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空 发表于 2013-8-9 05:07:54

【安庆】【安庆】【安庆】人的家!

安庆古称皖城,位于长江中下游北岸!此地三面环山,一面临水,自古就被视为“江介之要冲,金陵之门户”古人曾这样描述安庆:"上控洞庭,彭彘?下扼石城,京口"分疆则锁钥南北,坐镇则呼吸东西,中流砥柱,万里长江于是乎在?      
   安庆在远古时属扬州之域,春秋时为皖国地,战国时属楚。秦属九江郡,两汉属庐江郡。东汉建武十七年(公元41年)妖巫李广占踞皖城,马援奉诏将其讨平,东汉建安四年(公元199年)袁术败死,其堂弟袁胤放弃寿春,投奔庐江太守刘勋,被派驻皖城。皖城后为孙策所夺,公元201年,孙权因皖城太守李术投降曹操,发兵攻克皖城,屠尽城中百姓,继而曹操夺取皖城,命江表诸州县,纷纷北徙!合肥以南唯留皖城。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曹操谴朱光为庐江太守,屯驻皖城,吕蒙对孙权说“皖地肥美,若一收熟,彼众必增”进言发兵攻击皖城,皖城后一直为东吴重地!魏太和二年(公元228年)曹睿遣曹休侵吴,攻击皖城,未克。魏正始二年(公元241年)孙权遣诸葛格屯驻皖城,以防曹魏,两年后,皖城终于被司马懿攻占,晋咸宁四年(公元278年)吴主孙皓派兵企图收回皖城,然后以此为基础伐晋,晋扬州都督王浑命应绰将其击溃。南朝梁大宝初年(公元550年)侯景率军焚掠建康之前,曾遣部将任约屯驻安庆,以免后顾之忧,次年,梁将王森辩东下,侯景部将范希荣败离浔阳(九江)逃至安庆与任约会合,不久就一起逃离安庆,梁敬帝初年(公元555年)安庆被北齐军占领,自隋以后,因安庆“上控淮淝,山深水?”为战守之资!历代对这里都很重视。隋开皇二十年(公元600年)安庆守将李林英反叛,顷刻便被镇压,唐武德初年(公元618年)隋将恭邃据有安庆,后归附唐朝,武德七年(624年)王孝恭袭击辅公佑于安庆,唐上元初年(公元674年)江淮都统刘展叛唐,攻破安庆,唐大历十一年(公元776年)安庆又为陈庄所破,唐刺史张万福将其收回,唐咸通九年(公元868年)徐州节度使庞勋遣兵来犯安庆,唐乾符三年(公元876年)王仙芝率领农民军转战江淮间,一度占领安庆,唐中和四年(公元884年)安庆城破与吴/之后,庐州刺史杨行密将其夺回,两年后安庆为滁州刺史许劲袭取,唐景富二年(公元893年)杨行密再次占领安庆,以江淮为基地扩张势力,建立了吴国,五代后周显德三年(公元956年)柴荣讨伐南唐,攻拨安庆,迅速平定了整个淮南,南宋初年,安庆为李成所陷,宋高宗赵构命诏讨使张浚击破李成,此地才又控制在宋室之手,南宋端平三年(公元1236年)蒙古军队逼近安庆城下,后退去。到公元1246年,蒙古军队又战安庆,宋安庆守将范文虎投降,元至正十八年(公元1358年)安庆为陈友谅部所陷。次年朱元漳军攻夺安庆,后不久又为陈友谅部将张定边夺回,直至元正二十一年(公元1361年)朱元漳才重新夺回安庆,明正德七年(公元1512年)农民起义军刘六,刘七部在此抵御过官军,明末,史可法在此抵御过清兵,清代,太平军安庆保卫战是太平天国后期重要的战役之一,最初,太平天国的领袖们对安庆的战略地位认识不足,清咸丰三年(公元1853年)二月,太平军攻占安庆,仅把安庆作为行军过路的通道,未加重兵驻守。结果很快又被清军夺去,安庆失守给已经进驻天京的太平军造成了严重的威胁,清朝大臣向荣和琦善从安庆顺流而下,直扑天京分扎江南江北两坐大营,为了打破这种局面,太平军发起两征,与6月10日再克安庆,但太平军仍然克而不守,集中全力攻打南昌致使安庆和周围许多州县又落入清军之手,经过几次的失利之后,太平军总结经历,终于认识到安庆在战略上的重要性,这年9月,太平军第三次攻占安庆,石达开亲自坐镇,在此构建筑城防工事,并以安庆为中心,向北南发展,陆续占领了桐城,庐州,青阳,九江等地二十多个州县了,这样安庆就成了长江流域的军事重地,成为天京的西部屏障,使清军无法再从江东下天京,咸丰九年(公元1859年)冬,曾国潘率领湘军四路围攻安庆,英王陈玉成五次救援安庆,都未成功!咸丰十一年(公元1861年)六月,湘军对安庆发起总攻,九月陷城,太平军12万(也许是写错了,应该是十二千人)守城将士全部牺牲,安庆失守是太平天国战争史上的重要转折点,洪仁轩曾经说过:“我军最大的损失就是安庆落在清军之手,此诚实是天京之锁钥而保其安全者,一落入妖手,则可为攻我之基础。”是的,自从安庆一丢,向东看去,芜湖,天京,上海诸城相继陷落,太平天国整个东方防线瓦解,现在的安庆战事主要为抗日战争和渡江战役,在这里就不一一说明了!此地实为“万里长江此封喉,吴楚分疆第一州!

