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浓 发表于 2015-9-3 09:38:24

九华山:黄梅戏的摇篮

2008年7月8日至10日,我接待了湖北省黄梅县作家周濯街。这位作家以写神话为长,他撰写的《天仙配》、《牛郎与织女》被拍成多集电视剧在中央电视台播放,《天仙配》居然夺得了中央电视台2007年度收视率和市场占有份额两项冠军,因此大有名气,人称“神话周”。这次因中央电视台约其为“黄梅戏第一代宗师邢绣娘”写一部传纪文学,由中央改编成电视剧,而赴九华山采风。他说,与九华山神交已久,且湖北黄梅应与九华山有不解之缘,因为黄梅境内的蔡山与九华山供奉着同一尊菩萨——地藏王金乔觉,而他撰写《第一代宗师邢绣娘》又与九华山结缘,真是风趣的有味。
   我认为,这两座山联系到一起的是金乔觉,其次是唐代诗人李白,再其次是黄梅戏第一代宗师邢绣娘。
   说说联系人之一李白,曾经为九华山写过一首:“昔日九江上,遥望九华峰;天河挂绿水,秀出九芙蓉。”的不朽诗篇,九华山即因此而得名。李白夜宿蔡山江心寺时,也曾为蔡山写过一首“危楼高百丈,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的千古名篇,蔡山亦因这篇《夜宿江心寺》 而千古留名。
    后说联系人之二的地藏王,本是古新罗国第七代国王金理洪之子,人称金乔觉太子。因看破红尘二出家向佛,法号“地藏比丘”。他不畏跋涉艰险,身披袈裟,手执锡杖,带着一向形影不离、名为“善听”的白犬,于24岁那年特地航海到中国来参学佛法。他来到中国后,便在九华山结庐而修,过着淡泊的农禅生活。金乔觉在九华山一住就是75年,直到唐贞元十年的7月30日告别徒众,跏跌示寂,世寿九十九岁。因此,千百年间来九华山一直被尊为地藏王道场,并定7月30日为地藏王祭日。
    周濯街介绍说,在九华山化城寺为地藏王举行例祭日的同一天,湖北黄梅的蔡山江心寺,却在为地藏王举行诞辰庙会。离蔡山较近的“三省七县”(即鄂、赣、皖三省,湖北的蕲春、黄梅、武穴;江西的德化、九江、湖口和安徽的宿松)年年到了这一天,都有四、五万信徒到蔡山来为地藏王做生日。且祖祖辈辈流传这一样一句话:“地藏王年年月月在九华,只有7月30日这天在蔡山。”这是为什么呢?金乔觉三岁那年的7月30日,曾经与父亲金理洪一起到过蔡山,而这一天刚好是金乔觉的生日。临别时父亲半开玩笑半认真的对他说:“蔡山是个好地方,以后你每年来这里过生日好吗?”金乔觉回答说:“好。我一定来!”因为有这样一句承诺,所以金乔觉年年农历7月30日都要到蔡山过生日。
    以下是周濯街说的许多我们不知道的故事。
    邢绣娘,被誉为黄梅戏第一代宗师的邢绣娘,是一个为黄梅戏而生,为黄梅戏而死,集演员、乐师、编剧、戏曲大师于一身的的戏痴。邢绣娘与蔡山、九华山的交往也同金乔觉一样,是从两三岁的时候开始,直到生命终结为止,邢绣娘的生命虽然终结了,她的精神却仍然与蔡山九华山联系到一起。
    不过,话又说回来,如果没有金乔觉这个人物把蔡山与九华山联系在一起,也许邢绣娘根本不可能成为黄梅戏的第一代宗师,即使能够成为第一代宗师,也绝不会死在九华山,葬在九华山。
   邢绣娘是湖北省黄梅县孔垄镇邢家大墩人。她的家乡离金乔觉的第二道场蔡山不足三里,邢绣娘的姑妈、外婆家都住在蔡山镇。而蔡山江心寺供奉的就是地藏王,每年农历7月30日,蔡山江心寺都要为地藏王举办生日庙会。由于黄梅县是个“一去二三里,村村寨寨都是戏”的戏曲之乡,而且黄梅人爱戏,已经爱到一种不可思议的程度。过年要唱年戏;出会要唱灯戏;四时八节都唱节戏;各姓续谱要唱谱戏;婚嫁喜庆、升官发财、久盼得子、祝寿、村中有人中举、华居落成、商铺开张都要唱戏;到了赛龙舟的季节,无论是起船、送船、还是赛船,都邀请戏班子来唱戏:秋收前后,为了酬谢神灵保佑五谷丰登,还是唱筹神戏:举办庙会就更无不唱戏之理。
