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那些老街老巷老地名
育才街,曾经的文化聚集地提及龙山路和龙门口街,大多安庆人都耳熟能详,可在这两条街连接处,有一段不足400米的小街,很多安庆市民都不得其名。这条小街因坐落在安庆一中附近,多少年来依然保持了它原来的风貌,除了一些居民楼外,文具店和书店是这条小街最大的特色。
现在被称作龙门口4号的居民区原来就坐落在育才街上,穿过一个铁栅门,一个占地面积不大的老式居民区呈现眼前,这里居住的大部分是拆迁换房的老居民,经过多年的改造老式低矮的院落、灰暗的墙壁、斑驳的木门已经不见,但原住民有很多都还没有搬走。89岁的杨老太太正坐在一楼的自家小院子里择菜,提起育才街老人还记得。“我们住的这个地方原来就叫育才街,原来都是卖书和卖纸笔的,那时候安庆人都来这个地方买纸笔。”杨奶奶年岁已高,身体很棒,就是耳朵有些听不见,这个地方她已经住了60多年,杨老太说这60多年来他们住的育才街已经没有了,街头巷尾变化都很大。
今年78岁的叶荣宽老人也是老育才街的居民,老人家从上一辈开始就在育才街经营印刷厂,儿时育才街的景象,叶老还依稀记得。“育才街很短,但特色鲜明,以前安庆市挺著名的‘正中书局’、‘商务印书馆’、‘世界书局’、‘世界印刷局’都汇集在这条街上,还有很多卖纸笔的,也就是现在的文具店,那时候这条街虽然短,却是一条挺有文化气息的小街。”
如今,育才街的叫法已经不存在了,这里被一同称之为龙门口。这条路也已不再是书店、印刷行业的聚集地,但因为靠近安庆一中的关系,还有几家正在经营着的书店和文化用品店。每天上下学的时候这条路上最热闹,学生们总是要到附近的书店或是文具店逗留一番,有时看十分钟的书再回家也是好的。
“我们住在这里的老居民私下里还一直保留着对育才街的称呼,一来是叫习惯了,再者人老了就喜欢记着以前的事情,现在只要站在以前育才街的位置上,眼前出现的全是它旧时的面貌,老地名消失了却留下许多回忆。”市民叶荣宽老人说。
城隍庙和庙会
古城安庆原有两座城隍庙,即县城隍庙、府城隍庙,供奉着守护城池的城隍神像。以示消灾降福,护卫安庆城的平安吉庆。
县城隍庙历史悠久,初建于南宋嘉定年间。嘉定十年(1217),因外族入侵,知府黄干在大龙山之南筑安庆城以备战守,移府治于此。原在潜山设立的怀宁县署一道迁移,移至安庆城附近的皖口(老山口镇)。
按南宋朝廷旨意,全国府、县两级行政区应建城隍庙,供奉城隍神位。怀宁县署迁移到皖口后,不久就在此处兴建城隍庙。而安庆府城因外族入侵,战事紧迫,只得缓建府城隍庙。为避战乱,府署自南宋端平二年(1235)起,先后移治罗刹洲、杨槎洲。至南宋景定元年(1260),沿江制置使马光祖复筑安庆城后,府署及怀宁县署都迁移到安庆城,成为府、县同治之城,全城供奉一座城隍庙。设在山口镇的城隍庙经历南宋、元、明三个朝代,六百年历史沧桑岁月,供“敕封显忠翌运伯”为城隍神像。
到清朝嘉庆二十四年(1819),怀宁县署在城内杨家塘西侧复建县城隍庙;道光元年(1821),府署在大南门街兴建府城隍庙,供奉“敕封赞化显忠灵佑王”的城隍神像,及纪氏娘娘的塑像。府城隍庙规模比县城隍庙大,庙宇轩敞,宏伟壮观。门前立雌雄石狮一对,庙内头幢楼阁为两层,上层设有戏台。两边楹联为“尧舜生,汤武末,金殿上十分角色”;“日月灯,云霞彩,天地间一大戏场”。后面是大殿,中间供奉城隍与纪氏娘娘的偶像,两侧立十殿阎罗及牛头马面。旗幡排列,香烟缭绕。大殿两旁圆柱上镶嵌黑底金字对联,是清朝大吏、曾任安徽巡抚的彭玉麟,与继任吴坤修联手合璧而成。彭题上联:“任凭尔无法无天,到此孽镜悬时,还有胆否?”下联为吴所对:“须知我能宽能恕,且把屠刀放下,回转头来。”其意境不同一般,寓意颇为深刻,令人回味、感悟。
