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发科的“雅贪”到底有多“雅”
倪发科的“雅贪”到底有多“雅”作者:吴若愚
央视新闻1+1节目对“中纪委监察部网站发布安徽原副省长倪发科违纪违法案件剖析。”进行解读。主持人白岩松在与北京大学管理学院教授李成言的对话中,将倪发科的贪腐形式称之为“雅贪”。主持人何以把“雅贪”一词赋予倪发科呢?据报道称,倪发科痴迷玉石,疯狂索贿,受贿总额中竟然近八成是玉石。据称,倪发科生活中是玉不离手,看书或看电视时手中都在玩玉,他常常约人在一起赏玉、斗玉,公开展示自己的爱好。
一块玉上万、几十万,作为一个副省长,倪发科真的有那么一种雅兴去玩赏玉石艺术?真的为了玩玉而倾其所有?即使有那么一点雅兴,要想买如此昂贵的玉石,也不是倪发科这个公务员能够承受得了的。所谓“雅”,不过是披在贪腐躯体上的一件好看的外衣,贪,才是其实质和内涵。
据报道,倪发科多次让商人吉力昌和玉石专家一起去新疆买玉,吉力昌心领神会,联系专家一起飞往乌鲁木齐,有一次买回了20多块籽料,花费约一百万元,这些倪发科都全部收下。还有一次倪发科从中一下子挑选了总价达350万元的玉石。而吉力昌作为外地在安徽的生意人,为了得到倪发科的照顾,便时时地投其所好,满足其要求,为自己换来好处。
倪发科不但玩玉这种看似“高雅”的玩意,而且也同样混迹在麻将桌上,那些有求于他的人,借打麻将之机向其行贿,故意让其“和牌”,把钱输给他,这样便显得他的手气不错,赢钱成了他理直气壮收受贿赂的方式。倪发科既玩玉石,又打麻将,真是娱乐贪腐两不误,可谓是雅俗共赏。但是,谁都知道,他的种种行为,无外乎就是满足自己的贪欲,所谓的雅或俗的玩法,不过是贪腐实质的一种表现形式。
就如倪发科和商人吉力昌去新疆所卖的“籽料”,对于一般人来说是无所适从的。倪发科又不是什么科班出身,显然也不知其所以然。但是,为了贪,也要装成一个行家。据著名古玩收藏家马未都先生称,玉的真正价值在于其玉雕工艺的精湛,而籽料不过是不曾雕饰过的原始状态,在乾隆年间,其价值跟雕刻出的成品价值判若云泥。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一块籽料手把件十块八块就能买到。到了21世纪,籽料价格一天一个价,终于有一天,籽料价格高过玉雕件,连乾隆工也抵挡不住这一趋势。这不是一个正常现象,应该是如倪发科这样的贪官收受玉石籽料才导致的。
实际上,在今天看来极为普通的花卉君子兰,在20多年前就曾炒到几十万元一盆,原因就是那时贪官们也是以收受君子兰为“雅贪”,行贿者四处搜罗君子兰用于行贿,使得这种极其普通的花卉一盆难求,身价成百上千倍增。实际上,贪官们并没有几个懂得艺术的,一个懂艺术的人绝不会将心思用在贪腐上,反之,一个贪得无厌的人,又能有什么雅兴呢?
所以,从曾经的天价君子兰到今天的天价玉石籽料现象,说明贪腐的需求往往影响着市场价格的导向。而这种需求并非是正常的市场供求,而是所谓的“雅贪”们在扰乱正常的市场秩序。因此,要维护市场经济健康正常发展,反贪也是其中的重要环节。反贪机构应该善于发现装模作样的贪官,将他们绳之以法,把“雅贪者”打回原形。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