    几乎所有的寺庙做会,都会掏钱请戏班子去唱戏,包括全国文明点佛教禅宗四祖寺、五祖寺都是如此,而蔡山庙会却是个例外,每个戏班都举动提出“我们不要钱,只要你们同意我们去唱戏就可以!”因为,他们到蔡山唱戏的目的不是为了赚钱,因为地藏王是佛教的幽冥教主,凡夫俗子无论生前是干什么的,死后都归地藏王管,唱戏的当然也不例外。
   传说中的地狱,在四川酆都的巨岩之下,由地府阴间的主神酆都大帝管辖。而佛教称酆都大帝为幽冥教主,由他统治着十殿阎罗和阴间判官,人死之后先到地藏王面前受审,然后,依据每个人生前的作为确定他们的去向。善者引渡到西方极乐世界去,恶者堕落地狱,横死则为其超生。此外,他也是亡魂的超度者。
   地藏王菩萨本愿经》中说,地藏王因受释迦佛的嘱咐,在释迦寂灭而未来佛弥勒未来世之前,这段“无佛的世界”中,地藏王要担当教化众生的责任,教化地狱、恶鬼、畜生、修罗、人间、天上等六道众生。众生只要念地藏王之名就可以得到地藏王的救济。生前罪孽深重的人,在接受冥府(地狱)阎罗王的裁判时,就可以得到地藏王的救渡。地藏王收到此重任时,曾经许下了“地狱不空,誓不成佛”的宏愿,发誓要救助所有地府中的灵魂,直到地府没有罪鬼时,自己才成佛。所以民间的善男信女们,更加信仰地藏王。
   唱戏的人最命苦,属于下九流的职业,他们“来是一盆火(有人吹,有人捧),去是一堆灰(冷清),骑得打腿马(戏台上执鞭打脚算着骑马),端着空酒杯(戏台上酒杯全是空的)。”为了死后不受折磨,为了下辈子做个有权有事的人,他们拼着命的哄着地藏王开心。
   由于大家都争着、抢着要去。因此庙会的主办方每年都尽可能的多的允许几个戏班子上山参加庙会。而且参加“义演”的还有划旱船、划采莲船、打连厢、唱道情的、唱傩神的、唱调奀的,应有尽有。有时,一个庙会便有十七八个文艺社班,在不同的地方同时演唱。
   邢绣娘(1789-1858)从一岁开始便年年和母亲、外婆、舅舅或者姑妈、姑父一起到蔡山参加庙会。从三、四岁时开始就迷上了被外县人称为“黄梅调”、“黄梅县理腔”或黄梅戏的采茶戏或采茶调,这才一步步走上黄梅戏之路的。
   在邢绣娘生活的清朝乾隆、嘉庆年间黄梅戏还处在“三打七唱”阶段。“道情、独角戏”为第一阶段,它形成于明朝万历年间;“两下,三小”戏为第二阶段,形成于明朝万历后期至清朝康熙年间;“三打七唱”为第三阶段,它兴于乾隆年间,止于民国十四年(1925)年。“表演创新与管弦演奏”为第四阶段,起于民国十四年,成熟于1949年以后。
   前三个阶段是在湖北黄梅完成的,第四阶段,主要是在安徽省的安庆、贵池完成的。而最重要最关键的又是第三阶段,即“三大七唱”阶段。可以说,没有“三打七唱”就没有黄梅戏。“三打七唱”时期的关键人物就是邢绣娘。
邢绣娘既是黄梅戏班第一个成堂班班主,又是第一部《黄梅戏诠真》的编撰者。这也是邢绣娘被尊为黄梅戏第一代宗师的原因之所在。而那部前无古人的《黄梅戏诠真》的编撰工作却是在九华山完成的。
    邢绣娘在自己的黄梅戏唱的最红火的时候,因年轻美貌等原因而转入一场人命官司,不得不同丈夫王耀文(本名汪水贤)一起从湖北逃到安徽隐姓埋名地避难,并且在安庆、贵池、徽州等地区,搭班唱戏,其丈夫王耀文亦回复了汪水贤的真实姓名。
    到了晚年黄梅戏遇官府禁演后,邢绣娘便和丈夫一起,花了近十年时间在鄂、皖、赣三省各地收集资料,最后住在九华山与杨家河之间的一座破庙里完成了一部集剧本、人工谱、锣鼓经、演出提示和戏班行话暗语等内容于一体的《黄梅戏诠真》。
