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地域文化 展示魅力名片
11月至12月期间,我市黄梅戏艺术剧院和再芬黄梅艺术剧院两大剧团,在上海、深圳、合肥三地演出23场。黄梅戏“唱起来、走下去、走出去”——— 2014年,我市黄梅戏“唱起来、走下去、走出去”的步伐更加雄健有力,影响更加广泛深入。11月至12月期间,我市黄梅戏艺术剧院和再芬黄梅艺术剧院两大剧团,在上海、深圳、合肥三地演出23场,9台经典黄梅大戏和2台小戏折子戏轮番登台,新人担当主角挑大梁,精彩不断。 “走出去”,打造黄梅戏艺术品牌,传播地域文化精粹,以文会商增旅,黄梅戏成为我市向外展示魅力的靓丽名片。 “走出去”耕耘生存土壤 宜城人人唱黄梅,街头巷尾黄梅飘。这是黄梅戏在安庆最自然的一种呈现方式。 “黄梅戏的发展离不开观众,观众是黄梅戏艺术生存的土壤。”市黄梅戏艺术剧院院长熊辰龙告诉记者。黄梅戏“走出去”,向外唱起来,培养了更多观众尤其是年轻观众,生存土壤愈发肥沃。同时也为培养、打磨、展示新人提供了一个广阔舞台,为展示优秀黄梅戏剧目提供了平台。 “黄梅戏是一门始于乡土却很高雅的艺术,它传递的内涵很丰富,我们有责任将黄梅戏推广壮大,让更多的观众去感受艺术魅力。”再芬黄梅艺术剧院院长韩再芬表示。黄梅戏“走出去”,让更多老百姓走近艺术,享受艺术,品味形式多样的精神大餐,丰腴文化生活。同时也打造了黄梅戏艺术品牌,提升了黄梅戏独具魅力的文化形象。 以黄梅戏为载体,多项文化旅游产业推介活动同时开展,“黄梅戏大观园”、“安庆历史文化街区建设项目”等十个文化产业项目在外地推介,“禅风戏韵,灵动安庆”旅游新接触、安庆特色旅游精品线路向外推荐。黄梅戏“走出去”,以文会商增旅,为我市经济发展注入了新血液。 “安庆是一座最有‘戏’的滨江城市”,韩再芬在媒体发布会上如是说。黄梅戏是我市最具代表性的文化品牌和最具标志性的文化符号,随着黄梅戏不断走出去,我市的知晓率和影响力也将不断扩大。 大戏折子戏精彩纷呈 往年剧院外出商演巡演,都是采用“散兵游勇”的做法,今年由宣传、文化管理部门牵头,从经济性和社会性相统一的高度来统筹,集中展演,既有大戏传统剧,又有新创黄梅戏、小戏折子戏,不仅有展演,还有展览、展销、戏剧研讨会等,一改往常单调的动态传播形式,开始融合静态展览、展销全方位展示。 韩再芬、马自俊领衔主演《徽州往事》在上海东方艺术中心连演四天,让上海及各地观众大饱眼福;《天仙配》、《女驸马》、《六尺巷》、《为奴隶的母亲》四台经典传统剧目和两台小戏折子戏轮番登台,让深圳市民大呼过足了戏瘾;再芬黄梅携近年来为黄梅戏新人新创和新排的《寂寞汉卿》、《春江月》、《靠善升官》、《五女拜寿》四部大戏在安徽大剧院连演12场,跨度长达半个月,给安徽文化惠民消费季活动再添新彩。 黄梅新风采活灵活现 年轻演员青春靓丽、清新袭人、扮相俏丽,给黄梅戏注入了新的活力,也吸引了不少年轻观众。“90后的孩子们很有想法,他们能将一些新的元素注入到传统戏曲中,让黄梅戏焕发新风采。”韩再芬告诉记者。 深圳·安庆黄梅戏艺术周参演演员的平均年龄在27岁,夏圆圆、熊东旭等优秀青年演员首次担纲主角挑大梁,和多位国家一级演员同台飙戏。再芬黄梅合肥演出季的四台大戏均由再芬黄梅中坚力量和新生代演员出演,韩再芬隐退到幕后,为年轻演员做好服务工作,资深演员马自俊、李萍等也甘为绿叶,为青年演员配戏。“我希望培养出淘汰韩再芬的人,那是我最欣慰的事情。”韩再芬在再芬黄梅合肥演出季院长寄语中这样说。 除了新人不断涌现,原创黄梅剧《寂寞汉卿》、《为奴隶的母亲》、新编剧《六尺巷》等也展示了黄梅戏的新风采,给观众带来耳目一新之感。 黄梅戏大受追捧 上海展演《徽州往事》票房超过140万,深圳·安庆黄梅戏艺术周票房160多万,黄梅戏音像、声控制品及主题个性化邮票五套首发签售超过20万元。 《徽州往事》一票难求,场场爆满,4000多名观众走进剧院看戏;深圳·安庆黄梅戏艺术周的票也是提前半个月就一售而空,超过8000名观众走进剧院欣赏黄梅;再芬黄梅合肥演出季,主演们进校园签售5元爱心票的现场更是人山人海,学生们购票热情空前高涨。 “上海观众很热情,现场满座,掌声不断,演出结束后送花、送字画、合影,让我很感动。”韩再芬告诉记者。 “深圳市场反响很热烈,观众评价很好,尤其对年轻演员赞不绝口。”熊辰龙说。 “我和十几个朋友一起来的,大家都喜欢黄梅戏,喜欢韩再芬。”来自安徽黄山的吴小燕说。 广东市民王美君第一次进剧院赏黄梅,她被黄梅戏深深吸引,“音调太好听了,唱腔淳朴,动作轻快活泼,演员们妆容精致,感觉太棒了!” 来源安庆新闻网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