每年农历五月十五日为县城隍生日,七月十五日为府城隍诞日。中国自唐朝以来,就有祭城隍的习俗。“民无贫富男女,旄倪空巷闾,出乐神,吹箫伐鼓,张百戏像舆于国中,尽三日而后止”。
在县、府城隍神诞日,安庆城举行隆重的庙会。先由府、县官员上城隍庙进香朝拜,再由绅商各界及慈善机构、行业协会等操办迎神庙会。庙会当日清晨,安排人用大轿将城隍塑像抬出巡城。若是风调雨顺,民间以城隍显应,倘遇灾荒或瘟疫不吉之年,则请城隍出来驱邪。
庆贺城隍出游的庙会,声势浩大。街上人山人海,就连郊外的农民也涌来观看。城区内万人空巷,在各街口摆放香案接城隍。城隍乘坐八人抬的黄绸大轿,乐队,仪仗队前,是24把用绸缎制的大伞(万民伞)。随后的是一排人高举着“肃静”、“回避”、“赏善罚恶”、“保国佑民”;以及“方方吉庆”、“户户平安”等白底黑字木牌。走在队列后边的人穿一色蓝衣,手拿刀、枪、剑、戟,威武雄壮。请城隍的队伍经过之处鞭炮不绝,锣鼓齐鸣,热闹非凡。
清末民初,省城商界抓住百姓迎城隍庙会的商机,以及春节期间城乡人们上城隍庙拜城隍的习俗,将商市紧附于庙宇,举办销售商品的大庙会。在府、县城隍庙,火神庙、东岳庙附近搭起布棚、席棚,摆设琳琅满目的商品,有:日用百货、糖食糕点、烟酒、布匹等,就连美味小吃也亮相登场。庙会成为安庆商业、手工业盛况空前的商品展销会。
为配合商品展销会,商家组织大型娱乐活动吸引顾客。从早期庙会的套圈、摸彩、吹打弹唱等小型游戏,发展到杂技、唱戏、彩车、抬阁等。街上出游的彩车、抬阁的队伍,令人悦目。前面八人举着旗幡,以四对大锣开道,唢呐鸣奏。八人扛的抬阁上,有业余演员扮演的戏剧角色。《白蛇传》中的白娘子与法海斗法的片段,还有武松打虎的惊险动作,以及七仙女下凡翩翩起舞等。演员们沿途边舞边唱,黄梅调、京戏声声悦耳。建筑工匠表演踩高跷绝技,衬托着花船、花挑、舞龙、舞狮等精彩表演。踩高跷者身穿各色彩衣,扮演“太白醉酒”、“渔翁捕蚌”,赢得观众一片喝彩声。
安庆后期庙会,以庙的名义,商家唱戏,娱乐搭台,招揽城乡及大江南北的人来娱乐、购物,活跃市场。庙会以平民大众为主体,成为一种民俗文化。 孝 子 坊
孝子坊街是入集贤门插向东南的一条老街,乾隆年间曾立有孝子牌坊。牌坊为孝子濮闳中而立,传说濮闳中9岁时,母亲患了眼疾,一日重于一日,渐渐就什么也看不见。小小濮闳中就抱着母亲的脸,用舌头一口口地舔,几天下来,居然把母亲的眼疾舔好了。后母亲又患腹胀,医生建议以丝瓜汁入药,时值寒冬腊月,大雪茫茫,何处能得新鲜丝瓜?濮闳中哭得悲痛欲绝。后来在家藏瓜种中,居然让他翻出一枝如新摘者,喜出望外,“急取汁奉母,疾顿愈”。其父也久病在床,濮闳中四处寻医,听说舒城有一位任姓良医,医术高明,能治偏难杂症,便步行往返一昼夜两百多里,为父亲求来一单药方。回到家,两足尽肿,不能移步。不久母与父相继而殁,濮闳中便在墓边搭简陋小屋,一守多年,没有离开半步。守墓期间陆陆续续种下的小树,几年下来,葱葱郁郁长成一片大林子,当地居民尊称为孝子林。皇帝闻知此事,大为感动,亲书匾额相赐。
