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30余万元假劣食药品被销毁
核心提示:安庆:30余万元假劣食药品被销毁过期的饼干、假冒的保健品、无中文标签的进口奶粉……为了严厉打击食品药品违法违规行为,切实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3月15日,总标值达到30余万元的一批假冒伪劣食品药品被集中销毁。
昨天上午,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执法人员将几大车各式包装的假冒伪劣食品和药品运送到位于大观区的垃圾焚烧发电厂,这些物品将在这里进行无害化销毁处理。据了解,本次集中销毁的物品涉及多个品种,包括药品、保健品、散装食品、进口预包装食品等,总标值达30多万元。
食品方面,无证生产的食品占了很大一部分。安庆晚报记者在现场看到,一家无证食品生产企业生产的成品花生米足足装满了好几十个箱子,另外大部分都是过期食品和无中文标签标识的进口预包装食品。药品方面,从非法渠道购进的中药饮片散落一地,各类抽检中发现的不合格药片及中药饮片也比较多,现场还堆放着不少回收的家庭过期失效药品。
记者随手拿起一罐婴幼儿奶粉,整个外包装上全部是英文,无任何中文字样。“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诸如奶粉之类的进口预包装食品应有中文标签标识,需详细注明产品的规格、名称、重量等信息,同时还得有输出国的名称和境内代理商名称等。”一位执法人员表示,这样的产品才是有质量安全保证的,而且一旦出现问题也可以追根溯源。
在销毁现场,记者还看到不少假冒伪劣的保健食品。那么,市民在日常购买保健食品的过程中应该如何鉴别呢?执法人员表示,正规保健食品的外包装上有一个天蓝色图案,图案下面标注有保健食品字样和批准文号。消费者可以登录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网站,输入批准文号进行查询。
据介绍,此次集中销毁的物品,是一年多来在全市展开系列食品药品安全执法行动中查获的。上午11点左右,在执法人员的监督下,垃圾焚烧发电厂工作人员开动挖掘机,将堆放在现场的假冒伪劣食品、药品全部投放到专业化的销毁设备中,几分钟之后所有假冒伪劣食品药品被焚烧殆尽。
从此次销毁的物品情况来看,过期、标签不符合要求、无证生产及非法购进依然是常见的食品药品安全问题。执法人员据此提示,在主管部门加大食品药品安全检查和处罚力度的同时,市民应尽量到正规商超、药店选购食药品,购买前应认真查看商品标签、日期等要素,并索要购物发票。一旦发现假冒伪劣食品药品,可拨打12331进行举报,以便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原标题:安庆:30余万元假劣食药品被销毁
涉及无证、过期、标签不符合要求、非法购进等问题
来源: 安庆新闻网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