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市科技计划项目扎实推进
核心提示:安庆市科技计划项目扎实推进今年以来,安庆市不断加快产学研合作步伐,全力加速科技计划项目的实施,科技计划项目扎实推进。
在安徽省农科院棉花研究所实验项目基地,一座建在田问地头的院士工作站,使得机采棉关键技术得以突破。
今天是周日,省农科院棉花研究所的郑曙峰博士来到机采棉实验基地,查看苗情。郑博士指着棉花地告诉记者:现在一亩地能栽6000棵,过去只能栽1200棵。此外,播种方式简化不少,不用育苗,采取机械直播;施肥方面,原来需要四到五次,现在只需播种时施上一次。
(省农科院棉花研究所博士郑曙峰同期声)原来安徽省沿江地区常规棉花生产主要是杂交棉常规栽培方式,主要局限是用工非常多,一亩地要用20到25个工左右,不利于机械化生产,另外,它的生育期比较长,从种到收大概要220天左右。
针对棉花传统品种用工多、生育期长、开花不集中等现象,去年,中国工程院喻树迅院士与省农科院棉花所、安徽宇顺种业公司共建我市首家农业院士工作站,组成15人的专家团队,开展机采棉关键技术研究,今年这项技术被列为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并获得40万元的省级财政科技经费支持,一种适合安徽省的棉花全程机械化作业的农机农艺融合技术体系正在形成,今年在望江、宿松、东至沿江棉区相继开展了机采棉试验示范,面积达3000多亩。
(省农科院棉花研究所博士郑曙峰同期声)开展机采棉的研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品种的选育,第二个是栽培技术的研究。
(安徽宇顺种业开发公司董事长王发文同期声)院士工作站建在田间地头,大大促进了棉花技术的集成创新,改变了我们目前棉花生产的困境,有利于生产方式的改变,促进棉花产业的健康发展。
不只是棉花,科技立项也促进了工业科技攻关。位于桐城市范岗工业园的安徽微威胶件集团公司,刚刚研发成功的“汽车动力总成宽频隔振液压装置”为国内首创,填补了我国汽车发动机隔振装置的技术空白,已获得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60万元支持。项目达产后,将年产这种“隔振液压装置”200万套,销售收入达1.2亿元。
(安徽微威胶件集团公司生产经理戴明同期声)我公司研制的“汽车动力总成宽频隔振液压悬置装置”具有国内先进水平,将传统的单孔解耦改变成多空解耦,使汽车减振降噪效果更好,让汽车乘坐舒适性更好。
近年来,微威集团把汽车的减震降噪研究作为科技创新的主攻方向,先后投入1000万元,与合工大、重庆大学、吉林大学等全国十多个科研院所建立合怍关系,把企业自主创新和产学研结合起来,相继联合组建了多个科研机构。
(安徽微威胶件集团公司总经理李俊同期声)近几年,先后研发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汽车动力总成宽频隔振液压悬置装置”、 “磁流变弹性体智能减震器”、“建筑隔震橡胶支座”等新产品。
今年以来,安庆市不断加大科技计划项目的实施力度,仅一季度就有24个项目列入今年全省第一批科技计划,获得省级财政科技经费405万元,省级项目立项超去年总和。
来源: 安庆网络广播电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