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丝魂之龙眼传说》微剧剧本
微剧剧本《海丝魂之龙眼传说》原创作者:汤斌斌第一幕:达摩东渡·佛光初临
时间:南北朝时期,秋夜
地点:合浦灵觉寺(今东山寺)禅房内
场景:烛火摇曳,佛香缭绕,窗外海风呼啸。达摩祖师身披袈裟端坐蒲团,主持手捻佛珠,神色凝重。
人物:
达摩祖师(天竺高僧,眉目深邃,手持锡杖)
灵觉寺主持(年迈苍老,忧心忡忡)
小沙弥(手持经卷,侍立一旁)
主持(躬身合十,声音颤抖):
“祖师慈悲!北海银滩有白虎精祸世,食人血肉,妖气冲天。此孽障猖狂至极,竟敢每至月圆,化人形入寺听经,挑衅佛门!老衲法力浅薄,屡战屡败……恳请祖师垂怜苍生,降伏此妖!”
达摩(闭目沉吟,忽睁眼如电):
“众生业障,佛亦难渡。然妖邪横行,终需金刚怒目!”(挥袖指向案上文房四宝)
“取纸墨来!”
(小沙弥慌忙铺纸研墨。达摩执笔蘸墨,口中诵《楞严经》,笔走龙蛇,一条无目青龙跃然纸上,鳞甲森然。)
达摩(将一瓶墨汁交予主持,声如洪钟):
“此乃‘变睛神墨’,暗藏佛门愿力。待白虎现身,点睛青龙,妖邪自伏!切记——龙睛未点,神威不显;法宝若失,劫数难逃!”
主持(捧墨跪拜,热泪盈眶):
“画龙点睛,古法神迹!老衲定以性命护此法宝,静候孽障伏诛!”
(窗外海潮骤响,达摩身影渐隐于晨雾,梵音回荡:“佛法东渡,光明西来……”)
第二幕:妖影潜伏·墨劫惊变
时间:两年后,盛夏正午
地点:灵觉寺桂圆树下
场景:桂圆树冠如华盖,果实累累如金珠。主持坐于石案前挥毫题诗,白弟子垂首侍立。
人物:
主持(白发更添,执笔的手微微颤抖)
白弟子(面容清秀,眼神阴鸷)
众僧人(围坐诵经,浑然不觉危机)
主持(搁笔长叹,拈起一枚桂圆):
“桂圆甘美,如佛法润心。可惜墨尽,难书此中禅味……白弟子,速去取墨!”
白弟子(低头诡笑,疾步退下):
“弟子遵命。”(片刻后捧回墨瓶,指尖黑气隐现)
主持(瞥见墨瓶,大惊失色):
“糊涂!这是达摩祖师的‘变睛神墨’!速速换——”
(话音未落,白弟子猛然将墨瓶砸向桂圆树!墨汁飞溅,树干如活物般吸尽黑液,果实骤放幽光!)
白弟子(仰天狂笑,皮肉崩裂现白虎真身):
“秃驴!尔等以为本座怕那达摩?这两年茹素扮痴,等的就是今日!”(虎爪按倒主持,腥风扑面)
“待我撕碎你这老骨,再屠尽合浦城!”
(众僧人惊恐奔逃,寺钟乱鸣。桂圆树突绽墨绿光芒,两颗最大果实化作龙睛,破空飞入大殿青龙画中!)
第三幕:龙腾沧海·正道永存
时间:白虎精现形刹那
地点:灵觉寺大殿内外
场景:画中青龙双目骤亮,雷电交加,海浪咆哮如龙吟。
人物:
青龙(通体青鳞,五爪缠雷,眼如日月)
白虎精(獠牙滴血,妖风卷尘)
青龙(破画而出,声震九霄):
“孽畜!达摩以佛法为骨,桂圆为魂,早铸降魔因果!今日合浦众生,便是见证——邪不胜正!”
(青龙与白虎缠斗,爪撕云海,尾扫山岳。最终青龙咬断虎颈,虎头坠入银滩,化作白石;青龙盘踞成青山岭,龙目化作双峰,永镇妖气。)
主持(匍匐叩拜,老泪纵横):
“原来桂圆吸尽神墨,早已孕化龙魂!达摩祖师,您留的不是画,是佛心种下的光明啊!”
(画外音起,混入海浪梵唱):
“桂圆化龙眼,海丝传千年。莫道妖雾重,青岭证真言!”
尾声:海丝龙眼·千秋明鉴
时间:现代重阳节清晨
地点:合浦青山岭顶
场景:游人如织,龙眼树枝垂红绸,东山寺钟声悠远。
人物:
老者(向孩童指点白虎头银滩)
孩童(手捧龙眼,天真发问)
孩童:
“爷爷,为什么龙眼又叫‘正义果’呀?”
老者(遥望达摩神像,目光深邃):
“因它见过黑暗吞天,仍信光明不灭。孩子,你看——”(手指朝阳跃出海面)
“青龙守了千年,等的就是每代人都能亲手点亮心中的眼睛。”
(大幕缓落,达摩诗句浮现:“一墨镇沧海,万世开光明”。)
剧终
创作注
1. 海丝意象:以桂圆为海上丝路“正义之果”,串联天竺佛法、合浦海港、青龙白斗争锋,凸显文明交融中的正道传承。
2. 龙眼寓意:通过“墨劫—龙醒—伏妖—化山”四重转折,将自然果实升华为精神图腾,暗喻“真理需以血火淬炼”。
3. 戏曲特质:融入传统戏曲的“唱念做打”节奏,如达摩挥笔时的经文吟诵、青龙白虎对决时的武戏身段设计,强化舞台张力。
声明:未经许可不能转载改编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