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一族人迁祖坟挖出稻谷块状物 水稻专家着手研究600年前稻谷
核心提示:安庆一族人迁祖坟挖出稻谷块状物 水稻专家着手研究600年前稻谷前两天,安庆市宜秀区白泽湖乡黄石村王氏族人,在迁移祖坟的时候,挖出了一个包裹着稻谷的块状物的消息。这些历经600年时光的稻谷,为什么能够完整地保存到今天?它对于现代的水稻研究有没有什么价值呢?10号上午,我们的记者专程来到了安庆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宜秀区白泽湖乡黄石村村民王富本同期声)清理到他那个骨头边上,有稻谷有这么一包稻谷,所以我们就很小心,我讲这个东西是个宝。
宋亚玲博士是安庆师范大学研究水稻的专家,现场,她对这块状物中的稻谷进行了小心提取,发现这些600年前的稻谷与现在稻谷的形状已经比较相像。
(安庆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化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主任宋亚玲博士同期声)其实这稻谷颗粒的形状跟现在也是比较接近的,相对来说比较扁一点,但是颗粒很饱满,说明我们(安庆)当时稻谷的生产程度水平是比较高的。
宋博士告诉记者,人体尸骨中因为含有大量水分,所以在地下会被微生物逐渐分解。而这块包裹着稻谷的块状物之所以能有保存到今天,一是因为有较好的干燥处理方法,二是稻壳本身有较高的纤维含量,不易分解。
(安庆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化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主任宋亚玲博士同期声)首先我们可以看这个,它保存的稻谷是跟沙土混在一起的,我想当时它这个稻谷应该是晾干了的,它水分含量也比较少。
遗憾的是,稻壳中的米粒,由于主要成分是淀粉,容易分解,所以这次提取时,米粒淀粉均已分解,没有看到。
宋博士介绍,安庆是鱼米之乡,有着多年的水稻种植传统。此次出土的明代稻谷,对于研究生物进化,尤其是安庆水稻的进化,有着一定的研究价值。接下来,她们将进一步剥离、提取当中的遗传物质,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探索。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