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一位网友的建议:安庆西综合交通枢纽设计注意问题
随着我市铁路建设的发展,今年我市有可通开工“安庆西综合交通枢纽”鄙人有以下几条拙见:1:首先请市里和广大网友同志不要再纠结“安庆西综合交通枢纽”坐落之位置,当务之急是赶紧开工、迟则生变。对此还请广大网友谅解,规划
的再多不如实质性的开工来的实际,虽然“安庆西综合交通枢纽”远离市区,但是有总比没有好。
2:请市里向国家发改委和铁路总公司申请今年同时开工“宿松公铁大桥”和“安庆西综合交通枢纽”。“宿松公铁大桥”桥位须考虑到南北向,
东西向交通的结合。以设计四线铁路桥为好(两线设计时速250左右的有有砟轨道,沟通江南“池九”线及江北“合九”线;两线设计时
速350的 无砟轨道)。
安庆西站的设计近期应考虑南北向“合安九”客运专线铁路以及“宁安”铁路西延武汉后的十字交叉接驳方案,远期“阜景铁路”,天
柱、九华、黄山的“三山城际”、老合九铁路、新建合九高铁二线的接驳。(现在“合定连”省里正在做前期工作,远期这条铁路更
是可以跨海到我国的的东北形成东三省到广东省大通道) 。 合肥以北都是四线合肥以南一条“合安九”肯定是承载不了那么多车流的,
形式倒逼要么老“合九”线升级改造,要么“合九”之间建四线铁路客运专线。而这些必须在新安庆西开工之前必须要考虑好,真的不希望像
老安庆站那样乱规划搞得想扩建都没地盘了。
3:基而以上的多条铁路要引入“安庆西”决定了新的高铁站规模不能太小站房面积上不应小于5万平方。;否则以后扩建不好操作,重复投资、
更是劳民伤财之举。鄙人认为可以比照黄山北站规划方案,(设大型动车存放线库,远期可以增通过改造增设动车运用所),站房朝向坐
北朝南为宜。
在近期财力有限情况下先建南广场,待“宁安”西延路线确立; 形成十安交叉铁路线路后新建北广场,(这也是土地增值的需要,待南
广场建好人气起来了后,生地也炒成熟地了,然后开发北广场土地大幅度升值后的资金反哺我市铁路建设时银行贷款)。
4:作为新建的枢纽站一定要一定要区别于市区和一般小县城那样的棺材结构样式;应当采用无柱雨棚结构。建成像合肥南站那样的高架架空结构
(高铁线路均由20多米高的高架桥托起)。一座悬在空中的火车站带来的最大好处是;下面架空的空间,可充分开发利用,不会因为火车站
而将城市硬生生地分割开,最大程度地实现了零换乘,还能节省土地,线下释放面积几十万平方米的空间,除安排铁路出站通道及设施外,
还为布置城市接驳交通(地铁、公交、出租车、社会车停车场等)提供了充足的用地条件。 同时采用高架落客可以真正做到南进南出,北进
北出,东进东出,西进西出的流线组织最大限度的减少车辆和旅客的绕行距离,“可避免车辆拥堵积压在车道平台的现象。
在设计风格细节上可以融入了皖南建筑“四水归堂,五岳朝天”的风格,在细节处,将安庆古皖元素结合“马头墙”、石雕等徽派元素在
高铁南站的屋顶、柱子头和墙面上体现出来。在整体外观上,无论是屋顶还是墙壁,合肥南站均大体量地采用玻璃幕墙, 即使是傍晚或者阴
天,室内都能获得很好的自然采光,也节约了用电。
5:鉴于在“十一五时期”立项和修建的“宁安”铁路作为终点站的安庆只是在原安庆北站设立动车存车线,结合我市多条铁路待建实
际情况,本人认为我市必须要增设自已的动车运用所才能保确保我市的枢纽地位。否则没有大量的始发动车,一天几趟过路车,甚至长
途车是被被跨线而过的命。保证不了车流量, 谈什么枢纽。
因为动车运用所的地理是有要求的,而我市已在安庆北设有动车存车线的原因,我市动车运用所功能只能是分片布局即; 动车组存放主
库放在“安庆西综合交通中心”;原安庆北站存车库升级增设动车组检修,保养功能(原新建动车存放线的钱不会浪费)。 市区动车检修库
检修完毕的动车组除开往安庆站始发“合安”线和“安九”线外,其余的开往安庆西站作始发“宁安”线列车之用。
“宁安”线上动车从安庆西枢纽站始发经停市区安庆站到长三角城市;每天晚上“宁安”线“合安”线“安九”线上的动车回市区检修库
检修保养, 长途车除了回合肥南和南昌南动车运用所保养外,还可进市区紧急抢修。既解决了市区高铁站规模太小、又方便了旅客换乘同时
解决了安庆站与安庆西站有效沟通等问题。最大的好处是是奠定了安庆真正的枢纽地位。
6:关于新西站的交通接驳问题,本人认为长途车汽车站规模不用很大,相信两条高铁在市内交叉无论是省内的短途,还是到省外的长途交通都已
经很方便了,相反公交车站场和社会车辆存车存规模一定要大 ,可以多开辟将直达各个景区的公交线路放在安庆西综合交通枢纽的公交车场。
最后本人申明:以人只是本人一点拙见,绝不含个人利益成份。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