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详解安庆等四市部分行政区划调整背景及意义
核心提示:安徽详解安庆等四市部分行政区划调整背景及意义1月14日下午,在安徽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26次会议上,安徽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詹夏来,作了关于安庆市铜陵市六安市淮南市部分行政区划调整情况的报告。
行政区划主要内容:四市面积、人口变化
报告介绍,2015年10月12日、12月3日,国务院分两次批复同意安徽铜陵等四市部分行政区划调整。
根据国务院批复,这次行政区划调整具体内容是:(一)将安庆市枞阳县划归铜陵市管辖;(二)撤销铜陵市铜官山区、狮子山区,设立铜陵市铜官区;(三)撤销铜陵县,设立铜陵市义安区,以原铜陵县的行政区域为义安区的行政区域;(四)将六安市寿县划归淮南市管辖;(五)设立六安市叶集区,将霍邱县的叶集镇、三元镇、孙岗乡划归叶集区管辖,以叶集镇、三元镇、孙岗乡的行政区域为叶集区的行政区域。
此次调整后,铜陵市辖3区1县(铜官区、郊区、义安区、枞阳县),面积由1200平方公里增加到3008平方公里、人口由73.6万人增加到170万人。
六安市辖3区4县(金安区、裕安区、叶集区、霍山县、霍邱县、金寨县、舒城县),面积由18399平方公里减少到15451平方公里、人口由720.5万人减少到581.5万人。
淮南市辖5区2县(大通区、田家庵区、谢家集区、八公山区、潘集区、凤台县、寿县),面积由2585平方公里增加到5533平方公里、人口由243.4万人增加到382.4万人。
安庆市辖3区6县1市(迎江区、大观区、宜秀区、怀宁县、潜山县、太湖县、宿松县、望江县、岳西县、桐城市),面积由15300平方公里减少到13492平方公里、人口由620.9万人减少到524.5万人。
背景:全省行政区划空间布局不尽合理
报告称,2011年安徽省顺利实施了巢湖市等部分行政区划调整、优化了部分区域空间布局,但总体上看,全省行政区划空间布局仍然不尽合理,一些地方行政区划亟待调整。
特别是淮南市和铜陵市作为工业城市,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产业基础较好,但缺乏发展腹地和空间,难以发挥产业优势和辐射带动潜力。
铜陵市仅辖1县,在全国地级市中总面积倒数第一,还存在市县同城问题,且北东南三面被铜陵县包围,西面被长江阻隔,城市发展空间严重不足。安庆市下辖8个县(市),面积、人口分别是铜陵市的12.8倍、8.4倍。1956年,铜陵市设市前,一直与枞阳县同属安庆专区管辖,两地在地理位置、区域经济发展上关系紧密。
淮南市也仅辖1个县,面积较小。六安市下辖5个县,面积、人口分别是淮南市的7倍和3倍。寿县县城距离六安市100多公里,但距离淮南市区近10公里,历史上寿县与淮南同城,地理上同在八公山下,人流、物流、资金流等往来频繁,两地具有天然紧密的经济联系和人文联系。
基于以上因素,安徽省委、省政府在尊重城市发展规律,顺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人民群众愿望,充分考虑部分市县地域环境、资源条件、空间结构、交通状况、产业发展等基础上,向国务院提出了调整安庆、铜陵、六安、淮南四市部分行政区划的请求,得到了国务院批准。
意义:安徽优化行政区划的一大步
对于此次行政区划调整的意义,报告称,这次区划调整是安徽省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举措,是安徽省优化行政区划迈出的一大步。有利于城市规模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促进区域协调发展。适当调整安庆、铜陵、六安、淮南四市政区规模,缩小地级市体量差异,使其管辖范围和人口规模更为合理,有利于充分发挥铜陵、淮南两市辐射带动作用,也有利于安庆、六安两市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区域城乡协调发展的空间格局。
此外,有利于完善部分市市辖区结构,统筹规划建设管理,激发内生动力。此次区划调整,理顺了运行近20年的叶集改革试验区的管理体制,为六安市规划建设大别山革命老区和全省区域中心城市创造了重要条件。解决了铜陵市市县同城问题,对铜陵市优化管理格局、培育新的增长点,具有重要意义。
此次行政区划调整,还有利于优化生产力布局,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和公共服务水平,为相关区域的发展插上了翅膀。
来源:人民网-安徽频道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