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秀小孩 发表于 2015-8-6 17:33:59

《小辞店》故事发生在安庆华阳镇 而非肥西三河

作者/孔阳《小辞店》是黄梅戏、庐剧、楚剧等剧种的经典老戏。《小辞店》讲述一段悲凉的婚外情,湖北黄州府蕲水县商人蔡鸣凤在苏杭二州贩翠花,客居长江水系某小镇饭店,与卖饭女(小店老板)私配鸾俦。三年厮守,后被迫归家,不幸遇害,蔡鸣凤冤死故乡,卖饭女悲痛欲绝,千里追魂,最后于蔡氏墓前殉情。半个世纪以来,关于《小辞店》故事的发源地,一直有争议。因为老版黄梅戏中一句唱词“我的家住三河十字街内,一家人为吃喝把饭店来开。”所以一直被认为背景是皖中肥西三河镇。这是不科学的。近年肥西三河镇大搞《小辞店》文化开发,有媒体称:《小辞店》是庐剧表演艺术家丁玉兰的代表剧目,后来改编为黄梅戏,成为严凤英的成名剧。这话更是错误的。事实上,是先有黄梅戏《小辞店》,后有庐剧《小辞店》。今天的观众或许只知道最早的黄梅戏女演员是严凤英。对严凤英以前的发展源流,了解甚少。有史料记载的黄梅戏第一位女演员,叫胡普伢。安徽太湖县新仓镇胡仓畈人,生卒年约1866—1926年。胡普伢是童养媳,她因迷戏而挣脱封建婚姻制,遂拜望江县蔡仲贤学艺,后成为职业黄梅戏艺人,把黄梅戏唱遍大江南北。享有盛名的丁永泉,是胡普伢的传人,而严凤英则师从丁永泉等前辈走上黄梅戏舞台。在涉及到胡普伢的文字记录中,都提到她演《牌刀记》(小辞店原名,卖饭女、牌刀记,主角刘凤英,后又名柳凤英),更有文字说,“光绪初年,胡普伢在望江华阳镇收徒弟檀团头,师徒等人在华阳镇连演七七四十九天《小辞店》,痴迷的观众把戏台围得水泄不通。”在胡普伢时代就有《小辞店》,不能肯定胡普伢是第一个演该剧的,或许它的上演时间还可提前。但至少我们可以肯定,黄梅戏《小辞店》在安庆地方演的如火如荼的时候,庐剧《小辞店》还没有诞生。庐剧《小辞店》的背景在民国初年,有唱词为证“大清推翻民国到,而今女子讲时髦”。并且由这一句唱词派生多种版本的蔡鸣凤在三河的故事。但大部分都是经不起推敲的,漏洞百出。民国初年,战乱频繁,生意萧条,游走江湖的青年人较多的去向是参加革命党,或回原籍耕种和做小买卖。蔡鸣凤则醉情异乡,不合时宜?2002年湖北浠水县发现了蔡鸣凤墓葬,清光绪29年立。足以证明民国初年蔡鸣凤已去世几十年了。蔡鸣凤生活在道光年间,英年早逝。所以立碑时间并不等于其死去时间,立碑一般为后人家境殷实所为。据合肥地方资料表述,“庐剧《小辞店》系民间艺人的集体口头创作,经过演出,不断加工,直到上世纪50年代中期,才由老艺人口述被记录下来,”这就为庐剧《小辞店》晚于黄梅戏《小辞店》提供了佐证。如果从胡普伢表演《小辞店》的时间计算,黄梅戏《小辞店》要比庐剧《小辞店》早八十多年走上舞台(相差三代艺人)。也就是说,庐剧《小辞店》故事,是从黄梅戏《小辞店》故事中移植、加工和改编而来的。《小辞店》戏曲却没有留下作者姓名。而且不同的版本,内容和唱词略有不同,女主人公的姓名也不同。这正好印证了《小辞店》唱本由民间艺人口授相传的特征,以及不断改编的过程。(庐剧改女主人为胡姓,大概因黄梅戏胡普伢演出的影响,当然这还缺少史证。)因为老版黄梅戏中一句唱词“我的家住三河十字街内”就认为该故事发生在三河,这是经不起科学论证的。更为科学的方法,要根据剧情考证时代背景,地理、交通,文化习俗。虽然《小辞店》故事,在今天的肥西三河已家喻户晓,传得活灵活现,这只能说明肥西三河人对民间故事和传统文化的重视,发扬的力度,远远超出其他地方。诸多漏洞,证明肥西三河之说十分牵强。一、文化考证:“三河”二字,源于避讳,而非指真正的肥西三河镇。