星空 发表于 2013-8-9 05:08:10

安庆市位于安徽省西南部,长江下游北岸,是长江沿岸著名的港口城市。有“万里长江此封喉,吴楚分疆第一州”之美称。安庆是长江下游的第一个城市,也是万里长江安徽段的第一个城市,东与安徽省池州市、铜陵市隔江相望,南以长江与江西省九江市相连,西界湖北省黄梅、蕲春、英山三县,北接安徽省六安市、巢湖市。安庆城北枕龙山,南临长江,西依皖河,东接石塘、破罡诸湖,狮子山、凤凰山、菱湖、秦潭湖等镶嵌其间,整个就像是一座大园林。安庆是全国重要的粮、棉、油、水产品和畜禽生产基地,是安徽省重要的石油化工、汽车零部件制造和纺织加工业基地。工业初步形成了石油化工、轻纺、建材、机械四大支柱产业。安庆是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星空 发表于 2013-8-9 05:08:30

安庆(Anqing,Anking),又称宜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安庆是安徽省省辖市、安徽省新兴工业城市,总人口约604万,其中市区约73万人,面积1.54万平方千米,辖迎江区、大观区、宜秀区三区,桐城市一县级市,宿松、枞阳、太湖、怀宁、岳西、望江、潜山七县,共三区一市七县。人口主要为汉族。南宋置安庆府。元改为路。明初改宁江府,后又复改安庆府。清及民国为安徽省治所,1912年置怀宁县。1949年析怀宁县城区及近郊设安庆市。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盛产水稻、棉花、油料、麻类、茶叶、柑橘、蚕桑等农作物以及家禽、家畜和水产品。矿产有大理石、石灰石、铜、磷矿石等。水能资源丰富。安庆是桐城派文学与黄梅戏的发祥地,是以石油、化工、轻纺、食品为主体经济的中等工业城市。市花为月季,市树为香樟。旅游点以“五山二湖”(潜山天柱山,枞阳浮山、宿松小孤山、岳西司空山、市郊大龙山、花亭湖、石塘湖)为主。太平天国后期著名的安庆保卫战、1907年徐锡麟刺杀清安徽巡抚恩铭、1908年11月马炮营起义、1912年孙中山主持焚毁英商偷运的鸦片等,均发生在这里。
地理位置、人口区划

安庆市位于长江下游北岸, 皖鄂赣三省交界处,是长江下游的第一个城市,也是万里长江安徽段的第一个城市,东与安徽省池州市、铜陵市隔江相望,南以长江与江西省九江市相连,西界湖北省黄梅、蕲春、英山三县,北接安徽省六安市、巢湖市。

