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小编 发表于 2016-5-9 17:39:22

安庆岳西发现清代慈善机构遗址

核心提示:安庆岳西发现清代慈善机构遗址

 中华民族自古就有乐善好施、守望相助的优良传统。2016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了第一部《慈善法》。伴随这部法律的诞生,中国人民存善念、行善举的朴素意识得到了升华,现代中国的社会文明又将向前推进一大步。来自岳西县响肠镇的退休教师柯万英,多年来致力于地方历史文化研究。近日,他特意致信本报称:在响肠镇就存有古代民间慈善机构——同仁堂遗址,多年来他挖掘出许多关于这家机构历史,希望向读者讲述响肠的悠久历史,并以此作为对《慈善法》的呼应。同时,他也表达了希望有关部门能保护该处遗址的愿望。
  本报记者 何 飞
  【遗存】
  清代慈善机构的断壁残垣
  4月9日,在柯万英老师的带领下,记者来到了位于响肠镇千佛塔村的同仁堂其中一处遗存。表面看,仅仅是三两间倒塌的土房,如果不是其中的碑记,很难确定这处断壁残垣的“身份”。
  “同仁堂属于民间自发组成的联合机构。”柯万英一边介绍,一边带着记者在同仁堂旧址上逐一寻找碑记:其厅壁间存有碑记七块,碑刻内容有同仁堂购地事宜及界址契约,有清朝政府批复同仁堂的文书,有捐款者芳名,有同仁堂首事名单等。
  在同仁堂前厅大门左右壁间有“奉宪示禁碑”碑四块。其一碑首书“特授江南安庆府潜山县正堂加十级纪录十次朱”,其二碑首书“特授江南安庆府潜山县正堂加十级纪录十次李”。
  “由‘同仁堂奉宪禁’碑和‘奉宪示禁’碑得知,清嘉庆朝法律规定,民间成立慈善机构须报经政府批准,然后才能成为合法组织;申报者必须是有‘功名’身份的人。其中较为知名的人物吴凤翥,是当时潜山县前北乡(1936年划归岳西县,含今响肠镇全境及毛尖山乡鹤林、王畈、四河等地)名士。”柯万英介绍道。
  【历史】
  清代的慈善机构如何运行?
  第三、四块碑上横刻“同仁堂碑记”,内容为购地买卖事宜及界址契约,落款时间为 “皇清嘉庆二十二年孟秋月” 。
  同仁堂后厅壁间有三块碑,第一块碑记时间为“乾隆四十六年九月初四”。内容为:圣天子以仁爱治天下,德沛苍生,泽及枯骨,钦奉上谕:穷民无力营生,并无亲族收瘗者,择地多设坟冢掩埋,无使抛露……。落款为首批同仁堂“首事会”十二人名单,这些人都是当地名望极高的绅士、乡贤。
  “此碑阐明了同仁堂以慈善为本的基本职责。”柯万英说,在发展过程中,同仁堂的职责扩展到:协商本地区民间公共事务,举办公益事业,调解民众纠纷,维护风俗,筹措善款,施散粮物,赈济饥民,兴办义学,埋葬荒骨(多为乞丐),向孤寡老人施舍棺木;后来发展到组织当地百姓协助官府驱逐盗贼,禁烟禁赌,保境安民。凡一切有利于地方百姓的善举,同仁堂无不为之。
  柯万英还介绍:还有其他的“同仁堂碑记”、“续捐芳名列后”、“奉宪禁”等,为乾隆、嘉庆、光绪等清代不同时期所立,同样具有研究价值。部分碑刻文字早已模糊不清,柯万英根据历史资料仔细研读才能辨别。
  “各族公堂及个人捐献获得的资金作为同仁堂基金,为了使善款和善举得以长期发挥效益,同仁堂首事会将善款购置了公共产业,然后以田产稻租、基金利息作为经费来源。响肠同仁堂的产业包括田产、堂屋、学馆、坟山。”柯万英说,同仁堂有田产120余亩,在今千佛塔村铁炉冲。其稻租和利息用于同仁堂的日常开支。
  【言传】
  老人们仍记得同仁堂的亲切
  在柯万英走访中发现,当地村民方正中、吴秉乾、姚克勋等耄耋老人。每当回忆起同仁堂的事情,他们仍然觉得亲切美好。
  同仁堂的首事们都是德望颇高,正直勤劳,严谨奉公的人。他们管理堂内事务,对问题既无所畏惧,也不惮其劳,有关地方兴利除弊、驱暴安良的事情,都积极进行整饬。因为同仁堂的慈善事业做得好,所以响肠河乡风淳朴,社会平静,文化昌明。
  “同仁堂在太阳湾的房屋,土地改革时划给了桂姓人家,学馆的房屋也分给了两户农民。”柯万英说,由于近年来,农民生活富裕了,家家都异地建起了楼房,同仁堂的老房子逐渐倒塌,仅有几块古碑仰卧在荒草残阳之间。
  “今年,我国诞生了第一部《慈善法》,希望有关部门能够充分挖掘同仁堂,这家民间慈善机构的历史文化价值,体现中华民族乐善好施的悠久传统。”柯万英认为,这对《慈善法》的诞生也是一种呼应。“希望在不远的将来,同仁堂历史文化价值将获得充分的发掘。”
  记者从响肠镇政府了解到,正在谋划打好文化之乡品牌的响肠镇,同样希望加强境内古文化遗存的挖掘、保护和维修,同仁堂的保护工作也在计划之中。

原标题:安庆日报:岳西发现清代慈善机构遗址
民间学者呼吁保护以呼应《慈善法》的诞生
来源:5月9日安庆日报6版   作者:何 飞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安庆岳西发现清代慈善机构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