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安庆江面有对面洲,即今大渡口。洲以北南各半分属怀宁、东流县,洲西南之杨家套,为怀宁县民治乡境。在大渡口镇未形成之前,该地芦苇茂密、河汊纵横、雁鸥翱翔,为渔舟避风之所。每当夜幕降临,无数渔灯在蒹葭中摇曳,宛然银河落人间。
安庆老十二景之十二:塔影横江
原县城枞阳门外的万佛塔(亦名振风塔),是明隆庆四年(1 5 7 0 年)安庆知府王宗徐和怀宁绅士於惟一、吴宗周共同筹建的。塔身是重楼式砖石结构,八角七级,高2 4 丈(实测6 1 米,不含避雷针)。各层(除七层外)八方卫以玉石栏杆,可凭栏尽收浩渺长江。檐角悬铃,风送铃动,金声远扬。塔身高全国数二,长江流域居冠,嵌空玲珑,屹立云表,为宜城“关锁”。怀宁县志载,形家(风水先生)认为,安庆诸山雄峙,但东南滨江,地形平衍,应建塔,示以青龙昂首,以利人才涌现。明万历四十七年(1 6 1 9 年),怀宁绅士阮自华募款在塔周建成迎江寺,寺塔相辉,始成规模。清初桐城张英等人登塔留诗,“云外平分天柱影”、“半落长江日夜流”。“塔影横江”跃然纸上。
安庆老八景:将安庆老十二景除去一、三、五、六即是。
很美啊,有时间一定去玩玩:lol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