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妈妈,你的生活有没有韵律?
之前一篇帖子里面提到了孩子暴躁的问题。如今这个现象很普遍了,问题也很严重了。这里总结下我个人的心得经验,并发起话题,欢迎各位妈妈讨论。
暴躁的原因是生活节奏的混乱,导致的安全感缺失。
解决不难,欠缺的只是,妈妈们的自我认识的方式和改变的勇气。
首先,明白孩子0-3岁依附妈妈,发育感官体验。
0-3岁的孩子是建立对妈妈的依附期。此时,孩子需要的是身体感官感受,而不是思考。
这个对于目前急躁的中国社会教育非常非常重要。
比如“这个东西里面有添加剂,吃了会身体不好”,什么是添加剂?如何不好法?这些都是孩子无法理解的,他听到这个话后的第一反应是尝一下。那该怎么办?成人用行动决定,这是家庭中的权威感,妈妈不买,孩子自然就吃不到。
讲大道理的教育、用暴力控制孩子的教育、怕麻烦而给孩子无限制自由的教育都是一样的,是偷懒教育,是成人没有办法的一种能量宣泄。
太多的孩子,在新事物面前失去尝试的勇气,嘴巴里说的都是一套套的道理“这样危险的”“弄到水要着凉的”“宝宝好孩子不跳的”……面对此,我只能深深的叹气。
在保证孩子不会受到大伤害的前提下,3岁前让孩子自由的探索实在是太重要了。
其次,节奏的生活方式。
0-7岁,孩子需要的是有节奏的感官体验的生活,有节奏如韵律般的指引,而不是无限制的自由和无意义的选择。
我们的身体无处不充满节奏感,心跳的声音,血流的韵律,呼吸的节奏。
我们的大自然也充满节奏,白天黑夜的转换,四季的轮流工作,潮水的涨落。
人作为自然的一员,在一个充满节奏的环境中生活会带来安全感和舒适感。
这节奏不仅仅是指每天固定时间睡觉吃饭起床,还包括家庭生活的规律,妈妈劳动时带来的韵律,每周的安排,每年的安排。现代生活电子器械很大程度上代替了手工运作,孩子在劳动的节奏感方面已经有了很大的缺失。节奏感带来的是一种平衡,运动和休息的平衡,长期生活在外在有节奏的环境中,孩子内在会形成节奏,最终形成安全感和平衡感。
只要我们自己有节奏的生活,孩子就会通过模仿形成安全感和平衡感。
最后,成长我们自己。给孩子做一个值得模仿的人,一个没有暴躁混乱的人。
成长为孩子脚下的那一块基石,孩子将垫着这块石头,看到更远的地方。
以上都是自己从华德福理念中学到的的一点心得体会。
在家里,
1,作息。爸爸,妈妈,曼妮每天都是7点起床,晚上8点半-9点就上床。中午曼妮还午睡1小时。
2,幼儿园。彩虹园也给与孩子一种节奏的生活,比如晨圈就如呼吸的吸,让孩子能安静下来,户外活动就如呼吸的呼,体力和兴趣得到释放。
3,吃喝玩。
吃:爸爸,妈妈都自己吃自己的,完了陪曼妮一起吃完,她生气地时候,我们很安静的等待她气平了,再提示她菜要凉了或者爸爸妈妈要把它吃完了。
喝:凉的或者其他不合适的饮料也会给孩子,不会蛮横的强迫让她不要喝,而是跟她说明白了这个凉,然后她喝一口真的凉自然就信了妈妈的话,就不喝了。次数多了,妈妈说不合适的,她不亲自尝一口,都会安静的接受了。
玩:在家都不看电视。睡前给孩子看的绘本都是图画类的故事书。任何时候,曼妮都知道妈妈是和她在一起的,所以她一个人能玩得很专注,很安静。玩实木积木,手工做的娃娃。当然,更多的时候,只要有时间,妈妈都跟曼妮一起玩。
页:
[1]