避讳是中国封建社会特有的文化现象,人们对皇帝或尊长是不能直呼或直书其名的,在诗词戏曲中所涉及的时间、地名,人名,也需避讳,唯恐惹是生非。常见的避讳方法是用意义相同或相近的字来代替要避讳的字。在清朝公案小说常见涉及人名地名或事件,都改音改形或假借。《小辞店》中“三河”,该指某水系纵横交错的小镇,老版黄梅戏传播者为尽量避讳原发地,而改与原发地地貌相近的名,即“三河”。1957年王冠亚在改编《小辞店》剧本时,迫于政治形式,把与肥西三河同名的剧中“三河”改成“桑河”,这又是一次避讳。可以想象,一个封建年代并不光彩的婚外情,演戏的人,怎么会真实的套上本地名。况且肥西三河镇边有胡族大姓,亦不敢套搬真实的胡翠莲。假如该故事真发生在三河,编剧者会将其写成“五河”或“七河”,剧中人物亦会易姓改名,绝不会直接引用。二、地理考证:湖北黄州府蕲水县至长河沿岸。湖北蕲水县(1933年改名浠水)为蔡鸣凤家乡,这已确定,因为2002年湖北浠水县发现了蔡鸣凤墓葬。2008年该县把“蔡鸣凤传说“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农耕年代,水上交通是主要形式,长江是联接中东部的大动脉。湖北浠水与安庆相邻,习俗相同,语言相近,情感易于沟通。水路便捷,陆运行走也只在一两日工夫。生意往来频繁,流民迁徙频繁,黄梅戏就是这样播散两地的。历史变迁,但版图不变。陆洪非的《黄梅戏发源地系列》讲到“过去, 从广济经黄梅孔垄镇, 由泊湖过宿松入华阳河至望江华阳镇出江, 是一条主要水路。”浠水在黄梅上游,参看地域江河支脉,从浠水县至苏杭二州,蔡鸣凤的经商必经之地,是望江华阳河。他怎么会拐到皖中三河镇,且一住三年?蔡鸣凤做生意肯定是走水路,且道光年间有千万个蔡鸣凤,流动在长江中下游(戏中有老乡捎信来叫他回家,说明当时湖北人出入该镇频繁)。至今有安庆太湖、望江、宿松人与湖北往来甚密,亲上做亲。再看黄梅戏中一段唱词:到春来宿的是芜湖、南京、上海,到夏来宿的是宿松、望江、石牌,到秋来宿的是桐城、岳西一带,到冬来宿的是徽州、屯溪、石台。这样看,蔡鸣凤的留情之地,是长江沿岸某繁华小镇——华阳镇。康熙六年(1667)撤江南省,原所辖府、州、县组成安徽布政使司,驻安庆。至新中国成立,省府一直在安庆。明清以来,安庆沿江较繁华的小镇当属望江华阳镇。它的悠久历史和人文底蕴相当深厚。华阳镇濒临长江,交通枢纽,人气极旺。宋代因雷水改由华阳河口入江、使之经贸越发昌盛。清乾隆年间开发港口。民国年间设长江轮船码头、历代商贾云集,素有“小上海”的美誉。蔡鸣凤经商客居华阳,并演绎一段风月情,于情于理。庐剧中送别时唱“送哥哥送到三叉路口”这是根据三河地貌强改的,老版黄梅戏的原句是“送哥哥送到大河口”证明是一个水道交错的地方,大河口,可印证是今华阳河长江入口。一般戏曲故事来源,不过三个方面,一是根据神话传说改编,如《天仙配》《牛郎织女》;二是前朝一些传奇故事和志怪小说改编,如《山伯访友》;三是发生在身边猎奇的或感人的故事易名易姓,整理改编,如《乌金记》、《打猪草》。《小辞店》应该属于后一种。今天,距离胡普伢在望江华阳镇唱《小辞店》已经近130年了。她师徒并没有想到,那掌声雷动的《小辞店》,那因怕丢丑而易名易地的婚外悲剧,一百多年后,却成为他乡文化遗产。落了华阳一个静听江声如流光的寂寞。                                                         孔阳2013,3,25 合肥本文刊于安庆日报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小辞店》故事发生在安庆华阳镇 而非肥西三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