安庆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薛家岗和张四墩等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见证了安庆的祖先自古就在这片美丽富饶的土地上繁衍生息。
东周时期安庆是古皖国所在地,安徽省简称“皖”即由此而来。南宋绍兴十七年(1147)改舒州德庆军为舒州安庆军,“安庆”自此得名。安庆城始建于公元1217年,至今已有近800年的历史。东晋诗人郭璞曾称“此地宜城”,故安庆又别名“宜城”。
从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到民国二十六年(1938),安庆一直是安徽省省会和全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中国较早接受近代文明的城市之一。清咸丰十一(1861)年曾国藩创办的安庆内军械所,制造了中国第一台蒸汽机和第一艘机动船;清光绪年间陈独秀在安庆举办藏书楼演说、创办《安徽俗话报》,第一次试举起“新文化”的旗帜;光绪三十三年(1907)、三十四年(1908)先后发生在安庆的徐锡麟巡警学堂起义和熊成基炮马营起义,接连打响了辛亥革命第一枪和新军起义的第一枪;安徽省的第一座发电厂、第一座自来水厂、第一家电报局、第一部电话、第一条官办公路、第一个飞机场、第一个现代图书馆、第一所大学、第一张报纸……都诞生在这里。安庆素有“文化之邦”、“戏剧之乡”、“禅宗圣地”的美誉。是《孔雀东南飞》、“大乔小乔”、“不越雷池一步”、“六尺巷”等著名故事的发生地,是统治中国文坛近三百年的“桐城派”的故里,是京剧鼻祖程长庚为代表的徽班成长的摇篮,是黄梅戏形成和发展的地方,也是中国新文化运动先驱陈独秀、佛教领袖赵朴初、道教领袖陈撄宁、“两弹元勋”邓稼先、中国“计算机之父”慈云桂、“将军外交家”黄镇、“杂技皇后”夏菊花、通俗小说大师张恨水等影响中国、闻名世界的杰出人物的故乡。古皖文化、禅宗文化、戏剧文化和桐城派文化在这里交相辉映,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地方文化。
安庆生态优良,环境优美,是国家园林城市。安庆城北枕龙山,南临长江,西依皖河,东接石塘、破罡诸湖,狮子山、凤凰山、菱湖、秦潭湖等镶嵌其间,整个就像是一座大园林。城北的大龙山—石塘湖风景区,山景、水景、石景、树景、洞景融为一体,别具特色;城西的陈独秀陵园,林郁山静,幽雅肃穆,令人叹止;城南沿江岸建设的外滩公园、桥头公园绵延近十公里,形成一条靓丽的风景线;城内的“世太史第”、“探花第”、“太平天国英王府”等古建筑,保持了典型的明清建筑风貌;特别是历史悠久的菱湖公园与近年建设的莲湖公园、市民公园、大湖风景区已连成一片,总面积近五平方公里,堪与杭州西湖媲美;建设在景区内的文化广场、黄梅戏艺术中心、邓石如碑馆、黄梅阁、血衣亭、日本樱花园、徽派盆景园、黄镇纪念馆和科技馆、体育馆、图书馆等建筑物,以及程长庚、邓石如、严凤英、邓稼先、陈延年等塑像,更是增添了一层文化的氛围。城区绿化覆盖率已达3 8.2 6%,绿地率达3 5.6 6%,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为8.O3平方米。

安庆山川秀美,物产丰饶,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不仅有天柱山、花亭湖等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有大龙山、小孤山、浮山、白崖寨、鹞落坪、妙道山、薛家岗等数十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自然保护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或国家文物保护单位,而且是黄山、九华山、庐山等世界著名风景区之间的交通枢纽。潜山县境的古南岳天柱山,一柱擎天,万岳归宗,以雄奇灵秀著称;岳西县境的司空山,为佛教禅宗二祖慧可“遁迹修禅”之处,是著名的佛教圣地;宿松县境的小孤山,耸立大江之中,世称“海门天柱”;“白崖寨”则有“南国小长城”之名;枞阳县境的浮山,幻若水上蓬莱,是典型的火山地质公园;市区的迎江寺振风塔,塔影横江,有“过了安庆不说塔”之誉。安庆交通便捷,旅游服务设施齐全。住宿优雅方便,传统食品和风味小吃自古闻名。鲥鱼、鲚刀鱼、大闸蟹、墨子酥、油酥饼、桐城丰糕、怀宁贡糕、江毛水饺、鸡汤炒米等特色食品让人回味无穷,望江挑花、潜山舒席、宿松蜡染、岳西翠兰茶叶等传统工艺品或土特产品令人爱不释手。沪蓉、东香、安合、合铜黄等高速公路干线、1 0 5、2 0 6、3 1 8三条国道和合九铁路在市境交汇,已建成通车的安庆长江公路大桥和建设中的安庆铁路大桥,跨江与建设中的南京——安庆城际铁路、沿江高速公路、安庆——景德镇高速公路连接。安庆天柱山民航机场先期已开通至北京、上海、广州、厦门等航线,目前又在扩建之中。安庆集公路、铁路、水运、航空为一体的立体交通网络已经形成。
安庆充满生机,蓄势待发,是一座潜力巨大、大有希望的城市。安庆区位优势明显,地处皖鄂赣三省交界处,是沟通三省并连接上海、武汉两大经济区的纽带,是3000吨级海轮入江的终点港口。建国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安庆作为全国重要的粮棉油、水产品和畜禽生产基地,作为安徽省重要的石油化工、汽车零部件制造和纺织加工业基地,又被省列为皖江开发的重点开放城市之一,社会经济事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2006年,全市地方生产总值达490亿元,财政收入达45亿元。农业继续保持较高的发展水平,工业初步形成了石油化工、轻纺、建材、机械四大支柱产业,涌现了安庆石化、华茂、环新、海螺、全力、鸿润等一大批国内外知名企业。基础教育成为品牌,文化卫生事业稳步发展,城市供水、供电、供气、公共交通通讯和商业服务等基础设施有了很大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安庆已与世界上1OO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贸易往来关系,出口商品达2 0 O多种。
新的一年,在全面实施“十一五”规划、建设和谐安庆的征途上,安庆市委市政府决心围绕建设“千亿安庆”、“活力安庆”、“和谐安庆”和文化强市的目标,以追赶跨越、奋力崛起为主题,以改革开放、自主创新为动力,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实施“五大战略”,强力推进“3231”工程,加快结构调整,转变增长方式,提高发展质量,改善人民生活,扎扎实实推进和谐社会建设,保持和扩大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势头,进一步加快建设全面小康社会进程。安庆人民正以前所未有的热情投身于改革和建设事业。





