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永志:三年内两次摘得荷赛奖
原标题:储永志:三年内两次摘得荷赛奖,用出世的眼光拍作品,以入世的作品看世界2月12日,2015世界新闻摄影比赛(荷赛)获奖作品在荷兰阿姆斯特丹揭晓,6位中国摄影师榜上有名,其中市岳西籍摄影记者储永志的作品《驯猴》获得自然类一等奖,这是他第二次摘得荷赛大奖,两年前,他拍摄《热身》获得第56届荷赛体育动作类单幅二等奖。荷赛是世界性新闻摄影比赛,由总部设在荷兰的世界新闻摄影基金会主办。2月15日,在接受安庆晚报记者采访时,储永志显得很平静,“三年内两次摘得荷赛奖,有机缘也有必然,没想到今年能获一等奖。”
http://www.aqnews.com.cn/uploadfile/2015/0304/20150304092123305.jpg
梳头比赛 储永志 摄 三年内作品两次摘得世界级大奖 据了解,储永志,1973年生,岳西县温泉镇人,高中还没毕业就入伍参军,1998年开始军事摄影报道,曾参加1998年长江抗洪抢险。2003年供职泉州晚报,后在安庆日报社任摄影记者,2008年5月加盟嘉兴日报,2009年8月任嘉兴日报社视觉助理总监兼图片采集部主任,现为浙江日报社摄影记者。这些年频频活跃在基层的经历,为他三年内作品两次摘得世界级大奖刷新纪录,提供源源不断的灵感。2月15日,储永志接受安庆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些年,中国摄影师老中青三代作品频繁走上国际舞台,被大家认可,说明我们生活的时代中不乏可挖掘的素材。只有将镜头向下,立足大背景,对准更多鲜活小人物的命运,拍摄用简单干净的画面,不用过多文字解读,就可以一目了然呈现一种视觉”。谈及这张获奖照片,储永志表示,从准备资料到取景拍摄成功,前后花了不到两周的时间,照片瞬间多为巧合所得,因此有各种各样的画面。当初拍完猴子后,也尝试拍摄其他一些动物。考虑到人类也是从猿猴进化而来,于是选定驯猴作为拍摄题材。不过这幅获奖的照片,评委不约而同地给了极高的评价,让他的作品从来自世界各地近十万幅参赛作品脱颖而出,问鼎自然环境类一等奖。 作品大胆构图无声胜有声 照片里,在“中国马戏之乡”宿州市桥区,一位驯猴人手持皮鞭,走向一只模仿人类学骑小车表情惊恐的猴子。这本是在世界各地一件极其平常的事情,却让储永志顿悟了深刻的寓意,捕捉到那个永恒的刹那,驯猴人走近准备扬起皮鞭的那一瞬间,直击人心。照片宁静而充满张力,渺小与强大的对比,影射出当今社会多种生态。储永志告诉记者,当初交了整组约十张照片,但评委会最终选择了打头这张。这也是最打动我的一张,按下快门时就有种受冲击的感觉。这组照片一开始是彩色,让人感觉很“跳”。后来调整成以黑白色调打底,因为冷峻沉重的话题需要凝重的色彩,不同于三年前获奖的《热身》那组彩色照片。毕竟孩子代表一个国家的未来,尽管体操不被国外看好,但这也考验一个记者对素材本身的把握。储永志说:“传统文化告诉我们,道可道,非常道。训练动物进行表演,违背自然规律。人应该尊重自然规律,尊重动物的天性。图片可以让读者更好地思考现代人与动物、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不过记者注意到,不同于以往他所拍摄的作品,该幅获奖照片中,驯猴老人并没露出他的全身照,只是一个背影,和猴子恐慌的正面,形成一种强烈的反差。储永志说,这张获奖照片后期采用开放式构图,将人物“斩首”。照片拍摄就是做减法,将多余部分去掉,被“斩首”的这个执鞭者不单单指的是一个具象的驯猴者。 摄影就是一场修行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走南闯北从事摄影近二十年,不少社会热点事件中曾出现储永志的身影,无论是2008年南方大雪时那张《回家的路》,还是2013年那组《1岁男童被樱桃卡住气管 父亲为救儿子抢银行》。他的相机,无时无刻不对准大时代背景下小人物的悲欢离合,而他的照片一如既往的无声胜有声。他的照片打动人之处,就在于他怀有一颗悲悯之心对待身边的事物。原来早年丧父,全家四个孩子由母亲一人拉扯大的经历,让深处大山的储永志几度渴望挣脱命运枷锁。凭借自己的努力和恒心,储永志在一次次镜头对焦的得与失之中,不断探索出自己的镜头语言。那些感同身受的片段、那些触动情思的共鸣,在一次次等待中发酵定格成画面,成为一幅幅回味无穷的醇品佳酿。储永志告诉记者:“经历多了以后,内心就不会那么喧嚣,会更多的向内求而不会向外求,所以经常诵读老祖宗的大智慧会让人收获不少。”其实早在七年前,他就曾连续三年给荷赛奖投稿,结果全军覆没,但是他并没有停止内心的追求。他跳出摄影看摄影,用出世的眼光拍作品,以入世的作品看世界。储永志说:“摄影对我来说,就是一场修行。让我懂得取舍,并且有放弃的勇气,一张照片也不能说明一个人的全部。还是要在熟悉中寻找陌生,平凡中发现不凡,共性里觅个性,永无止境。”来源安庆新闻网,作者:陈东 晚报记者 柯慧敏
2015世界新闻摄影比赛(荷赛)获奖作品 储永志的《驯猴》
《热身》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