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秀小孩 发表于 2014-1-2 10:58:04

名人故居,如何长居久安?

 城市化进程加快,人口急速膨胀,是“拆”还是“保”?名人故居对一座城市意味着什么?究竟如何“保”才有现实可行性?透过名人故居的当代命运,我们又看到文化遗存保护的哪些局限性和迫切性?  一系列现实问题摆在安庆这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面前。
  “救救遗产”“抢救名人故居”“莫让遗产在我们的手中断代”,近年来,这类声音越来越大。历史观念问题、实践法规问题、市场条件下管护机制问题等等,如何解决?
  在此将有关问题拿出来探讨,冀望能够交流信息,谋取共识,让名人故居能够“长居久安”。———编者
  生活在安庆的外地人,或许听过热情的“老安庆”细数安庆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或许也曾参观过赵朴初故居、马大用探花第。当你某一天,从林立的高楼夹缝中挤进城市的角落,独自穿梭在小巷的深处,赫然发现一幢不起眼的建筑上悬挂着一幅名人故居的牌匾,久而久之,才会真正意识到这是一个名人故居资源丰富的城市。
  安庆市博物馆考古研究员、前任馆长胡寄樵老人,曾多次为名人故居的保护奔走呼号。寒冬的早晨,一张长桌前,记者与胡老面对面坐着,胡老指着《世界遗产·中国》书籍中一张云南大石桥照片跟记者说:“在这本书还没出来之前,我就了解到安庆的马石条十分重要,告诉他们不要轻易改造,我们的马石条比云南那个更好。这本书出来了,安庆的马石条却不在了。名人故居也是一样,很多都在建设中拆除了,很可惜。”
  令人纠结的现状  流水带走了光阴的故事,带走了无数人,却留下无限的记忆
  很多名人及其故居,越来越不被年轻的安庆人所熟知。走上大街,随便找一个操着标准“安庆腔”的人问问赵朴初故居在哪里,他们大多能指个大概方向;但如果要问光明甫故居旧址在哪里,即使是近在咫尺,他们也答不上来,甚至会反问“光明甫是谁?”
  经文物部门统计,我市登记在册的名人故居共有32处,其中明代1处、清代22处、民国9处;从名人类型分布来看,政界人物故居13处、艺苑名流故居6处、科技菁华故居1处、革命英烈故居4处。不仅如此,我市名人故居的保护级别也相当高,其中国保1处、省保8处、市县保14处。
  胡寄樵告诉记者,我市目前得到修复的仅有赵朴初故居、马大用探花第、邓石如故居以及严凤英故居等;而光明甫故居、房秩伍故居、张恨水故居则是开发商以“拆一还一”的做法用新房代替。亟待修复的故居包括陈独秀故居(道院道士住房)以及英王府等;被拆毁的名人故居多达7、8处,包括孝子坊王步文故居、建设路徐锡麟公馆等。
  记者试图找到英王府,在倒扒狮街附近,一个摆摊售卖农贸产品的妇女指着菜场的深处说:“就是新房子旁边的那个破房子。”逼仄的巷子,两边都摆着卖菜的摊点,买菜的市民熙熙攘攘。在一栋新式居民楼旁,记者找到了英王府,摇摇欲坠的两扇门大开着;走进英王府,没有华丽的雕花门窗,也无精美的飞檐装饰,有的只是随处可见的杂物堆、晾衣杆上的衣物以及咸鱼咸肉等腊味,这里还租住着十多户人家,很多门都紧锁着。顺着咔咔作响的楼梯上到一个三楼阳台,俯视英王府发现很多屋顶瓦片已经破碎,有些屋梁已经断裂下沉。
  而开发商“拆一还一”的名人故居也不好找。光明甫,著名爱国民主人士,中国同盟会会员,桐城人。根据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安庆市区不可移动文物名录上显示的地址,光明甫故居旧址在宣家花园街。然而当记者来到这里,遍寻整条街也无人知道旧址在何处。一个卖春卷的老板摆摆手:“问问老年人吧,我们年轻一辈儿不知道。”当记者转到这个店面的后面,一个烧茶水炉的中年人指着一块用白纸糊起来的牌子告诉记者,这就是光明甫故居旧址。那个卖春卷的老板或许到现在还不清楚,他的店面用的就是光明甫故居的前厅。
  是“保”还是“留”?  在保护和商业化经营之间,“名人故居”仍然遭遇无法避免的尴尬