  2007年,安庆在迎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获批两周年之际,又迎来另一个重要的日子———建城790周年。城市是一部书,790周年,就是它厚厚的页码。对于一座城市,790周年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我们可以横向比较———云南大理,1382年建城;上海,1291年建城;天津,1404年建城;吉林长春,1800年建城。和安庆相比,它们都还只能算是年轻的城市、小字辈。由此,我们对安庆更多了一层敬重,更多了一份骄傲。1217—2007,安庆城经历了790个春夏秋冬。从当初的“九里十三步”的四方之城,到现在面积821平方公里、人口73万的长江重要港口城市,安庆有了飞速发展。在安庆建城790周年之际,重温城市历史,不仅能激发我们对城市的自豪感和自信心,弘扬源远流长的皖江文化,还可以提高城市的文化品位和市民综合素质,最终推动现代安庆的发展速度。
  建城始末
  790年前,南宋嘉定十年(1217年)四月,安庆知府黄干由潜山顺皖河而下,在盛唐湾宜城渡下了船,黄干是带着一脸忧虑匆匆来盛唐湾考察安庆府新址的。此时,金人在光州一带连连起事,潜山距光州不远,迁城之事,迫在眉睫。当时交通不发达,上报朝廷的奏折,需经千里古栈道快马送达,知府黄干便两条腿走路,一边以“金人破光州”为由请示朝廷;另一方面,带文武官员赶到安庆考察新城地址。安庆的地理位置十分特别,如果在长江沿线武汉至南京段取一中间点,这个点,便是我们安庆;把范围缩小,在九江至芜湖段取一个点,这个点还是安庆。八百里皖江由宿松小孤山进入,至马鞍山采石矶流出,将其一分为二的河流,恰恰又是安庆城西的皖河。再细一些,皖水由潜山而下至城西石门湖,枞阳河流经桐城汇城东菜子湖,两者一东一西流入长江,安庆城也正好居于其中。
  由宜城渡拾级上来,立于盛唐山顶,抬头北望,龙山苍苍,凤水弥弥。回首远眺长江,风帆沙鸟,紫烟万叠。从地理形势看,安庆是大龙山伸向长江的余脉,南临长江,东西环水。旱有取处,涝有退地。战则能攻,防亦可守。黄干不由捻须而笑,想起东晋郭璞“此地宜城”的吉语。郭璞精通阴阳历算,早在900年前,就为安庆谋划好了城池草图。
  黄干为理学家朱熹四大弟子之一,“直卿志坚思苦,与之处甚有益”,赞赏之余,朱熹索性把女儿嫁给了他。黄干做官如做学问,筑城也如做学问,他将工程分为12料(段),“先自筑一料,计其工费若干,然后委官吏、寓公、士人分料主之。”既然自己有经验在先,手下若有欺瞒、偷减、拖延之举,也就逃不过他的眼睛了。据《宋史》,整个筑城过程,“役民兵五千人,人役九十日……役者更番,暑月月休六日,日午休一时,至秋渐杀其半。”其工程之大,施工之艰苦,可以想见。而知府黄干,筑城过程中,每日“五鼓坐于堂”,先处理每日筑城的具体事务,包括“役某乡民兵若干,某乡人夫若干;分布于某人料分,或搬运某处土木,应副某料使用;某料民兵人夫合当更代,合散几日钱米”等等,之后才治府事,理民讼,接宾客,阅士卒。白日里,他基本都在四处巡城视役,到晚上,几乎一夜不隔,天天去书院讲论经史。从当年四月筑第一块城砖开始,到腊月尾最后一段城堞完工,耗时250余天,1218年农历大年初一,安庆上空,升起新城历史上的第一轮暖暖的太阳。