该坊为红石坊,高11.2米,宽8.4米。主体由4根石柱、3根横梁搭建而成。有一个正门、两个侧门,辅物有石座、石狮、透花窗棂、飞脊挑檐、铁钩铜铃等。石坊正面中门上刻“皇清钦旌孝子太学生冯赞”,匾书“孝子坊”,下面落款为“乾隆十七年建”。左右侧门,有石狮4对,雌雄相视,威风凛凛。上、中、下梁额分别刻有太上老君、上八仙、下八仙、四大天王、麒麟斗凤凰、鲤鱼跳龙门、龙虎相斗、鹤舞鹿驰等图案。这些图案栩栩如生,令人拍案叫绝。石坊背面雕有二十四孝图,梁额有石匾两块,一块上刻“圣旨”,一块上刻“纶音”,周围是玲珑的滚龙,两旁有石刻斗拱6块,拱眼间距均匀,为回纹透花。纵观石坊,主辅相衬,高低错落,飞脊高翘,十分壮观。由于年久风化等原因,吴孝子坊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坏。
老安庆城牌坊不少,但为孝子而立的牌坊,这是最有名的一座。剧作家濮本信是濮家后代,据他回忆,童年时孝子坊街上还有一处老房子,长辈们称之为孝子匾,里面就供放着皇帝亲赐的匾额。至解放初,濮家后代还多在这一带居住,宅子很大,虽各有分门进出,但内里相互连通,周边居民统称为孝子院。至今仍保留的濮家老屋(万安局1号),仅是孝子院的一小部分。濮家老屋为市级重点文物单位,1923年12月中 共安庆支部成立,就是在这栋老宅子里举行的秘密会议。当时参加会议的,除柯庆施(后任上海市市长、国务院副总理)、许继慎(后任红四军第十一师师长)、王步文(后任中 共安徽省委代理书记)外,濮氏两兄弟濮德治、濮德毅也是骨干力量。濮家老屋原为两院三进,每进又为三开间,中间为堂屋,两边是居室。后仅留其中一进,三开间,二层,外置有走廊。即便如此,老城改造中,开发商仍将原建筑拆毁,另建了他们认定的“濮家老屋”。周边不远处,原有一口濮家塘,咸丰三年(1853)太平军攻陷安庆,安徽巡抚蒋文庆贴身抚标丁仁发,闻巡抚吞金而逝,悲恸不已,当即携妻何氏,子宾同,一家三口投濮家塘而亡。
孝子坊井位于孝子坊街西,因街而名,单眼,建有井台,现井水虽不如以前清澈,但仍能洗用。 铁佛庵大井
铁佛庵大井目前老城保存最为完好的一口古井,独眼,井圈为青石板材,内圈勒有20余深深绳沟,记录着老井几百年沧桑岁月。铁佛庵大井原为铁佛庵专用井。铁佛庵初建于明末,传为状元刘若宰所建,在安庆老寺庙中,赫赫有名。清时,铁佛庵香火旺盛,当时城中佛事,非迎江寺,就是铁佛庵。铁佛庵有殿宇房舍十数间,其大门额为“铁佛禅林”,殿中供奉的,是一尊铁佛,铁佛庵由此而得名。咸丰年间,太平军入驻安庆,铁佛被一根绳子吊走,熔为守城用的炮丸。1938年安庆沦陷,铁佛庵寺院渐废,到文革前,只有三两位带发僧人。“古佛由来皆铁汉凡夫但见是金身”,现在流传下来的,也只有这幅老对联了。
铁佛庵大井具体方位,在锡麟街西,永安街东。老城改造前,这是铁佛庵前的一条窄巷,因铁佛庵而称之为铁佛庵巷。铁佛庵大井保留有相对完整的用水区,井台一侧,半掩有7块巨大磨盘石。据周边居民介绍,上世纪60年代前后,铁佛庵部分房产被改建为石粉厂,这些磨盘石,就是石粉厂加工石粉所用的“机器”。后石粉厂倒闭,这些磨盘石废弃不用,就成了与铁佛庵大井共存的“文物”。铁佛庵大井为大口径砖井,不溢不涸,冬暖夏凉。其井水,清净明澈,可直接饮用。
铁佛庵小井
铁佛庵是座庙。铁佛庵的前窄巷,过去称为铁佛庵巷。铁佛庵巷一东一西,有两口生活用井,同名“铁佛庵”,以大、小相区别。铁佛庵小井现仍存,但缩在高层住宅楼的一角,不留心,根本无法找到。为拍摄这口井,笔者很费了些周折。
照片上的铁佛庵小井,井圈被埋了一半,周边勉强只有转身之地,井台也只剩下一半。其右的壁,就是高层住宅楼的侧墙。第一眼看到铁佛庵小井,就不由心生疑惑,哪家开发商有此慈悲之心,居然墙下留井,为老城又多保存了一丝记忆?细一打听,才知道是周边居住的一些老太太,以“胡搅蛮缠”的方式,硬从开发商口中,将铁佛庵小井“夺”了回来。铁佛庵小井虽小,却有一段让人尊敬的保卫老城文化大战的故事。