   邢绣娘在地藏王“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精神感召下,毅然选择金乔觉修行坐过的“定心石”的西南侧作为自己的墓地。这样做,既有效法金乔觉“定心”精神的意思,也有想把黄梅戏“修炼”成尽善尽美,名副其实的高台大戏的意思,更有乞求地藏王菩萨保佑戏子平平安安的意思。
   为了儿女们的安全,邢绣娘和她的丈夫决定在他们去世之后不通知自己的儿女,仅仅让邢绣娘的哥哥刑东木的儿子刑凤池到九华山来,为他们料理后事,并将邢绣娘穷毕生精力完成的《黄梅戏诠真》带到湖北去。
   刑凤池带着自己的儿子妻子王桂香赶到后,按照邢绣娘的遗愿,在定心石西南侧安葬邢绣娘之后。无意发现在《黄梅戏诠真》的第一本二、三页之间有一封信,
    小涛(刑凤池的乳名)贤侄:
    ……《黄梅戏诠真》是一部集黄梅戏剧本、唱腔……铜鼓经之大成的“黄梅戏大全”,贤侄务必烂熟于心,代代相传,以慰姑爹妈之灵于九泉。
   此外,姑妈还有一事相嘱,望贤侄务必牢记,黄梅戏能够从幼走到成熟,也有安徽人的一份功劳,黄梅戏遭到禁演绝不是安徽人的责任。姑妈想让贤侄记住,无论将来安徽发展到什么程度,湖北人都不应该忘记安徽人为它做出的不可磨灭的贡献。
   姑妈这么说,是因为如果没有安徽人,尤其是徽商的帮助,黄梅戏是很难由幼稚走到成熟的,至少可以说,如果没有安徽人的帮助,便不可能有这部《黄梅戏诠真》。因此,黄梅人一定不要忘记安徽人的好处。
   姑妈:邢绣娘
   2008年7月9日我们一行人冒雨在“定心石”的前后反复寻觅多时,也为能找到邢绣娘的坟墓(根据方位判断,邢绣娘的墓地可能是在修“定心石”西南侧,后修筑公路时,因没有墓碑而无意中掩埋了),值得庆幸的是,我们却在九华山的杨家河村找到了邢绣娘与王耀文(汪水贤)的后裔。
   据《汪氏宗谱》记载,清道光年间,王耀文(汪水贤)与邢绣娘的长子汪敬廷、次子汪敬宜带着他们子孙曾经专程到湖北黄梅汪黎许村认祖归宗。当时,他们的伯父汪永生及叔父汪永其、汪永魁(汪永贤共有五兄弟)的儿子汪华楷、汪华杰、汪华藻、汪华盛、汪华雄等五兄弟,听说他们在安徽混得不错,便先后分两次迁到九华山下的杨家河村与二圣村安家落户。现在已经发展为150余户450多人口的大姓。
   九华山下的汪氏后代有两大特别之处,一是从湖北黄梅带过去的岳家拳,至今还在代代相传,出生于1932的汪茂根老人目前是年龄最大的岳家拳师;二是汪水贤(王耀文)和邢绣娘的后代在当地都比较会读书。
   1949年之前黄梅县的戏曲艺人与邢绣娘的娘家刑家大墩每年都有人到九华山去“朝九华”。一是朝拜被封为地藏王的金乔觉;二是为黄梅戏的祖师邢绣娘扫墓,并尊她为“刑母娘娘”。
   周濯街在九华山采风期间,我们热情接待了他和他的夫人。他性格豪爽,讲起话来,滔滔不绝,酒量特大,我有心问了一下他的酒量,他说,白酒能喝2斤半,啤酒一天到晚喝不醉。
   回家再一想,九华山名气大,招牌多,如果再添上一块“九华山是黄梅戏第一代宗师产生地”的牌子,九华山的光环是否更亮、更耀眼呢?它的声名是否更响呢?

东佳高科 发表于 2015-9-4 17:35:14

喜欢传统文化

东佳高科 发表于 2015-9-4 17:36:44

虚幻黄梅戏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九华山:黄梅戏的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