星空 发表于 2013-8-9 05:08:55

  790年前的安庆城,基本为四方之形,只有八卦门一带,顺山势而行,略向西凸。城周九里十三步(7000米左右),高二丈,趾广七尺,顶半之,基本形成“北负大龙,东阻湖,西限河,南瞰大江”的规模。新城开城门共6处,分别为:东枞阳门、南盛唐门(后改为镇海门)、东南康济门、西正观门(俗称八卦门)、北集贤门、西北万观门(元时封闭)。
  后来黄干赴汉阳知军事,又把安庆筑城经验带过去。同样是筑城,在《宋史》中,只有安庆筑城的记述,没汉阳筑城的记述。《宋史》中对安庆城筑成后的情况还有特别记载,“城成,会上元日张灯,士民扶老携幼,往来不绝。有老妪百岁,二子舆之,诸孙从,至府致谢。”南宋朝廷对修筑安庆城的重视,由此可见。
  城之功用
  通常意义上,“城”细分有内外双重,内为城,外为郭。“城”单用时,多包含城与郭,特指都邑四周用作防御的高墙。但“城”的功能,绝不单是“防御”一种。1217年,安庆新城建成意义有三方面:一,确立安庆府政治中心地位,加大辐射作用;二,以城墙为障,守卫城市,有力抵御了外匪侵犯;三,面对夏季江水泛滥,起到防洪功用。《宋史》记载,安庆城建成“后二年,金人破黄州沙窝诸关,淮东、西皆震,独安庆按堵如故。继而霖潦余月,巨浸暴至,城屹然无虞。”关于防洪,在《怀宁县志》中,还记有另外一段趣事。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长江大水,“江潮入郭,漂溺民居”,安徽巡抚托庸先以礼相待,百般求祈,无果。不得已,率官兵出康济门,“命隶迎潮头抛铁索,杖之三十”,这江水也是属“打”的,居然老老实实后退了数尺。天子龙颜大悦,赐题“江国风清”为康济门城楼匾额。
  康济门位于高井头,出城门往南至江岸,西侧有一高坎,清咸丰年间,是太平军筑垒的炮台。由此封锁江面,万夫莫开。石达开当年驻守安庆,将其他4处老城门封筑,仅留康济门(小南门)供兵士出入。前为炮台封锁江面,后有重兵严防死守,这唯一开启的城门,清军自难攻克。安庆城自此之后8年,一直为太平天国安徽省省会。安庆“城”的防御功能,在这8年内得到完美体现。
  安庆向来是军事战略重地,攻城守城中,涌现过许多英雄,其中最悲壮者当是元末淮西宣慰副使余阙。元至正十八年(1358年)正月初七,红巾军陈友谅围攻安庆城池,余阙率军奋战,身受重创十余处。面对重重包围,回望城内火光四起,后营不存,余阙知大势已去,挥剑自刎,沉尸于城西清水塘。千余名余阙手下见状也投水随将军而去。余阙夫人蒋氏及侧室耶律耶卜氏,子德臣、德生,女安安,甥福童等得知,也投井身亡。与此同时,城中火起,“民相率登城楼,自捐其梯,曰,宁俱死此,誓不从贼,焚死者以千计。”其悲其壮,让人肃然起敬。另一件趣事同样与“城”有关。1921年6月,老城发生震惊全国的“六·二惨案”,北洋政府内阁总理靳云鹏收受倪道烺40万巨贿,任命李兆珍为安徽省长。安徽社会各界奋力抗争,组织两千余人睡卧江岸,轮守城门,不许李兆珍下岸入城就职。堂堂省长只得化妆成草民,由城东五里庙步行至小南门,悄然入城。尽管如此,抗议群众仍不依不饶,连续罢市、罢课、罢工十余天,终将李兆珍逼离安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安庆】【安庆】【安庆】人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