铁佛庵小井属于公用井。这类井,早先多为地方士绅共同捐资开凿,带有很大的公益色彩。《怀宁县志》就有光绪十年地方士绅出资重修北门外龙眼的记载。公用井一般都建于街头巷尾比较显眼位置,专门建有规范的井台区。公用井一般以四眼为多,双井次之,单眼相对少一些。这主要是从居民用水者众的角度考虑。
铁佛庵小井井口不大,水深在3米左右,如连日阴雨,井水会与井台平齐。铁佛庵小井井圈为花岗岩石料,基本没有绳沟。据此分析,铁佛庵小井最后翻修,应该是在民国年间。
铁佛庵初建于明末,传为状元刘若宰所建,在安庆老寺庙中,赫赫有名。清时,铁佛庵香火旺盛,当时城中佛事,非迎江寺,就是铁佛庵。铁佛庵有殿宇房舍十数间,其大门额为“铁佛禅林”,殿中供奉的,是一尊铁佛,铁佛庵由此而得名。清咸丰年间,太平军入驻安庆,铁佛被一根绳子吊走,熔为守城用的炮丸。1938年安庆沦陷,铁佛庵寺院渐废,到文革前,只有三两位带发僧人。“古佛由来皆铁汉凡夫但见是金身”,现在流传下来的,也只有这幅老对联了。铁佛庵小井具体方位,在锡麟街西,永安街东。
登 云 坡
登云坡位居老城安庆“九头十三坡”之首,有着传奇的人文色彩。据史载,登云坡之上,便是盛唐山巅,汉武帝曾由此登山一望。东晋建武元年(317),精通阴阳历算的郭璞也气喘吁吁登了上来,回首望去,水树千帆,云烟万岭,不由击掌叫绝:“此地宜城”,“宜城”也因此得名。
登云坡,亦称“杀儿坡”。这个名字的来历有两个版本,一说太平天国时期,清军杀人如麻,一将军实在不忍卒睹,当着部下面,挥刀杀掉自己儿子,意在“杀民如杀子”,众士兵目瞪口呆,便在登云坡之下,放下屠刀;另一说是明末清初,大水顺登云坡而上,一天涨上三五层坡,眼看登云坡危在旦夕,一老太情急之中,便将自己的儿子扔进江里喂水龙王,次日,大水告退。两个版本孰真孰假并不重要,但其中的沧桑和沉重不能不令人抚案长叹。
登云坡,现在盛唐山庄东侧,坡顶系建设路街道办事处,坡仍保留原风貌(麻石条坡,73级台阶),立有“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碑。
上世纪六十年代,登云坡东接小南门正街,西连胭脂巷,出口便是利民路,南临东升园浴池,正对面是一家店面,两个店,南侧杂货店,北侧牛肉店,店前一隅有一自来水笼头,供方圆百米人家饮水之用,夏日取水的人排上几十米的长龙,成为一道“景观”。
登云坡脚下北临依泽小学(现为第二职高),南连探花第后门,达清真寺,与依泽小学对面是地区农机厂围墙(现活塞环公司)。
登云坡既高且陡且深,坡顶麻石条系直铺而就,台阶为横铺,坡中有三两处为宽阔台阶,旨在缓冲,让人稍息。1960年代坡顶坡下各有一木质电线杆,早已是斑斑驳驳,路灯昏昏暗暗,行人有时瞎灯黑火摸索行进。
登云坡气势宏伟,站在坡顶望去,长江如练,尽收眼底。坡的两翼是高墙,炎热酷暑之日,乃纳凉福地。整个一条坡干干净净,没有纸屑、烟蒂、树叶,也没有泥土、灰尘飞扬。路经此坡的行人,累了,席地而坐,小憩;热了,冰凉的麻石条冰凉了屁股,凉风凉爽了脊背,驱走了燥热;烦了,举目望去,不尽长江滚滚而来,心中的烦恼也随江水而去。
登云坡的旧事已随风逝去,现在立在登云坡上,林立的高楼遮断望眼,再也不见长江之水天上来的画面,但走在坡上,我的脚下仿佛还能触摸到七十三级台阶错落有致的感觉,思绪也恍如回到了儿时。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