  “走近名人故居,每每都能感受到那里演绎的历史风云。这是不可多得的历史遗迹,它反映了历代的社会形态和历史变迁。无论从历史学、社会学、建筑学乃至美学或城市发展史来看,名人故居都具有活标本和研究价值。”胡寄樵深有感触地说。
  我市在名人故居方面保护较好的例子并不是没有。清代书法家邓石如的故居,著名物理学家邓稼先的故居经过修缮之后,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然而,在保护和商业化经营之间,“名人故居”仍然遭遇无法避免的尴尬。
  近圣街与北正街交叉口巷子里的张恨水故居,是典型的“拆一还一”故居,老房子已经不存在了,只在新建的商品房底层开辟了一个单独的房间,挂上一块牌子:张恨水故居旧址。胡寄樵认为,这种“拆一还一”方式并不是文物保护。
  张恨水故居旧址大门上红色的油漆经过日晒雨淋已经变成暗红色,最底层的台阶也彻底破碎。据周围居民介绍,故居大门从未打开过,仔细观察发现,这个暗黄色的建筑面上,有着一块块极不协调的白色石灰印迹,“那是牛皮癣,文明创建时过来刷掉的。”周边一位商户告诉记者。新房子似乎对游客毫无吸引力,从上世纪九十年代至今,这里鲜少有游客光顾。
  在市地方志办公室主任叶永新看来,名人故居代表了该名人所处时代的历史缩影与文明标志,是文化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市名人故居之所以保护艰难,甚至将其看做是城市化进程的负担,究其根本是还未实现各种资源间的整合,没有将名人故居与周边的自然景观、名胜古迹联系整合起来。
  对于保护之难,胡寄樵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原因,“这与保护意识不强、缺乏系统的管理机制、城市规划存在某些冲突、修缮经费得不到有效保证以及宣传工作没有及时跟上都有关系。”一些尚未得到资金修缮的名人故居,从外观上看确实破败不堪,再加上对于民众的宣传力度不够,大部分安庆人对于很多名人已经逐渐陌生,自然认为名人故居是毫无价值的“破房子”。
  谁来保护?钱从何而来?  在现代建筑的挤压之下,它们默默地矗立在那里,需要我们做的已经很紧急了
  在现代建筑的挤压之下,名人故居默默地矗立在那里,需要我们做的已经很紧急了。我们的保护思路、规划方案和管理机制需要有一个转变。
  叶永新建议,将一个个点状分布的名人故居,连缀在一起成为名人故居景区,打造“人民路—倒扒狮—大南门”历史文化保护区,重点修复以陈独秀父子、英王府、探花第、曾国藩、陈撄宁等为代表的名人故居、旧居。
  仅仅依靠政府保护的模式也引起人们的思考。有专家指出,应该创新名人故居的管护机制,按照“谁使用、谁管理、谁维护”和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原则,引入租赁、合作、拍卖经营权等市场化行为。建立名人故居管理机构政策激励机制,在实行免费参观的基础上,鼓励名人故居管理机构自行开拓市场。强化市场运作,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管护机制多样化或许是解决名人故居保护过程中资金不足的突破口。
  合理规划是最重要的一环。有市政协委员建议,要尽快制定我市名人故居保护开发规划,并纳入我市文化强市战略的整体规划。在整体保护开发规划的基础上,做好单个名人故居的子规划或详规,严肃规划的法律效力,保证名人故居保护真正得到落实。
  http://www.aqnews.com.cn/AanqingNews/UploadFiles_2330/201401/2014010208554287.jpg 上图为英王府 徐火炬拍摄

小城大事 发表于 2014-1-2 11:46:01

保护很重要。不是再生的

宜秀小孩 发表于 2014-1-2 12:29:21

小城大事 发表于 2014-1-2 07:46
保护很重要。不是再生的

是啊,经济的发展,与保护古建筑是个对立面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名人故居,如何长居久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