的不二法门。

  而且在很多方面,公务员仍享受着巨大的“福利”

  其实说公务员的“高福利”就这样被拿走也并不准确,因为拿走的其实只是在春节这个关口大家都能看得到的东西。很多其它大家看不到甚至看得到并抱怨许久的不合理“福利”并没有被切下来。例如说,公务员,买房有补贴、看病有报销、单位有近乎到免费的食堂、退休有较高的养老金、就连死亡抚恤金也是其他单位的好几倍。

  而说到养老金,就是公务员至今仍在享受的巨大不合理“福利”之一。养老双轨制的存在,使得大量的企业员工在辛辛苦苦的缴纳养老保险几十年后,只能换取微薄的养老金;公务员则在一分钱不掏的环境里,有着几倍于普通人的养老金。即使有官方媒体拉来国外的数字和例子为公务员养老金较高背书,但这仍然不是公务员不缴养老保险的理由。

  什么都没发,这个年不也过来了

  公职人员对过节不发东西多抱怨,正因为他们吃馋了和收惯了。这个年,什么都没发,不也这样平平安安的过来了嘛。

  这只是一种常态的回归,重拾尊严的努力

  不必讳言,作为一个社会群体,责在管理公共事务的公务员,往往被抱以较高的社会期待,但现实中的一些乱象,比如,滥用公共资源、习惯权力分肥、沉溺奢靡享乐等,则容易与这种期待形成较大的形象落差。这些现实中可能存在的情形,以及公众长久以来据此形成的印象,都使得这一群体饱受诟病。公务员春节期间发生的这许多变化,与其说是一种常态的回归,不如说是在重新找回尊严的积极努力。

  事实上,一段时间以来,公务员这一群体的变化并不仅仅止于春节。自从中央公布八项规定以来,特别是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后,各地各部门在改进作风方面均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这也是一直以来公务员纷纷吐槽“不容易”的深层原因。反过来讲,若是动了真格的,其实也没有什么,一点年货,不发不也过年了?习惯了就正常了。

  但对于这种“自我改革”不能过于乐观

  近几十年来,中国行政改革一直都是关起门自改自革,一般先由高层领导设定目标,智囊机构设计方案,再由各级部门层层实施,最后宣传单位报道战果。目标不能说不高远,贯彻不能说不努力,账面成果不能说不多,但行政体制依旧,人们感受到的行政体制和社会需求之间的脱节依旧。

  这一次对于公务员体系的治理与改革虽然现在普遍受到好评,但是仍然没能改变多年来中国行政改革的一个最大问题——公共性缺位。不仅是公开性、透明度和公众参与不够,而且整个行政职能和结构都基本上是行政自我决定的。如果对于公务员的操守和行为,法律约束不能落实,外界监督不够到位,公开性和公众参与不足,那么这种改革随时可能终止,甚至“一夜回到解放前”。

  让公务员重归一份工作,需要权力运行逻辑的改变

  在中国社会中,公务员确实被附加了太多的意义。很多人都在不断地强调,让公务员回归成一份普通的工作,也许这种“年节之变”只是回归的开始,并不是回归的根本。可以看到的是,这种变革完全是在外界政策的高压下做出的,整个权力的运行逻辑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普通民众求办事还是得送礼,公务员体系中逢年过节也少不了“意思”。

  所以,如果权力受到的制约还是有限,而且权力运行还是在密室里,那么公务员的“年节之变”也就只能停留在“年节之变”了。对于公务员体系之外的人来说,只有“简政放权”,压缩官员的权力空间,才可能减少办事送礼的可能;而对于公务员体系内的人来说,明确选拔规则,并接受公众及法律监督,过年也才能不“意思”。改变了权力的运行逻辑,公务员就真正的回归了一份普通工作,到那时,即使还是不发东西,想必每个公务员都能过个安生年吧。

  改革难,自我改革更难。超然面对自身利益,并有效的建立起规则和制度,恐怕才是推进改革的关键。
来源华声论坛

盛世天源 发表于 2014-2-10 15:24:46

心安则理得!路过

宜秀小孩 发表于 2014-2-11 05:20:48

盛世天源 发表于 2014-2-10 11:24
心安则理得!路过

:lol:victory: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这个年,公务员们过的还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