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越来越多的“安庆版”美好乡村
原标题:打造越来越多的“安庆版”美好乡村安庆的美好乡村,美就美在是“安庆版”的,好就好在富有地方特色。目前,我市从207个中心村中精选85个重点示范村,集中资源加快建设,水泥路实现户户通,公共服务中心建成率、安全饮水普及率、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均达100%。人居环境有优化,产业发展上水平,农民群众得实惠,全市美好乡村建设开局有力、成效明显。省委书记张宝顺来安庆调研时,对我市美好乡村建设取得的阶段性成效给予充分肯定。
“山外青山楼外楼”,“大雁飞过菊花香满楼”,一曲清雅别致的《中华民谣》唱出了国人千百年来山水田园的诗意栖居梦。徜徉皖江之滨、天柱山麓,一幅幅青翠自然、整洁幽静的美好乡村画卷,伴随着黄梅新韵,让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作为一名安庆人,我们无不为之喝彩!
安庆的美好乡村,美就美在是“安庆版”的,好就好在富有地方特色。譬如:潜山县突出“新皖派”风格,农房设计以白墙、灰瓦、坡屋面为主体特征,继去年入选住建部唯一县级典型后,今年又获批国家美好乡村标准化示范县。岳西县按自然生态旅游区布局谋篇,现已顺利通过创建国家级生态县技术评估。宿松县实行全域规划,在全县打造新徽派、新江南和现代水乡三大特色风貌。目前,我市从207个中心村中精选85个重点示范村,集中资源加快建设,水泥路实现户户通,公共服务中心建成率、安全饮水普及率、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均达100%。人居环境有优化,产业发展上水平,农民群众得实惠,全市美好乡村建设开局有力、成效明显。省委书记张宝顺来安庆调研时,对我市美好乡村建设取得的阶段性成效给予充分肯定。
实践证明,我市的美好乡村建设符合中央和省委要求、符合民心、符合实际,同时也增强了我们做好下一步工作的决心和信心。只要按照既定部署认认真真抓好落实,就一定能抓出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成效,打造出越来越多的“安庆版”美好乡村。
打造“安庆版”美好乡村,应该让人们记得住乡愁。我市一些村落突出乡村自然生态,结合本村特色,因地制宜地改善环境,留住了乡土味。但也有些村庄“抹平”了农村特质,大拆大建,片面追求城市化,民俗文化、乡土风貌正在消失。我们常说,新型城镇化,核心是人的城镇化。所谓人的城镇化,一方面,要尊重人的选择,呵护民生诉求,体现以人为本,不能造成被上楼和被城镇化。另一方面,也要实现适合居住、留有记忆的城镇化,让美好乡村天人合一、勾连古今。每个村都要走自己特色之路,彰显独特魅力,要把古村旧貌整出来、山水资源靓出来、历史名人树起来、趣闻典故挖出来,让一些外出游子回家时,能望山见水,乡愁可寄。
打造“安庆版”美好乡村,应该既有“面子”也有“里子”。乔布斯曾说:“了不起的木匠是不会用糟糕的木头做柜子背面的,虽然没有人会去看它。”我们不应该只做“面子”文章,更应该做靓常常看不到的“里子”。“里子”是什么?是造福一方百姓,真正让乡亲们生活质量得以提升。如在群众出行难、就医难、饮水难、读书难、致富难上想办法出点子,在乡村发展前景规划、产业发展升级、乡村生态建设上多投入多支持。要坚持深入到农村一线去,了解农民愿望,倾听农民诉求,因地制宜,创新思维,要让老百姓享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提升百姓幸福指数,莫搞“神马都是浮云”的“涂脂抹粉”和“遮羞墙”工程,莫让老百姓在背后骂娘。
打造“安庆版”美好乡村,应该让乡村更加文明。乡村文明的明天是什么?不是现代的城市文明,也不是传统的农耕文明,而是在汲取和创造中的新乡村文明。从文明的演进看,我们不可以割断历史;从社会的变迁看,我们也不可能消灭乡村。乡村的魅力也在文化认同,“礼失求诸野”,“乡田同井,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乡土人情,村规民约,生活智慧,草根信仰,传递着乡土的道德规范和交往规则,馈赠给我们宝贵的价值资源和心理归依。“教化行则民风淳,教化废则民风败”,培育乡村文明绝非一朝一夕之功,更应做到年年坚持、常抓常新、久久为功。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建设美好乡村,承载着广大农民群众的热切期待。让我们坚定信心,用优良的作风、扎实的工作,不断打造出一个又一个“安庆版”美好乡村,为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本文来源于安庆日报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