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城的“朱曹无二姓”之说 文/朱丙夫
宜城的“朱曹无二姓”之说 文/朱丙夫 2000年前,我们中华儿女同是一家人,都是炎黄子孙。然而,我们在饭局上,常有朋友提到“朱曹无二姓”,即“朱曹一家人”,而且广泛地流传于宜城民间。我们点开我国源远流长的谱牒文化史,经过姓氏溯源考证,历史上也确有其说。据《通志·氏族略》说:“朱氏,本邾,都是曹姓。”唐代林宝在《元和姓纂》中说:“朱,颛顼之后。”那么,颛顼何许人也?与曹姓又有何联系? 原来,史称皇帝有四妃,二十五子。其中,正妃嫘祖生三子,长子昌意,娶土族蜀山氏酋长之女冒仆为妻,生子三人,分别为乾荒、安、悃。乾荒生子颛顼。朱氏,即颛顼之后. 有关曹姓的史料记载:“曹姓是以封地、国名为姓的。曹姓始祖晏安为陆终之后,舜王之臣。辅佐舜帝有功,被其封于曹地,建立曹国,赐姓曹。公元前11世纪,武王灭纣建立了周王朝之后,实施了一项治国政策,即大封诸侯。同时,又‘兴灭国,继绝世。’当时,曹国也早已灭亡。武王便把曹国旧地改作他弟弟的封邑。后来,得知曹侠为晏安后裔,便封他到邾地(今山东邹县),建立了氏族国家。”曹侠封邾建国后,将曹姓族人同迁邾地。他们以“邾”为国名,称自己的氏族为邾氏族,并承袭了崇拜蜘蛛图腾的习俗。至此中华民族一个新的血缘氏族—曹姓邾氏族便形成了。至战国末,邾国已名存实亡,国名改为邹国。国破家亡是邾国的悲哀,但在这亡国的阵痛中又孕育出新的生命,其中,朱氏便是从邾国母体中分衍而出的优秀儿女在古汉语结构中,“阝”旁称作“邑”旁,代表着都邑、城市、土地、国家。邾人将国名“邾”字除掉“邑”旁,取“朱”作为本族新的血缘徽志,既表示不忘亡国之耻,又能让子孙后辈牢记这个寓意深刻的族姓。而在远古时代,姓与氏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姓早于氏的产生,源于母系氏族社会,是血缘的标志。氏产生于父系氏族社会,是由“姓”派生出的分支发展而来,是贵族身份的象征。“姓”是与生俱来,固定不变的,从一个姓可派生出不同的氏,“氏”的确定可依据所封的国名、地名、官职等社会地位而定。姓氏合二为一,始于秦汉,因而,在古人看来,“朱”只是氏,出自“曹”姓一支,故称“曹姓朱氏”。安庆怀宁的《凉亭朱氏宗谱》(卷二)前言述:“陆终生六子,五子曰晏安,为舜之臣,因功封与曹地,建立曹国,赐姓曹。曹国经二十七世到曹侠,成朱氏之鼻祖。”由此可见“朱曹无二姓”之说是有充分的史料依据的,这些史料依据也是“朱曹”姓氏之间血浓如水关系的最好历史见证。中华民族姓氏长河中,像“朱曹”二姓同祖不同宗,同姓不同氏的氏族比比皆是。他们都是炎黄二帝这根藤蔓上的绵绵瓜瓞,从这根藤蔓上,让我们清清楚楚地看到了一个古老而伟大民族的诞生、成长、兴旺的历史变迁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哈哈,我们一个姓啊,“元少”,一家人一家人:lol 等风来 发表于 2013-9-3 18:13哈哈,我们一个姓啊,“元少”,一家人一家人
:handshake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