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羊羊、熊大、熊二招谁惹谁了?
喜羊羊、熊大、熊二招谁惹谁了?文/大漠鱼
据一项调查表明,动画片《喜羊羊》不只受到小朋友们的喜爱,包括很多成年白领也对此剧深爱有加,网络流行语“找老公就找灰太狼”即是证明。
然而,就在近日,这部深受国人喜爱,且风靡台湾、香港、日本、新加波等地的国产动画片被央视指暴力失度、语言粗俗,要求制作单位全面修改。同时被央视点名批评的还有耍怪搞笑的《熊出没》。
央视此次要求修改《喜羊羊》、《熊出没》等剧的理由是,这些动画片剧中暴力失度、语言粗俗,未成年儿童无意识模仿可能导致暴力伤害事件的发生。对于央视的批评,网友们褒贬不一,甚至做出另类猜想。
不可否认,儿童在观看这类剧情之后有模仿的可能,甚至也可能造成一些伤害事件,但这是否就是央视提出批评,责令修改的真正理由呢?我想就此发表一下自己的观点。
必须请求原谅的是,作为一个成年人,我只能站在成年人的角立场上做出自己的判断。
首先我认为,“粗俗”的语言、甚至有些“暴力”的行为,即是生活的实态。诸如“小的这厢有礼了”、“臣妾不敢”之类的“文明”举止只存在于文艺作品中。其次我认为,适当的“粗俗暴力”,正好是力量的写照,如果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褪化的连发脾气的血性都没有了,那么可以预见,这个民族也就玩完了。而丧失了血性的族群,最好的结果就是做任人驱使、宰杀的羔羊。
我发现,中国高层在定义“文明”的时候,可以说根本不懂、或者是假装不懂什么叫“文明”。——和睦相处、与人为善,是一种文明;言谈谦和、举止得当,是一种文明。同时,义薄云天、嫉恶如仇也是一种文明;见义勇为、勇于担当还是一种文明;而杀阀丑陋、保卫家园更是一种至高无上的文明。央视怎么可以以偏概全,厚此薄彼?特别是在世界努力同步的大背景下,文明为什么不能相互兼容?
我没有鲁迅的傲骨,所以我忌惮以恶意来揣测“上意”,但是“上意”中屡屡释放的东西,却总是一次又一次给人留下“恶意”揣度的空间,未免叫人困惑。
关于文学作品不入“法眼”的事,近几年来时有发生。2010年的时候,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就开始大面积删除了鲁迅的文章,由此引发了“去鲁迅化”大讨论。同样在2010年,首都师范大学候会教授竭力倡议中学教材中应该剔除《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武松醉打蒋门神》等含有“血腥”的文章。结果再次引发了一场关于“价值观和意识形态”的大辩论。而今年初中教材中更是将唯一的鲁迅作品《风筝》也清除出局。
对于“血腥文章”有没有主流意识刻意引领公众重建“价值观”的意图我不知道,但这种嫌疑是绝对难以平复的。事实上,无论什么价值取向都不能拭去现实的“血迹”,删除“血腥文章”,只是让一张白纸显得干净了一些,客观的存在依旧。就如一次次倒在强拆铁爪下的血痕,抹的掉吗?幼女在无耻官员强暴时发出的哀嚎,掩盖的掉吗?不去阻止这样血腥的现实事件发生,而是一味地拿几张纸、几个文字、几幅动漫图画开刀,不仅是无知,更像是极度恐惧后的非理性精神发作。
事实上,这几年来,在针对“暴力、血腥”的问题上,当局做了不少努力。比如菜刀实名制、比如洗澡实名制……等等,对所有可能发生的抵抗行为,几乎做到了“无微不至”。毋容置疑,此等举措在预设上是为了阻止暴力的发生,但同时也在扼杀着青春和激情。最讽刺的是,百姓的暴力行为日趋下降,而权力行恶倒是方兴未艾、愈演愈烈,无不叫人嘘唏!
有鉴于此,我很怀疑一个没有个性的国家,一群缺失血性的人,将如何完成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同仇敌忾、誓守疆土的豪言岂不更成了一句空话?周边岛国的疯狂似乎已经证明了一切。
如此说来,熊大、熊二、喜羊羊这些玩偶消停一点,不再得瑟也罢!
来源华声论坛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