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诚 发表于 2025-3-7 16:45:04

《海丝魂之烧番塔》黄梅戏剧本

黄梅戏剧本《海丝魂之烧番塔》原创作者:汤斌斌




【剧本说明】
1. 板式标注:平词/火攻/二行/八板/仙腔/阴司腔
2. 行当标注:正生/老生/武生/小旦/花脸/杂
3. 舞台提示:包含身段程式、非遗技艺运用、多媒体交互设计



【人物表】
| 角色 | 行当 | 造型要点 | 核心道具 |
|-------------|--------|-----------------------------------|----------------|
| 王乃宾 | 正生 | 月白长衫配犀角带,持鎏金电报匣 | 青铜望远镜 |
| 冯子材 | 老生 | 锁子甲外罩蟒袍,白发虬髯 | 祖传苗刀 |
| 珠娘 | 小旦 | 疍家蓝衫配银项圈,提鲛绡灯笼 | 咸水歌谣本 |
| 尼格里 | 花脸 | 法式军装混搭北非长袍,戴独目镜 | 镀金左轮手枪 |
| 文昌塔灵 | 武旦 | 素白长裙嵌朱砂纹,面覆青瓷面具 | 七层塔铃 |



第一场:丝路惊谍
时间:光绪十年中秋夜
地点:合浦乾体港至文昌塔

[幕启:多媒体投影展现海港月夜,疍家渔船剪影随浪起伏,珠娘摇橹唱咸水歌上]

珠娘(唱平词慢板):
"三泊浪头星子落,乾江水面月光寒。
番舶去年载犀角,今宵鬼影葬花坛。"
(白)怪哉!那画师船怎泊在乱坟岗?

[法谍甲扮画家持写生板上,越南保镖抬箱随行]

法谍甲(韵白夹法语):
"莫奈的睡莲梵高的星,不如这南海布防图值千金!"
(唱花脸垛板):
"望远镜藏画箱底,葡萄酒洒作测距仪。
法兰西的绅士手段妙——"

[老渔翁踉跄冲场,血染衣襟扑跪台中]

老渔翁(滚板哭腔):
"王大人呐!番鬼杀人如割草,花塔脚下血未消!"

[急急风锣鼓中王乃宾率亲兵冲上,走圆场调度阵型]

王乃宾(唱火攻快板):
"听渔鼓,报凶兆,番塔影里藏贼巢。
(亮望远镜)
且将这西洋镜倒转看——照妖!"
(白)众军听令!藤牌阵锁坤门,渔网阵封凤门!

[舞台左侧升起文昌塔骨架装置,法谍退守塔内]



第二场:塔殛
时间:接前场子夜
地点:文昌塔内外

[暗转:塔内螺旋阶梯投影逆时针旋转,法军唱《马赛曲》变调与清军唢呐对垒]

刘显强(武生短打上,唱八板):
"夜行衣染露水重,燕子三抄上塔峰。"
(白)番鬼看打!

[武戏开打:南派蔡李佛拳法对决西洋拳击,刘显强中弹造型]

刘显强(僵尸倒立唱):
"一腔热血浇塔基,来年木棉红似旗!"
(气绝仍攀附塔门,追光凝为雕塑)

王乃宾(抖髯唱阴司腔):
"好汉子!你肉身化得铁门槛——
(转二行)
本府便借这花塔作丹炉!"
(掷令旗)浇油!

[非遗火彩术配合多媒体,塔身渐显青花瓷裂纹特效]

塔灵(武旦从塔顶威亚降下,唱仙腔):
"六百年镇海听风浪,今夜浴火证沧桑!"
(抛出水袖卷住法谍)

[众军士唱劳动号子填柴,火焰呈南海波涛形态]



第三场:将星裂帛
时间:光绪十一年正月
地点:镇南关长墙

[幕启:32面壮鼓呈八卦阵排列,冯子材率子弟兵走七星步出场]

冯子材(唱高拨子导板):
"白发不坠凌云志——"
(转快板)
"长墙为碑血题诗!
(抛髯亮相)
冯家儿郎!"

冯氏双雄(武生双人枪花):
"在!"

冯子材(甩蟒袍唱):
"随我跳这刀尖舞,教法兰西人识苗刀!"

[尼格里率北非黑兵跳战舞上,舞台两侧投影法军钢炮与清军土炮对射]

尼格里(花脸唱西皮摇板):
"咖啡苦,甘蔗甜,黑兵阵前生死签!"
(白)用尸体填平壕沟!

[武戏高潮:苗刀对刺刀,融入广府醒狮踩桩技法,冯子材劈落尼格里帽翎]

王乃宾(电报键声化为锣经):
"冯帅!北非营中断粮草,越南教兵思归巢!"

[清军齐唱劳动号子推动长城车台,法军阵型溃散]



第四场:薪传
时间:宣统三年秋
地点:残损的"急公兴学"牌坊前

[多媒体呈现牌坊倒塌与新式学堂叠化影像,槐花雨飘落]

王崇周(老生拄杖上,唱平词):
"残碑犹带火星热,琅琅书声接海天。"
(抚碑)祖父啊——
(转仙腔)
"你说纸笔能续华夏脉,今见后生破浪去!"

[学童持线装书与地球仪舞蹈上,唱彩腔】
"烧番塔,火冲天,照着铁船下南洋。
冯王若问身后事,渔村已成新港忙!"

[幕落时全息投影展现现代海铁联运港,童声新唱咸水歌]

(全剧终)

【艺术处理】
1. 非遗活化:
合浦角雕技艺制作文昌塔模型(第三层可拆卸展示密信)
北海贝雕工艺制作海浪幕(嵌荧光粉呈现夜光效果)
蔡李佛拳法编入武戏(南派硬桥硬马融合北派腾跃)

2. 多媒体交互:
塔内螺旋阶梯采用3D Mapping技术
镇南关战役投影使用AI生成历史影像
火攻场面结合冷焰火与全息火焰

3. 音乐设计:
黄梅戏主腔嫁接疍家咸水歌调式
法军进行曲改编为花脸西皮流水
电报键声转化为十三响锣鼓经



【创作注】
本剧践行"历史考据-符号转译-技艺再生-伦理重构"理念:
历史锚点:镇南关布防图(中国军事博物馆藏)、1884年北海港防务奏折(一史馆)
符号系统:文昌塔(海丝航标/文明熔炉)、苗刀(传统武备/革新利器)
伦理升华:通过"武人殉塔,文人兴学"双重叙事,重构"家国同构"的现代性表达


声明:未经许可不能转载改编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海丝魂之烧番塔》黄梅戏剧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